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九章 道衍

第四十九章 道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这倒也是,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船很结实,海图也很详细,不会出问题的。”殷灵毓道。

朱棣缓和了不舒服的感觉,也就点点头,又八卦的凑近了一点,压低了声音道:“殷姐,你这次出来,是不是想挣国公啊?”

朱元璋秉承着刘基那个标准,给殷灵毓封的是富民伯,对比起殷灵毓的功绩来说,其实低了一些,朱棣这么猜也正常。

“不是。”殷灵毓叹口气。

因为这几年一直是保持着一个对大明缝缝补补的状态,不知不觉她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她这次一出海,少不得有人揣测。

朱棣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事实上,过了最开始的那一两年后,骂她的恨她的大臣基本上也都偃旗息鼓了,他们在那儿骂得欢又算什么,殷灵毓那是直接对着陛下贴脸开大,比不起不说,还有一些人自己都是被她从陛下手里就回来的,到最后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参奏无趣。

她还真就是……对得起他们给她取的那诨号。

清冷透彻,坚如寒冰,不动摇,不迷茫,不弯腰。

无论对谁。

可又含着悲悯与同理心,会阻拦朱元璋的怒火,会尽可能为民做主,也会为他们争取他们应得的回报。

很难一直去敌视这样的人。

楼船够高够大,不算颠簸,选的人手又大多是经历过水战的,基本上没什么人出现不良反应。

带的蔬菜水果和淡水也足有不少,还有提前用玻璃做的太阳能提取淡水的装置,补给上同样很是充足。

船队晃晃悠悠,春日的这片海没有过多的风暴,自然是更容易的到达了彼岸。

中间还扫平过几伙儿小股的流窜的海盗和倭寇,常遇春和殷灵毓等人机枪都没有用出来,一发大炮下去,对面基本就是船毁人亡。

当从望远镜里远远看到了久违的土地,常遇春兴奋的高呼一声。

“那儿!看那儿!有岛!”

朱棣拿起自己的望远镜一看,也喊道:“殷姐!我们好像到了!”

殷灵毓于是拿过望远镜去看,远处的岛屿轮廓逐渐清晰,贫瘠,搭着草棚,冒着炊烟。

岛屿不大,但有个简易的码头,停着两艘不算小了的倭船,看样子,还未到主岛,他们就摸到一处据点。

殷灵毓下意识摸上自己的剑,却没开口,而是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先是高喝道:“传令各船,降半帆,缓速前进!”

船只略微减速,常遇春和殷灵毓朱棣趁此时机开始商议战术。

朱棣一想到这些倭寇时不时偷着去大明的沿岸去烧杀抢掠,就心头火起,道:“咱们不如直接拿火炮轰平他们!”

常遇春微微摇头:“四殿下莫急,那海图上你也看了,这一带小岛礁石诸多,要打,就该一网打尽,火炮声音还是大,周围的倭寇听了就跑了,咱们还得多费心思。”

“用枪。”殷灵毓提醒道:“枪的声音虽然也不小,但比起火炮小的多,白刃容易有伤亡,还是枪最合适。”

常遇春和朱棣也点了头,很快,十艘小艇从各大战船放下,载着三百名精锐士兵向岸边划去,常遇春身先士卒,站在第一艘小艇的船头,腰间的佩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些士兵拿的都是连发火铳,虽然不比那宝贵的连发扫射的机枪,但威力同样十分惊人。

随着小艇越来越近,岸上的倭寇也组织起抵抗,几支羽箭破空而来,钉在小艇的船舷上。

“举盾!”殷灵毓喊了一声,站在前方的训练有素的明军立即举起藤牌,箭矢叮叮当当落在盾面上,身后的同袍立刻举枪,随后冲在前面的倭人大多被一枪打翻在地,惨嚎声不绝于耳。

“杀!”小艇靠岸的瞬间,常遇春也高喝一声,明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到岸上,举盾的举盾,执矛的执矛,有枪的自然是点名一般收割着倭寇的性命。

沙滩上很快染满了血迹,倭寇人数不算多,又是仓促迎敌,此刻已经溃散逃命,明军已经分组向岛内追赶了,殷灵毓擦了一把脸颊上的血色,看着殷红的血顺着长剑往下滴,竟破天荒的笑了起来。

怎么,原来你们的血居然不是黑的。

朱棣跃跃欲试想跟着往林子里钻,被常遇春给拦了下来,眼珠子一转,到一边俘虏堆里面找还能喘气的,顺便拉上了早就预备好的会说倭语的人当翻译。

等明军将岛屿清理干净,从林子里钻出来的时候,海面上已经倒映夕阳,朱棣从那几个“浪人”嘴里撬出来了周围的势力分布,常遇春随手就好心的送了他们几个一程。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分兵将周围清剿一番,最终用炮弹洗礼了倭岛的港口,大摇大摆的登上了主岛的海岸。

此时的倭寇还处在他们的南北朝时期,混乱又落后,往往只能找到一些村庄一样的主要城镇,常遇春等人势如破竹,不时感叹就是从前没早这么干。

一路就往石见银山去了。

彼时,朱元璋正在接见一位行僧。

僧人穿着黑色的僧袍,自称道衍,是从苏州妙智庵来,为的是揭发当地的一伙儿官绅强抢民女之事。

朱元璋见其谈吐不凡,便将其留在了宫中,发现不管是道家,佛家,甚至兵家和医术都有所涉猎,越发惜才,时不时便召来促膝长谈一番。

当然,背地里的调查也不少,只是道衍家中世代行医,又师从席应真,并无什么不妥。

这日道衍正在院子里下棋,朱元璋批累了折子,找了过来,笑道:“大师倒是好雅兴。”

“富贵闲人,自然有闲情雅致。”道衍起身一礼,面带微笑:“陛下可要手谈一局?”

“不了。”朱元璋挥了挥手,看着道衍那局残棋,打心眼儿里懒得钻研这种东西:“咱看看就行。”

道衍颔首,再落下一子,朱元璋看着突然想起什么,道:“咱好像听你说过,你还善于占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