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黑道 > 第169章 表兄

第169章 表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黑道!

赵国到了那座城市后,很快就摸清了张国安的底细。

他通过四处打听,逐渐拼凑出了这位张志强老乡的人生轨迹。

这个从张家村走出去的青年,经历确实一点不比张志强逊色。

当年张国安十四岁就只身闯外省求学,在异乡无依无靠。

他白天上学,晚上就在工地上搬砖,在餐馆里刷碗,硬是咬着牙坚持把高中读完。

高考那年,他考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仅次于高考状元,成了重点大学的预科生。

在大学期间,张国安认识了校团委书记——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两人郎才女貌,很快坠入爱河。

在岳父家的提携下,他开始步入仕途。

从副秘书长到秘书长,再到副市长,短短几年就平步青云。

不到四十岁就当上副市长,在当地创下了最年轻副市长的纪录。

按照张国安的能力和资历,本该更上一层楼。

可惜岳父退休后,他在官场的根基就显得有些浅薄。

人脉的匮乏让他在副市长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好些年,再无寸进。

对于自己在官场的成就,张国安从不在家里炫耀。

他觉得当官本没什么好夸耀的,况且这一路走来也确实不容易。

正因如此,张家村竟然少有人知道出了这么个大官。

要不是三婶来找张志强,他都不知道村里还有这等能人。

通过多方打探,赵国很快弄清了张国安这次遇到的麻烦。

事情起因是一个烂尾楼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

这本与张国安无关,可偏偏那个建筑集团的老板是他岳父的旧识。

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借机做梗,硬是把这个责任推到了张国安头上。

官场就是这样,总需要有人来扛事,而张国安就成了那个背锅的人。

这是他仕途中遇到的最大危机,一旦处理不好,前途就毁了。

张志强听完赵国的汇报后,在办公室里独自思考了整整一夜。

直到东方泛白,他才下定决心:“帮他把这个麻烦解决。”

赵国接到命令后,立即通过当地的几个黑道朋友打听到了那个建筑集团老板的住址。

他们原本只想给对方一点教训,让他把事情和张国安撇清。

可那老板根本不把这些外地人放在眼里,即便赵国他们偷偷潜入他家,他依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

“有种你们就弄死我!”那老板当时就放出狠话,“你们要是敢动手,你们和你们背后的人都得给我陪葬!”

要是在滇南,赵国说不定真会成全他的愿望。

可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不想给张志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他们只能无功而返,把情况如实向张志强汇报。

张志强听完后并没有灰心,而是沉默了片刻,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

那个夏天的深夜,严学奇接到张志强的电话时,正在一家小旅馆里躲避追捕。

作为一个通缉犯,他早已习惯了这种东躲西藏的日子。

电话里,张志强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而严学奇开出了一百万的天价。

在那个年代,一百万可以在城里买下一整栋楼。

但张志强连考虑都没考虑,直接答应了。

三天后的凌晨,严学奇带着他的心腹大毛出现在那座城市。

他们蹲守了整整两天,摸清了建筑集团老板的日常习惯。

那个人每天清晨都会去楼顶晨练,这成了他们最好的下手时机。

那天早上五点,天还蒙蒙亮,建筑老板像往常一样走上天台。

严学奇和大毛早已在那里等候。

没有威胁,没有对话,他们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任务。

从楼顶扔下一个人,只需要三秒钟。

等楼下传来动静时,他们已经消失在晨雾中。

当天晚上,张志强亲自把装着现金的箱子交给严学奇。

接过箱子时,严学奇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次的买卖,老子亏大了!你知不知道那家伙的后台是谁?张志强,你欠老子一次!”

说完,他带着大毛连夜逃往柬埔寨,从此很多年再未在国内露面。

隔天,张志强把这件事埋在心底,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亲自开车送三婶回老家,路上老人家一个劲地道谢,说自己这辈子都记得这份恩情。

张志强只是笑笑,说都是一家人,不必挂在心上。

这起命案很快被当地执法队列为“621大案”。

死者的背景牵扯出了一连串贪腐窝案,那个烂尾楼背后的豆腐渣工程也水落石出。

最终,连市长都因此落马。

而原本处于风暴中心的张国安,却因为案件的曝光反倒得到了省里的赏识。

短短六年时间,他就进了省厅,成为二把手。

真相直到三婶临终前才被揭开。

弥留之际,老人握着张国安的手,说他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父亲又走得早,希望他能把张志强当做亲兄弟。

张国安听到这话时心里充满疑惑。

在他眼里,张志强是道上的人物,和他这个官场中人根本是两个世界。

但当母亲说起当年的事,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躲过那场劫难,竟是拜这位素未谋面的黑道人物所赐。

母亲入土后,张国安提了一幅字托人送给张志强,上书“见善则迁”四个大字。

他希望这位同村兄弟能够改邪归正,走上正道。

对于这份善意的劝诫,张志强既不反感也不抗拒。

他深知自己这辈子注定离不开江湖,但他把这幅字挂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

从那以后,张志强但凡去省城,必以“表弟”的身份去拜访张国安。

他从不开口求人办事,只是像个晚辈一样,和张国安谈天说地,聊些家常。

一开始张国安对这种走动颇有微词,但想到母亲的嘱托,渐渐也就接纳了这个特殊的“弟弟”。

更何况张志强为人识趣,从不让他为难,也从未送过一分钱的好处,这份松散却真诚的兄弟情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如今,瀚海集团内忧外患,张志强坐在办公室里,望着墙上那幅“见善则迁”的字画,不得已要去麻烦自己的这位表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