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 > 第10章 激战北部工业区

第10章 激战北部工业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

经过了半个月的休整,阿勒颇机场附近的战斗开始变得零星起来。

最初的几天,两个连的部队轮番出击恢复了80旅驻地。

重新控制了阿勒颇国际机场。

随后,反政府军迅速组织反击力量,持续攻击80旅驻地。

他们企图把丢失的阵地重新夺回来。

第三营通过进攻吸引叛军注意力,打通了通往后方的交通要点。

成功的把600名伤兵,全部运送到了基地。

路明在基地内,见到了80旅的几个军官。

库尔德人萨拉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明觉得,这是一个聪明人,准备给他加点担子,让他带领一个营试试水平。

路明的心很大,布局也很大。他需要各种代表不同势力的普通人,进入他的麾下。

比如萨拉丁就是库尔德人,路明要在中东发展,提前布局库尔德人是很重要的。

萨拉丁就是他千金买马骨的马骨头。

有系统克隆人的基本盘,他完全不怕普通人进入他的势力以后,会怎么样。

只要他能协调好普通人的利益,让大家心往一起聚,普通人也是可以效忠路明的。

自由军反攻80旅营地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周。

在80旅营区战斗的两个连,伤亡并不大,只有30多人的阵亡。

这两个连给路明带来了300多战争能量,一比十的战损也是路明坚持消耗的底气。

路明生产了700克隆人士兵加上80残余的300新的1000人的加强营。

他在系统里购买了一些重装营装备,按照半个营的重装比例,分配给了了第三营。

组建这个第三营就是为了专门打巷战消耗的。

克隆人的智力不算低,他们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就是缺乏一些性格。

这些都是可以随着克隆人的等级提升而改变的。

路明觉得未来克隆人,完全可以充当统治的基石。

所以他向所有克隆人,下达了自行取名字的命令。

这样克隆人就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路明在完成了内政调整以后,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军事上。

萨拉丁对于目前的状态很满意。

路明提拔了他,让他担任80旅第三营营长。

这个新组建的第三营,从装备到战斗力,完全比得上,开战前驻守在机场的80旅3000人的战斗力。

而且他们在装备上更加的精锐。

看着这些忙碌的士兵。萨拉丁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同时也对路明,充满了感激。

他不停的念叨,“我只是一个连长啊。是老板提拔了我。”

如果萨拉丁知道华国的一句老话,一定会说出“士为知己者死”。

路明新组建了一个参谋部,用来完善作战计划。

经过了仔细的研究,路明准备把80旅第一营作为主攻部队,对阿勒颇北部工业区进攻。

这里盘地区踞着胜利阵线的2000人。

将会是第一营的主要对手。

第二营在第一营的左翼,负责牵制自由军18师部队,并且他们还需要承担阻击任务。

阿勒颇东部城区,随时都可能出现,大量支援工业区部队。

萨拉丁的第三营是接管防区和作为巷战的主力部队。

毕竟第三营机械化程度,没有那两个营高。

但是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他们承担的也是巷战。

路明部署完作战计划,展开了对城北工业区进攻行动。

为了这次进攻,路明冥思苦想。最终他为防守城北的自由军和胜利阵线部队,准备一份大礼。

这就是瓦格纳步兵战术。

提起瓦格纳步兵战术,说起来很简单。

就是开战前先侦查,判断火力点和防守点位撤退和增援路线。

然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派出小分队进行人肉火力侦察,呼叫炮兵火力进行打击。

在进行多个小分队同步渗透,引导炮兵进一步打击。

同时无人机快速向阵地后方突进,进一步掌握战场态势。

这一套组合拳,最关键就是需要悍不畏死的炮灰,还是精锐炮灰进行人肉侦查扩大战场感知。

瓦格纳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一些重刑犯囚徒充当炮灰。

辅助战场的督战队,严格的执行奖惩军法,也就是抡大锤爆头的家法。

有督战队,再加上没人权的囚徒炮灰,瓦格纳战术一战成名。

而路明麾下的克隆人士兵,有严格的训练和悍不畏死漠视死亡的精神。

本身就是天然的执行瓦格纳战术的部队。

低廉的成本加上瓦格纳步兵战术,一定会给城北的反政府军送上一份大礼。

7月2日清晨,第一营准时的到达了工业区水泵机厂外围。随着122火炮的炮击,第一营展开了对北部工业区的进攻。

十五分钟以后炮击结束,打掉了先头部队三天内侦查的所有火力点。

第一营三连,派出了27个步兵小分队。

这是专门为了巷战。组成一个排的渗透分队。一个班3个突击分队,一个突击分队3个人。

一个突击手携带突击步枪和火箭筒一具,一个狙击手,一个狙击手观察员顺带还承担着炮兵引导工作。

战场电子压制,是营级电子战车辆的任务。

营级还承担战场防空和122火炮支援和122火箭炮的支援。

连级提供迫击炮火力支援,至于班用机枪支援在进攻作战就完全取消了。

组成机枪班,进行整体调动。

毕竟需要打击敌人的防守区域的时候呼叫炮兵,而不是重机枪压制。

这27个渗透分队,在第一时间就把防守在水泵机厂里的150人打懵了。

精准的火炮配合着炮兵观察员通报的坐标数据,敌人完全看不到人在哪里炮火就先过来了。

这对于习惯了在防御工事后面打信仰射击的自由军,简直就是给观察员准备的靶子。

这种瓦格纳步兵战术,虽然不是完全版本,也是有非常厉害的独到之处。

3人的突击小组,让自由军非常难受。

用原来的阵地信仰射击,精准的炮火就打了过来,阵地莫名其妙的就丢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防守方面想呼叫炮火打击敌人,对方散的很开,只有三个人的小组。

