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 > 第75章 刘帼泉

第75章 刘帼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

众所周知,巴金不姓巴,这只是他的笔名。

而实际上,老先生姓李,他有个女儿叫李小玲。

这位1968年从上戏毕业,70年代初就进入了她父亲创办的《收获》当编辑,

即便八年过去,她这个年纪相对于当下整个编辑行业来说,也属于年轻人。

而作为一个年轻人,李小玲也是《牧马人》和《庐山恋》这两篇爱情小说的受众。

同时作为一个编辑,李小玲在看到《牧马人》和《庐山恋》相继带动《燕京文艺》的第八期和第十期杂志销量都突破了百万册后,她再也坐不住了,提笔就给作者辰东写下了一篇长达三千字的约稿信。

但事实上,这段时间向辰东约稿的远远不止李小玲,不止她所代表的《收获》杂志,像《人民文学》《萌芽》《十月》《花城》《当代》《钟山》《……》都有向辰东约稿,大部分是写信,也有少数是直接找到辰东本人的。

就比如《人民文学》的章德凝,她在这个周末,就直接杀向了北电。

她顺带还带来了一包读者来信。

有读了夏言的那篇评论文章之后写给他的,但大部分还是因为陈耀东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那首《理想》。

可惜陈耀东暂时没有什么‘创作’动力,小章同志最终铩羽而归。

这个周末陈耀东完成了上周女朋友交代的任务,即给‘小姨子’寄一些艺考的复习资料,顺带,他好人做到底,还给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姨子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主要是站在一个姐夫……啊呸,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分享了一下艺考的经验。

当然,让小姨子明年报考中戏,而不是北电的这条建议也被他写在了信里。

除此以外,就是祝对方好好学习,争取明年金榜题名。

……

数天后,哈尔宾。

左等右等,差点都以为姐姐把答应自己的事情忘了的周文琼终于收到了一个来自燕京的包裹。

当她兴冲冲的拆开包裹,看到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艺考复习资料,还有一封十分珍贵的向她分享艺考经验的手笔信后,更是让周文琼激动得在原地蹦了三圈。

“太好了,姐夫不愧是能写出《牧马人》《庐山恋》《理想》的大作家,办事果然靠谱。”

说完她又补充了一句:“真羡慕我姐。”

……

转眼大半个月过去。

陈耀东求郑洞添老师帮自己向北影厂投递的那篇《牧马人》的剧本就像是石沉大海了一样,至今没有溅起半点水花。

一开始他还会期待一下,想着会不会有哪个‘伯乐’慧眼如炬,从北影厂积压的‘剧本马厩里’,将《牧马人》这匹‘蒙尘’的千里马给挑出来。

结果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如今陈耀东已经懒得再去一直关注此事,以免影响自己心情。

大不了等过个一两年风气再开放一点,北影厂依旧不给过的话,他就转投上影厂试试。

毕竟这个年代全国的电影制片厂,要论谁‘胆子’最肥,其实还是人家上影厂。

像历史上的《庐山恋》和《牧马人》,都是上影厂拍的。

……

就在陈耀东为自己写的《牧马人》剧本‘默哀’的时候,一个北影厂的女演员也正在为自己的转型之路感到迷茫和无措。

她叫刘帼泉,1945年7月8日,出生于川渝的内江,从小就比较有艺术细胞。

1960年,刘帼泉完成高中学业之后,成功‘考’进了北电,读的是表演专业。

她和曹翠纷是同班同学,这位‘曹同学’四十年后在《庆余年》里饰演范老太太。

当然,人家的代表作很多,如《杂嘴子》《上海一家人》《孤儿泪》《幸福来敲门》《南方南方》等,更是获奖无数,是国家一级演员。

刘帼泉的大学读了六年才毕业,因为当时他们不是一直在学校里念书,而是需要去农村和部队一边劳动一边学习。

毕业后,刘帼泉因为没有电影制片厂愿意接收她,只能选择去她待过的那个部队。

这一待就是三年,到1969年刘帼泉的工作关系才终于转到北影厂,成为一名正式演员。

同年,她和自己的爱人,比她大了七岁的李柠结婚。

他们的恋情是从刘帼泉大三的时候开始的,而当时李柠已经留校任教,所以两人之间的恋情,可以称之为一段师生恋。

结婚的次年,他们迎来一个儿子,给他取名李大伪。

是不是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

李大伪在2002年导演了一部处女作电视剧叫做《金粉世家》,神仙姐姐刘艺霏在里面饰演女二号富家千金白秀珠。

这部剧,同时也是刘艺霏的出道作品。

《金粉世家》在2003年播出,不光收视率喜人,而且颇受好评。但这部剧作为李大伪的处女作就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背后其实离不开他母亲的功劳。

