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 第238章 想通了的康熙

第238章 想通了的康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身为一个穿越者,不研究玻璃是可耻的,所以上辈子胤礽也是研究过玻璃的。

之前他倒是想把玻璃弄出来圈一波钱,但却没找到合适的人去经营玻璃生意。

所以也就搁置了下来。

这个时代,宫里的造办处已经有了玻璃厂。

只不过烧制出来的玻璃制品没办法承载温度较高的东西,有时候就算是刚出锅的食物,也会使其破裂。

而且现在的工艺比较粗糙,并不能把颜色烧制均匀,也就没有人想到要拿玻璃去当窗户。

大多时候,玻璃制品都被烧制成了各种各样的花瓶、果盘,亦或者摆件供人赏玩。

胤礽最初烧无色玻璃的初衷是为了望远镜,毕竟那玩意儿装在出海的战船上就是大杀器。

但今生嘛……

他的目的单纯的就是为了钱。

有钱了才好搞基建,先把京城周边,百姓的生活水平搞起来再说。

他对底层满人的恶感不是很强烈,但是对那些勋贵就没什么好感了。

能从勋贵的兜里头捞银子,可比赚普通老百姓的银子开心多了。

当然最开心还是赚洋人的钱。

来到造办处的玻璃厂,胤礽直接叫正在忙活着的匠人们,把他们全赶了出去。

胤禟看着这烟熏火燎的场景,脑袋有些发懵。

二哥说的生意,不会是烧制玻璃吧?

这玩意儿刚开始确实值钱,可这么多年下来,京中哪个勋贵们家里头没摆上那么一两件?

什么东西多了,都会变得不值钱。

“二哥,你别跟我说,这就是你要做的生意!”

胤礽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拉到火炉旁边,闻言头也没抬,

“你先别着急,等二哥把成品做出来,你就知道这东西能做什么生意了。”

有上辈子的记忆打底,胤礽将材料先倒入炉膛中,才叫匠人进来盯着那火候。

等到透明的玻璃液烧制完之后,时间也到了傍晚。

胤禟守在一旁看着胤礽忙活,心里的不耐渐浓。

胤礽没搭理他,而是叫匠人将那些玻璃液,弄到了一旁磨得光滑的铜镜模具上,压制出平滑的玻璃出来。

剩余的时间,便是等待着玻璃液自然冷却了。

不过此时天色已经很晚了,胤礽就叫胤禟先回去,等明日再来看最终的成品。

胤禟看着胤礽欲言又止。

他觉得自己浪费一天的时间来看二哥烧玻璃,是个非常愚蠢的行为。

胤礽无奈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明日成品出来了,你要是不愿意入股,那二哥再找别的人来干就是。”

胤禟撇了撇嘴,最终什么都没说,带着一肚子无语回了阿哥所。

翌日早朝结束,胤礽揪住了想跟着胤禩一道走的胤禟,直接把人带到了造办处。

胤禟极不情愿。

但碍于情面,他还是跟着胤礽来到了造办处。

与二人同行的,还有后头一大票的皇子们。

一群人乌乌泱泱地挤在了玻璃厂里,看着胤礽小心翼翼的,叫人抬起了上面那面铜镜。

底下一块方方正正的透明玻璃,出现在众人眼前。

刚开始众人还不以为意,直到匠人将玻璃竖起来,所有人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透明的玻璃?

还这么大一块?

胤禟呆滞了片刻,很快就想清楚了这东西的用途,

“二哥!你是想把它装到窗户上去对不对?”

胤礽欣赏完兄弟们惊讶的面色之后,毫不犹豫的对胤禟的想法表示了赞赏,

“聪明!”

胤祺赞叹道,

“若是把窗纸换成了这往的玻璃,那屋子里就不至于那么昏暗了…”

胤礽揶揄的看着胤禟,

“如何?现在还要不要做这门生意?”

“做!怎么不做?!谁不做谁是傻子!”

胤禟盯着那透明玻璃,像是透过它看到了金山银山。

但答应完了之后,他又瞬间后悔了起来。

于是他转头看向胤礽,五官皱巴到一起,

“二哥,这半成利润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半成还少?你要知道,这东西可是独一份,怎么定价,可都是你说了算!”

胤礽翻了个白眼,这小子胃口不小,方子是他出的,玻璃是这些匠人烧出来的,后续出货也是工人去完成,这小子只需要去谈订单,居然还嫌半成少!

其余众人见状,也连忙过来凑热闹,

“二哥,你可不能厚此薄彼,老九都有半成,那弟弟也要占半成!”

“就是,老二,你方才还想撇下我们,只打算带老九过来!爷要占一成!”

“二哥……”

众皇子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很快便将这产业的利润瓜分的只剩下一成。

胤礽头都大了。

“停,这买卖孤打算搞成皇家私产,老九占半成是因为他要全权负责这买卖,怎么着?你们也打算丢下差事来卖玻璃?”

众人一愣,随即直接摇头。

开什么玩笑,他们要是敢集体撂挑子,明日就得挨个去乾清宫挨骂。

胤礽摊了摊手,

“那不结了!”

胤礽花了两天时间,将方子完完整整地教给了胤禟,其中包括切割玻璃的法子,以及如何镶嵌玻璃的法子。

等胤禟先烧了几块玻璃,并成功把玻璃窗镶嵌到造办处的房子上时,胤礽将康熙带到了造办处。

康熙看着透明玻璃制成的窗子,心中也是极震惊的。

他早几天就听闻了,胤礽带着胤禟在造办处胡闹的事了。

但他也没当回事儿。

毕竟胤礽前年在工部搞的那些“实验”,确实也挺有意思,他自己闲来无事也玩过。

这两年工部根据胤礽提出来的那些问题,确实也造出了几件很实用的东西。

但那都是些小道,哪有治国之道重要?

只是他打从知道自己能活到七十岁(虚岁)的时候,便开始放任他在工部和户部之间转悠,就是为了延缓胤礽组建班底儿的时间。

康熙瞥了一眼胤礽,觉得他脑子里储存的东西,恐怕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左右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他倒是想看看,胤礽到底能把大清改造成什么样子。

只要兵权在他手上,胤礽无论如何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