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墨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
小伙计听到毕老板的话,愣在了门口。
“还愣着干嘛?赶紧进来!”毕老板看见小伙计站在门口一动不动,急忙喊道。
小伙计回了神,有些犹豫的走到了老板面前。
“别看我,是这些公安同志找你。有什么就老实说!”毕老板还在撇清自己的关系。
德子转头看向张霖几人。
“你叫德子是吧,别紧张,我们就问你几个问题。”张霖和颜悦色的对着小伙计说。
“您,您问,我知道的肯定说。”德子还是很紧张,说话都有些磕巴。
“大前天下午两点的时候,有人在这个大堂里,说‘国家要收回所有的私人财产’,是有这么回事吗?”张霖看这个样子,就直接问了出来。
德子呆在那,好像是在回想,张霖也没有催促。
“好像,好像是有这么个人。就坐在你们后边这桌。”德子想了一会,指了指张霖背后的一张桌子。
“大概是几点的时候?”
“我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吧。”德子有些不确定具体时间,他们又没表,不知道很正常。
一般的人判断时间,还是看太阳。
“你还记得那人长什么样吗?”张霖看时间也对上了,就继续接着往下问。
“个头不高,挺瘦的,黑,很黑。”德子努力回忆,“说话好像不是这片的口音,像北城的。”
“还有其他的特征吗?”
“我想不起来了,那天比较忙,人挺多的。”德子说完还看了看旁边坐着的毕老板。
“对对,同志,那天确实比较忙,人挺多的。”毕老板连忙解释。
这时候,门口又走进来一个人,穿着蓝布小褂,头发很短,应该是紧贴着头皮剃的,被太阳一照跟光头一样。
“印子,你过来。”毕老板看到来人,急忙往里招呼,“同志,这个也是我们店的小伙计,您要不问问他?”
张霖没想到,这个茶楼居然有两个小伙计,一开始跟老板聊天,一直以为就一个呢。
“老板,您找我。”德子恭恭敬敬的走了过来。
这个小伙计看着比德子要沉稳一些,至少现在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
“是这些公安同志找你,问你一些问题,不要隐瞒,知道吗!”毕老板又开始发号施令。
“唉,好的。同志,您问,只要我知道的,肯定知无不言。”印子大大方方的转向张霖几人。
“大前天,有个人在这里散布谣言。刚才德子说就在我们后边这个桌子,大概下午两点,个头不高,黑,瘦。你有印象吗?”张霖把刚才德子说的一些特征复述了一遍。
“有印象,有印象。当时就坐这个位置,坐了大概有两三个钟头呢,点了一壶茉莉花茶,添了三次水。”印子对这个人的印象,明显比德子深了好多。
“好,那你还记得这个人有什么别的特征吗?”张霖听到印子的话,立马来了精神。
“嗯,要说特征,除了黑瘦,下巴有胡子,跟以前那种教书先生的山羊胡差不多。眼睛总是眯眯着看人。对了,他右手掌根的位置,有点黑黑的东西,看着有点像墨水之类的,但是我不确定。”印子观察果然仔细,这么小的细节都能看得到。
“好,还有其他的吗?”
“其他的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这个人你们以前见过吗?”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那天是第一次见。”印子连连摇头,又扭头看了一下旁边的德子,德子也在摇头。
“好的,下边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我们会随时来找你们。”
“好的,同志,我一般白天就在茶楼这。”
“对对,同志,我也在这边。”
张霖看看旁边的刘鑫,见他都记住了,就站起了身:“毕老板,今天打扰了。后续有什么问题,再过来叨扰。”
“不打扰,不打扰。”毕老板连连挥手。
张霖从口袋里掏出了1毛5分钱,放到桌子上:“毕老板,茶钱。”(解释下,54年的茶水价格,大碗茶1分钱一碗。茶楼里茉莉花茶大概在5-8分一壶,龙井大概1-2毛一壶,香片等3毛一壶左右。)
“不用不用,您来我这喝完茶我还收钱,那多不像话啊。”毕老板连连拒绝。
张霖摆摆手,没有继续说话,带着几人出了门。
“两位大妈,今天多谢你们了。”张霖看着街道的两位同志。
“你看,又客气。都说了用不着的。”一个大妈神色有些不开心的回复。
“好好好,我的错,我的错。”张霖连连抱歉,“那您二位先忙着,我们要回局里了。”
“唉唉,行。你们忙着,我们也回街道了。”
张霖带着刘鑫王硕就要上车往回走。
听到背后俩大妈小声嘀咕:“这个小同志好年轻啊。”
“年轻怎么了,没听说嘛,这个是科长呢。”
“长得也怪不错的。”
“不知道结没结婚,我家那个侄女也到了要结婚的时候了。”
“你刚才怎么不问问呢。”
“这不是刚才忙着,没想起来嘛。”
……
刘鑫和王硕听到背后的议论声,偷偷看着张霖。
张霖发现了两人的目光:“想笑就笑,这有啥的,这不是说明咱长得精神嘛。”
“哈哈哈,对,科长,您这长相往哪一站,都是这个。”刘鑫说着比起了大拇指。
“对对对。”王硕连连附和。
“好了,别说没用的了。刚才听到那个人的特征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可能是个文化人。”王硕在旁边回答。
“就看出点这个?谁看不出来啊,手上有墨迹,都知道是经常拿笔写字的。”张霖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额~”王硕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科长,其他的我也看不出来。”
“你们觉得那个形象比较像什么职业?”
“老师?”
“对,也不对。”
“怎么说,科长?”刘鑫好奇的问。
“现在的老师,很少有这种形象了。但是,还有一些旧时私塾的教书先生还在,他们是有可能这种形象的。另外,街边算命的先生,街边代笔写书信的,还有一些账房先生,都有可能。”张霖一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