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181章 金融模式差异与 CDO 的隐忧

第181章 金融模式差异与 CDO 的隐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您对西南德经济圈还满意吗?最近听说行长您忙得像陀罗一样。”

“别提了。正忙着收购合并的事,忙到在办公室吃住的程度。”

德国结算银行。

西南德银行势力联合起来,掌控西南德经济圈主导权的金融机构。

西南德的工业地区都在德国结算银行的影响范围内,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服务都通过德国结算银行进行。

“比起这个,柏林银行圈才是关键吧。”

基利安对杜鲁门的话感到很惊讶。

他是掌控德国西南部结算业务的巨头。

只是他的腿部状况看起来不太好,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着。

“别担心我的腿。老年人身体出问题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比起这个,我更想听你说说关于柏林银行圈的打算。”

“好的。”

毕竟他自己的问题他自己最在意,杜鲁门便不再多问。

按照他的意愿,杜鲁门提出了蚕食柏林银行圈的计划。

“我打算蚕食柏林银行圈。”

“蚕食?”

“就是获得在柏林银行圈行使表决权的权利,也就是进行股权投资。”

要将法兰克福的影响力扩大到柏林银行圈。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首都柏林的金融势力蚕食法兰克福的金融势力,但杜鲁门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要把德国结算银行总部所在的法兰克福确立为经济首都。

“你是真的想把法兰克福打造成经济首都啊。但光靠你自己,规模可不够,感觉会单方面被柏林宫廷打压。”

基利安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这应该会很难吧?柏林银行圈虽然从德国结算银行贷款,但基础等级不同。柏林的每一家银行,相比我们德国结算银行确实规模较小,但把柏林银行圈整合到一起,规模就大多了。”

柏林银行圈。

这大概是德国最大的地方银行圈。

它拥有首都地区的特权,是金融交易最频繁的地区,也是深受皇帝宠爱的普鲁士王国的中心。

“当然,在首都地区的城市中,除了柏林,波茨坦也同样重要,但就金融圈而言,柏林银行圈是最重要的。”

由此可见,柏林银行圈的坚固程度堪比钢铁堡垒。

问题在于,根据他们手中握着什么样的“炸弹”,才能判断这堡垒是坚不可摧还是外强中干。

“您说得对。”

杜鲁门也表示认同。

柏林银行圈基本上都加入了处理普鲁士王国债券的债券辛迪加,是债券市场的大玩家。

他们垄断了柏林宫廷和普鲁士政府的金融业务,相比法兰克福,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但现在柏林宫廷为了让克虏伯公司正常运转,已经急红了眼。他们现在已经失去理智了。”

柏林宫廷。

他们为了拯救国有企业克虏伯,使出了浑身解数。

克虏伯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其武器业务拥有欧洲最强的火炮技术。

克虏伯在金属精密加工方面非常专业,炼铁厂只是其副业。

所以即便把炼铁厂交给蒂森克虏伯,他们也能保住克虏伯。

“柏林银行圈的那些人,现在绝对不正常。他们现在连柏林宫廷的一个要求都处理不好。”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这可不是我人脉能触及到的柏林银行圈的信息啊。”

“这很正常啊。”

人脉终究只是人脉。

那些未公开的信息,人脉再广也无法得知。

因为这是柏林宫廷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柏林宫廷授予我奥斯曼帝国谈判全权代表的资格,我将作为德国的临时大使前往奥斯曼。”

“……!!!”

