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半潜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星空的奇异之旅!
另外就是紫外线对植物的影响也很大,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显着抑制。在大量紫外线照射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含量降低。同时,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活性也会受到影响。
导致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都无法正常进行,进而减少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固定和有机物的合成,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植物的生殖过程也会受到干扰。
许多植物通过花粉传播进行繁殖,大量紫外线会使花粉的外壁受损,内部的生殖细胞受到伤害,影响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导致受精过程无法顺利完成,降低植物的繁殖成功率。
紫外线对动物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削弱其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紫外线照射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免疫因子的分泌,使动物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增加患病的几率。
对李月来说,与其费尽心力的消耗大量的资源生存在海面上,不如安心的在海水之下进行开发。基地也可以利用海水来阻挡大量的紫外线,从而正常的进行开发。
雷猿要住在房子内,不管外面还是海底。海底基地的建立并不麻烦,之前材料有限,只能用玻璃和钢板。这次使用的材料则是合金为主,结构也更加复杂。
在深邃的海底,一座精心设计的海底基地静静矗立,与周围的海洋环境融为一体。基地整体呈穹顶状,主体结构由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殊合金打造而成。
它能承受海底巨大的水压,又能抵御海水的侵蚀。穹顶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具有超强抗压性和光学性能的特殊材料,宛如一个巨大的玻璃罩,不仅让基地内部能够充分采光。
居住者可以通过这些玻璃罩看到海底奇妙的景色,同时也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基地的外层环绕着一圈防护带,由一系列巨大的金属桩和坚固的防护网组成。
金属桩深深扎根于海底的岩石和泥沙中,为基地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护网则可以有效阻挡海洋中大型生物的撞击,以及一些可能对基地造成破坏的漂浮物。
在防护带的间隔处,还安装着多个潮汐发电机。潮汐发电是借助潮汐形成的海浪来进行发电,深海自然不存在潮汐。可是浅层海面依然存在潮汐。
9号星表面全是海水,又有3颗月球,虽然距离行星较远,却依然可以引动完全包裹行星的海水。这些装置可以在必要时调整自身的位置和姿态,以利用海底的水流变化来提供稳定的能源。
海底基地内部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各个区域之间通过通道相互连接。中心区域是核心控制区,这里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各种监控设备,负责对基地的各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核心控制区的墙壁上,巨大的屏幕不断显示着基地内外的各种数据,包括水压、温度、氧气含量等。沿着通道向四周延伸,是生活居住区。这里分布着众多的房间,每个房间都经过精心设计,配备齐全。
床铺采用特殊的悬浮设计,减少了因水压造成的不适感;墙壁上安装着可调节亮度和颜色的照明设备,模拟出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线。卫生间和厨房设施一应俱全。
基地采用了特殊的排水和通风系统,确保生活污水和废气能够先储存到基地底部,然后再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沿着管道在较远的区域排入海中,保持基地周围的环境清新。
工厂区是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配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用于生产必要的物资。基地较远的地方就是矿区。大量的海底挖泥船一样的半潜船负责在这种近海环境作业。
大量的矿物会从泥沙中被挖出,然后经过初步筛选输送到海底基地内部。生产区位于基地的一侧,主要负责为基地提供各种物资和能源。和地面不同,海底建筑需要大量的水密舱和减压舱。
这里有海水淡化设备,通过先进的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技术,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使用的淡水;还有食品加工厂,利用海洋中的微生物资源,生产营养丰富的食物。
能源供应则依靠安装在基地外部的潮汐能发电装置,为基地的正常运转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减压室需要的气体就是直接加热海水形成的水蒸气。
海水也可以直接用电能电解海水来获得。氧气可以直接使用,氢气则变成可以燃烧的能源。总之有水的地方,生存和生产就完全不是问题。李月是人类,自然更喜欢按照人类的思维来思考。
海底基地的交通枢纽区连接着基地的各个部分,同时也是基地与外界进行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这里停放着多艘小型潜水艇和水下运输工具。
它们可以在基地附近的海底搜索新的资源采集点,或者与其他海底基地或海面设施之间快速穿梭。交通枢纽区还设有大型的货物装卸平台和人员换乘区域,确保物资的高效运输和人员的安全往来。
海底基地的设计是基于生产、生活、生存为一体的,李月对于这种设计并没有特别要求,只要能就地取材就行。有传送门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各个行星自己能充分的进行物资交流。
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上,一艘构思精妙的半潜船破浪前行。这艘半潜船整体呈流线型,船身主体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种钢材打造,能抵御海水的侵蚀与恶劣海况的冲击。
船的上层建筑集中在船头和船尾部分。船头设有驾驶舱,其大面积的强化玻璃能为船员提供开阔的视野,先进的导航、通信与监控设备有序排列,保障航行的安全与精准操控。
船尾则是生活区,为船员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从卧室到娱乐区一应俱全,确保船员在长途航行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了避免被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对玻璃进行专门的处理。
半潜船的核心区域位于船身中部。首先是巨大的运输货舱,其内部空间宽敞,采用模块化设计,可灵活调整布局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矿物运输需求。
货舱底部安装有轨道和自动装卸系统,能通过管道快速地将采集来的矿物高效的卸载到海底基地的相关区域。筛选矿物的功能区紧邻货舱。这里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筛选设备。
矿物从货舱通过专门的输送管道进入筛选区,首先经过初步的机械筛选,利用不同孔径的振动筛网,将矿物按颗粒大小进行初步分类。接着,采用重力分选设备,依据矿物密度的差异进一步分离。
对于一些共生矿,还会使用磁选、浮选等更精细的筛选技术。磁选设备通过强大的磁场,将具有磁性的矿物与其他矿物分开;浮选设备则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添加特定的药剂,使目标矿物浮到表面进行收集。
为了实现半潜功能,船身两侧和底部安装了大型的压载水舱。在需要下潜时,通过向压载水舱注水,增加船身重量,使船缓慢下沉至合适的深度;
当需要上浮时,则将水舱中的水排出,借助船身的浮力重新浮出水面。同时,船上还配备了高精度的平衡调节系统,确保船在半潜和航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
在动力系统方面,采用先进的混合动力装置,包括高效的聚变发动机和太阳能作为能源,全船也使用电力推进系统。聚变发动机提供强大的动力,满足长途航行和重载运输的需求;
电力推进系统则在环保要求较高的区域或进行精细操作时使用,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更多的是全电推进的设计和生产对星巢基地来说是最便捷的海船动力系统。
整艘半潜船在设计上兼顾了运输和筛选矿物的双重功能,同时还具备飞行器起降的能力。潜艇在海底航行对于人员的交流和输送过于麻烦,也无法大规模的运输资源。
半潜船会通过飞行器起降能力被当作航母,同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布局,成为远洋运输矿物资源的得力工具。帮助距离较远的海底基地之间进行物资运输。
海洋中较浅地方不少,却相距较远,最近的也有几百公里。如果全用潜艇来运输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为了避免浪费,李月就在9号星上沿用了半潜船的设计。
海面舰船自然不可能,先不说巨大的海风,就是防紫外线就是一项比较麻烦的事情。之前没说清楚,紫外线过量可不是太阳光强烈,而是没有臭氧层过滤的恒星射线。
半潜船可以让船员在大多数时候利用海水阻隔阳光,可以避免被恐怖的海上风暴打翻。开放的半潜船体也可以运输大量的物资,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