炮兵火力覆盖性价比非常低,这种消耗也不是一般国家能消耗的起的。

突击手靠前距离400米,突击手不是为了打击敌人,而是用来防止敌人反冲锋而已。

中间距离的观察手,就是呼叫炮火和为狙击手指示目标的。

观察手是靠着望远镜和一些观测设备,目前还缺乏小型观测无人机。

但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打自由军是完全够用的。

远距离是狙击手,是提供狙击火力掩护的。

这种战术对于自由军的一方,非常难以破解。

他们想使用炮火,但是没有引导的炮弹。未必打的到人?

瓦格纳小分队的目标太小了,除非大量的炮弹砸下去。

更可怕的是,就算能用大量炮弹砸下去。

进攻方,后面还有炮兵进行反炮兵作战。

打死了几个步兵,就得丢掉炮兵阵地,甚至炮兵被团灭。

这种战术对于没有炮火优势的部队来说,还是非常恶心了。

炮兵弱势的一方,唯一能破解的方式,就是出动步兵对线。

但是这样又产生一个问题,上去人多了对方呼叫炮火覆盖。

上去人少了,对方这个组合,专门打步兵。

就等于上去送人头。

对方一个突击手,就能防止步兵靠近。时不时的打几枪,只要你不靠近,对方根本不出来。

他们根本就不是火力输出的c位。

真正的c位是狙击手。

他们在进攻的小组最后方,一点点的杀伤对方人员。

人数过于少的话,想通过这1000米。就是给狙击手当靶子。

防守方要是上装甲车坦克,人家手里突击手还背着一发打完就扔的筒子。

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一换一,血亏。

突击手实在顶不住,还是可以呼叫炮火和空中支援无人机小组进行反坦克作战。

看似在进攻,实际上人家在阵地前沿玩的是防守。

短短的两个小时,自由军的士气就完全彻底的崩溃了。

自由军在两个小时以内伤亡了80人,战损比例超过了一半。随后就整体撤出了水泵机厂。

自由军北区联合指挥部内,胜利阵线指挥官赛夫拉暴怒的拔枪,枪毙了带领残兵撤出水泵机厂的连长。

他怒吼道“真主的国度,没有懦夫。懦夫只配下地狱!”

“把所有没有命令就撤出战斗的懦夫。都抓起来!让他们组成圣战敢死队,让这些懦夫赎罪。”

“把进攻肯迪医院的第一团给调过来,还有圣战第一师,我亲自去夺回阵地。”

赛夫拉连续下达了多个命令。

水泵厂厂区,第三营二连迅速和第一营三连进行了换防。

二连连长欧拜德是原机场警备部队的一个老兵,因为作战灵活被萨拉丁重用任命为二连的中尉连长。

欧拜德迅速和一营三连的连长办理了接管阵地的交接。

办理完以后欧拜德小声嘀咕道

“这一营的连长怎么和我手下被分配过来的精锐士兵一个德性,这么严肃做什么。”

随即,转身对身边的几个排长,开始交代布防任务。

这次防守兵力不多,也就没有保留太多的预备队。

只有一个班的预备队,没等布防任务完全交代完。

就听到一名士兵报告“发现大量反政府武装,已经距离我们大概1公里。”

欧拜德心中一惊,这么快的反击速度吗?

距离拿下阵地和交接不过一个小时,很多弹药储备都没有运送上来。

机枪阵地大部分也没有完全设置到位,这就要仓促迎战了。

欧拜德快步走到观察点,拿出望远镜。只见1公里外,散散落落的几十个反政府军士兵,开始向水泵机厂靠近。

隐约的看到大概3千米的地方,反政府军开始架设迫击炮阵地。

这个时候后方的122火箭弹已经开火,密集的火箭弹越过头顶向着3千米外的迫击炮阵地覆盖而去。

瞬间,迫击炮阵地就被火箭炮覆盖,剧烈的爆炸的火光中生起了黑色浓烟。

还有几处欧拜德没有观察到的地方,同样被火箭炮覆盖。

大楼内重机枪火力迅速开火,对一公里外的步兵进行压制,时不时还夹杂着低沉的狙击枪的响声。

顿时,敌人迅速的向后败退。

欧拜德在望远镜里看到,败退的士兵被后方的白色长袍的督战队迅速打死几名,这些士兵又被驱赶的冲了上来。

这仗难打了啊。欧拜德心中感叹。

实际上,作为战场老兵欧拜德虽然没见过瓦格纳步兵战术。

但是他敏锐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个战术实际上还是有一个破解方法的。

那就是拿人命填线,用人命冲锋。

吸引突击手露头,然后用狙击手击杀对方。

没有了突击手突击步枪火力就可以继续拿少量步兵,冲击观察手区域近距离压迫进攻方狙击手。

这也导致了三营顶在最前面的突击手,大量产生了伤亡。

看到了发来的战报,路明感叹道。

“血肉磨坊,以命换命的消耗而已。现在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