“原本对柏林银行圈的德意志银行随意发号施令的柏林宫廷,这次却对我格外用心,甚至给我披上了临时全权大使的外衣。”

他们的垄断被打破了。

>>>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柏林银行圈的垄断确实被打破了。”

被打破的垄断会分散开来。

柏林宫廷和普鲁士王国的权力开始从柏林银行圈逐渐流失。

最终,柏林银行圈已到极限,而圈外的机会却层出不穷。

杜鲁门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是蚕食柏林银行圈的绝佳机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能完全吞并柏林银行圈。

没错。

但还得考虑协约国的欧洲列强们会像疯狗一样扑上来。

被战争摧毁的协约国,为了能多捞一分钱,肯定会开始对德国产业进行掠夺。

到那时,我们必须能说。

这是我先下手的东西。

这是我比你们更有优先权的东西。

为了从像疯狗一样疯狂抢夺的协约国手中保住权利。

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哪怕现在价格昂贵。

“这就像是一种选择权。”

优先购买的权利。

杜鲁门现在要买的不是具体的物品,而是优先购买那些看似还不是“商品”的东西的优先权。

“现在不做,就没机会了。”

杜鲁门想起了蒂森董事长告诉他的事。

“虽然难以置信,但据说德国政府大部分是以债券的形式支付克虏伯公司股权的款项。”

“听说了。他们做事一贯如此。”

“德国国家银行发行了国债,但问题是支付给贝莎小姐作为款项的债券以及马克的去向。”

那些债券都深陷在柏林银行圈里。

“德意志银行。”

柏林银行圈。

它是排名第二的大型银行。

但在柏林宫廷的业务中,比排名第一的贴现公司(discontogesellschaft)享有优先权。

后来贴现公司也并入了德意志银行,所以实际上德意志银行才是第一。

“德意志银行的资产清单里,债券和现金都被冻结了。如果贝莎小姐尝试提现,那些资产就会一一流失。”

银行的资产基本上是派生出来的。

特别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很多银行都兼营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

也就是说,普通银行还会进行投资。

“贝莎小姐很可能以信托持有的国债作为抵押来获取贷款。或者用国债制造了衍生产品。”

“衍生产品的话,是cdo(担保债务凭证)吗?”

“虽然cdo最有名,但不是它。”

当时cdo在德国还未普及。

虽然证券化的债券中,cdo是最有潜力的。

但据杜鲁门所知,德国银行圈还没有流行cdo。

这是由银行圈的结构决定的。

“德国的银行基本上采取联合的形式。银行们联合起来进行投资。这样一来,投资时很少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既然有比cdo更容易筹集资金的手段,cdo自然就不会流行起来。”

德国的银行大多人脉广泛。

只要在这广泛的人脉中稍加挖掘,就会有一堆愿意联合投资的银行冒出来。

“……你这么一说,确实是这样。德国银行对cdo不太感兴趣。本来就很少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 啊,等一下!!!”

砰!

基利安猛地拍了一下桌子,仿佛恍然大悟,看着杜鲁门。

“柏林银行圈的那些人,现在资金短缺,肯定打算引入cdo!!!”

“对,我想说的就是这个。”

当然,当时华尔街只是为了赚钱而滥用cdo。

但现在要理解德国金融圈,关键在于要知道他们的金融模式与当时伦敦金融城的金融模式不同。

“德国金融更侧重于用资金投资产业的产业金融,而不是用资金进行金钱游戏的资本金融。”

用资金进行金钱游戏。

德国银行也会这么做。

但眼前有这么多有吸引力的公司,哪还会有闲置资金呢?

肯定都拿去投资了。

19世纪末。

鲁尔工业区以及萨尔、阿尔萨斯 - 洛林等莱茵兰地区的工业正迅速发展。

那时德国开始追赶英国钢铁产业,每年都保持两倍以上的增长率,简直是疯狂的群体。

就应该投资这些地方。

随着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贸易金融也发展起来。

其中代表性的贸易银行有达姆施塔特工业银行和北德意志银行。

但是……现在呢?

“……都被德国结算银行吞并了。”

“目前莱茵兰地区的大型工业公司和制造业企业,都接受了德国结算银行的投资。法兰克福比柏林更靠近莱茵兰,与他们的金融联系也更紧密。”

法兰克福。

这是一座经济城市。

银行圈发达,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也很活跃。

“对,都被德国结算银行吞并了。”

杜鲁门耸了耸肩。

“现在有点体会到了吧?”