说回七十年代,刘帼泉生下儿子后,因为北影厂一年也没开几部戏,这让她一年到头都没啥戏拍,好消息是,厂里的其他演员同样没戏可拍。

一直到1973年,刘帼泉才终于等到了一个像样的角色,在《山花》里饰演一个叫做张晓翠的配角。

虽然只是配角,但这可是刘帼泉等了四年才终于等来的一个角色,她分外珍惜。

为此,在电影开拍之前,她还去农村实实在在的生活了整整三个月。

《山花》的导演是桑扶,这位不仅是北影厂的老资格导演,还是编导室主任,1922年生人,至今一百多岁还在世。

这个年代拍戏是一种国家任务,不追求效率,也不怕耽搁时间,要的只是艺术。

所以《山花》前前后后拍了三年。

结果上映后反响平平。

后来,刘帼泉又接连出演了北影厂女导演王好伪执导的《瞧这一家子》和《潜网》。

因为她的形象原因演不了主演,时间久了后,也息了在演员这条路上继续发展的念头。

前年,1976年,刘帼泉跟着老公李柠到北电领导申申家里送文件,‘正好’碰到她爱人——北影厂四大帅之一的成英导演在家,经过这位大导演的提点,刘帼泉下定决心从演员转幕后。

近两年多来,刘帼泉先后在《黑三角》《战地黄花》《拔哥的故事》等剧组里‘打杂’,源于她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已经把一个剧组的幕后工作都偷师了一遍。

可惜剧组也跟体制一样,讲究一个萝卜一个坑。

刘帼泉自诩学了一身本事,却根本无用武之地。

历史上,她一直熬到两年后也没有在厂里找到一丝出头的机会,于是将目光看向了还是弟中弟的电视剧,亲自操刀剧本,主动和电视台合作,这才为自己打开了一条从演员到导演的路。

接连拍了四部电视剧后,到1983年,刘帼泉终于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劫持》。

这部处女作就卖了300多个拷贝,一跃成为当年电影拷贝数量的领头羊。

用后世的话来说,等于是那一年的票房冠军。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即便是在各大导演都在亏钱拍电影的大趋势之下,刘帼泉依旧拍一部赚一部。

成为了八九十年代,最赚钱的导演之一。

因为她拍的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商业片’!

但也因为她一生都在拍商业片,自不可避免的被周围一帮拍不赚钱的文艺电影的导演圈子所排斥。

当然,这对于还是1978年的刘帼泉来说,都是后话。

她现在处境可以说尴尬的很。

身份是北影厂的演员,但是基本上无人找她拍戏。

想转型,也没她的位置。

总不能一直在剧组里‘打杂’吧?

“唉~”

在北电教授表演课的李柠下课回家后,听到妻子又在叹气,知道妻子难处的他也不禁有些无奈。

但是忽然,他似想到了什么,走近妻子身边道:“小刘,你听过我们北电的陈耀东同志吗?”

“小才子嘛,早就听过了。”刘帼泉看见丈夫回来,收起了心事,转而有些好奇道:“你为什么回来就问我这个问题?难道你们北电这位小才子又写新书了?”

“没有写新书。我再问你,你看过他的《牧马人》吗?”

“看过啊……”刘帼泉感觉今天丈夫不对劲,问:“孩他爹,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柠不答,继续问:“那你觉得《牧马人》写的怎么样?”

刘帼泉猜不到丈夫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不过还是认真回答道:“很好,许灵均和李秀芝的爱情故事写的纯粹且美好,令人向往。”

“那你说,这部小说有没有影视改编的价值?”

唰!

这个问题一下子勾起了刘帼泉的敏感神经。

她瞪大眼睛看着丈夫:“你是说?叫我改编这篇小说?”

李柠纠正道:“不是,我今天在办公室听到,早在大半个月之前,陈耀东同学就已经将《牧马人》的电影剧本写出来,并且通过郑洞添老师的手,递交到了北影厂,只是好像没什么动静。不知道这个消息对于小刘你来说,有没有帮助?”

刘帼泉沉默了下来,足足沉默了两分钟,她忽然抬头,眼神坚定的看向丈夫道:

“不管如何,这对我来说都是个机会,我想试试。”

李柠似乎并不奇怪妻子的决定,笑着鼓励道:“反正也不会有更坏的结果,那就索性试试也好。”

接着,夫妻俩默契的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