“体会到什么?”

杜鲁门微笑着说。

“西南德经济圈,德国结算银行的威力。现在整个德国经济都在我们的决策下运转,不是吗?”

“……!!!”

西南德经济圈。

在金融领域,经济圈也有其他说法。

“这就是金融家。”

伦敦金融城。

华尔街。

现在法兰克福也俨然成为了一个金融中心。

“我们要拿下柏林银行圈的主导权,不过我毕竟是外地人,希望各位能带头。”

杜鲁门伸出手。

“一起合作吗?”

此刻。

基利安就像真的被恶魔诱惑了一样,开始心动。

“……好。”

他热情地握住了杜鲁门的手。

>>>

“一切都是为了钢铁。”

法兰克福。

前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总部。

在德国投资公司总部的总裁办公室里,杜鲁门和贝隆正在讨论未来的计划。

“在巴尔干半岛挑起战火,对柏林银行圈下手,掌控西南德经济圈,搞垮克虏伯,夺取巴格达铁路段的经营权……这一切都是为了垄断钢铁而做的准备,您是这个意思吗?”

贝隆瞬间感到一阵寒意。

老板竟然要垄断钢铁,用倾销手段搅乱一个帝国的经济,让其依赖自己,还在巴尔干半岛挑起战火。

贝隆似乎还是无法理解老板的大脑构造。

若不是在贫民窟练就的坚韧,他可能早就累得退出了。

“我们已经掌控了世界钢铁60%以上的份额,预计最多能达到70%以上。mFK对冲基金的信用评估部门已经开始进行具体的推算和结算工作。结果大概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出来。”

“这样啊。”

“已经确定的市场占有率就有65%。”

“哈哈。”

确定的占有率达到65%。

实际上,全球钢铁价格已经可以由我们来调控了。

“您会继续以低价倾销钢铁吗?”

“先把价格拉回到盈亏平衡点。在吃下全球钢铁市场65%份额的时候,胜负其实已定。”

盈亏平衡点。

对我们来说是盈亏平衡点,但对其他钢铁公司来说,这就是死亡线。

价格低到让他们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直至死亡。

没人能跟上我们的价格政策。

此时胜利已经确定。

有趣的是,法国和英国何时会设立关税壁垒,成立钢铁协会。

“我为什么要蚕食柏林银行圈呢?”

“?。”

“首先是为了避免cdo带来的影响。”

要让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加激烈,只能靠德国的发展。

德国帝国只有发展到打破英法的垄断,杜鲁门设想的局面才能按计划发展。

德国经济并没有走向衰落。

是德国的既得利益者们走向了衰落。

不能忘记现在德国经济中包含着德国结算银行。

说不定实际上,俾斯麦之后德国最大的繁荣时期已经开始了。

“低价钢铁让德国帝国的特色产业钢铁制造业崛起。蒂森克虏伯吞并了dwm的武器产业,在欧洲的地位愈发稳固。”

但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不打算引入cdo。

至少在世界大战爆发前,要毫无顾虑地向前推进。

“英国的cdo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说实话,他们就像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用金融资本来拉动资本。

这是伦敦金融城的特色,英国的产业都被他们的金钱游戏所束缚。

甚至有报道称,保险行业已经出现了cdS(信用违约互换)这种衍生产品的原始形态。

这些人已经堕落了。

“如果德国钢铁与美国钢铁联手垄断欧洲钢铁市场,再进军全球市场,那么夺取的钢铁市场份额将直接转化为德国的经济增长率。”

但德国不同。

19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浪潮,德国大多是产业资本。

德国帝国没有精力沉迷于cdo,必须投入到投资活动中。

于是,幸福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是昨天刚出的报纸。”

杜鲁门扔出一份晚报。

贝隆接过报纸打开。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平均股价上涨了15%以上。钢铁股、钢铁制造业、金融股,甚至不知为何,化工股也涨了!”

“对,昨天涨了15%。前天涨了12%。证券交易所开始大幅上涨。德国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已经爆发,人们纷纷涌入股票市场。”

现在德国经济增长率提高了。

德国帝国财政部对杜鲁门客气有加,正是这些原因叠加的结果。

损害杜鲁门并不符合国家利益。

柏林宫廷的皇帝对杜鲁门的态度,也有一半是出于谋略。

如果杜鲁门是对德国帝国有害的人,早就像伯恩斯坦一样被普鲁士警察追捕了。

“问题在于柏林银行圈。他们没有资本跟上这股潮流。肯定会去碰cdo,一定会。所以必须先把他们控制住。”

当然,债券也很重要。

贝莎小姐的债券也很重要。但基本上,这只是杜鲁门为世界大战撒下的诱饵。

“柏林银行圈肯定会激烈反抗。”

谁会乐意接受股权投资和资本侵蚀呢?

所以杜鲁门打算以这些债券为借口,束缚住柏林银行圈的手脚。

“不能让德国先陷入混乱。”

无节制的cdo是金融核弹。

必须马上从柏林银行圈剔除cdo。不能在已经煮熟的饭上撒沙子。

必须给他们提供新的诱惑。

“我们德国结算银行对柏林银行圈进行股权投资,同时提供流动性。这样一来,柏林银行圈很快也会疯狂投入企业投资活动。”

股票收益率和股权投资收益率的限制被打破。

既能享受乐趣,又能避免灾难。

就算不是股权投资。

仅靠贷款也能收回本金。

英国的金融家们已经为了追求暴利,在悬崖边纵身一跃。

“一旦柏林银行圈用我们的投资资金开始投资活动……”

杜鲁门竖起一根手指。

“我们的钢铁垄断将构筑起更加坚不可摧的堡垒。”

这还不是终点。

战后如果吞并柏林银行圈,那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德国帝国的投资活动战后将转化为杜鲁门的财产。

“你们吃得越多,我的肚子就越饱。”

这难道不是“共生”吗?

蚕食柏林银行圈就具有这样的意义。

杜鲁门打算在战争结束后,将德国转变为自由主义国家,全面掌控德国经济。

“值得期待啊。”

一切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

英国。

贝尔福内阁的正式声明。

“我们英国制造业绝不受美国钢铁的控制,在此郑重声明。”

英国议会。

在挤满了英国市民和议员的广场上,贝尔福首相拿起演讲稿。

“我们计划将钢铁进口关税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0%以上。美国钢铁今后将无法踏上英国本土,只能绕道而行。英国必须保护本国产业,确保经济自主权!”

贝尔福紧紧握住讲台。

“英国的荣耀不容侵犯。我们再次郑重声明,作为欧洲正义的平衡者,我们将转向保护贸易。”

市民们欢呼起来。

商人们皱着眉头听着贝尔福的演讲。

只有与钢铁厂相关的人员露出了笑容。

“法国提出了建立钢铁联盟,共同在世界钢铁市场生存的呼吁。法国的地方钢铁厂已经开始联合成一个协会。”

法国钢铁厂。

法国钢铁协会向英国钢铁协会伸出了援手。

“但我们拒绝了。”

贝尔福在讲台上骄傲地说道。

伦敦金融城已经证明了英国的经济实力。

最近引入的新“衍生产品”cdo正迅速壮大,引发了投机热潮。

他们坚信,即使没有法国的帮助,只要发行几次cdo,就能拯救英国的金融机构。

“我们英国政府将维持或强化现行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

英国的这一策略。

在明明与法国合作都难以维持的情况下,却一头扎进了制造不良债券的地狱。

“这就是英国!”

贝尔福充满自信。

他脑海中浮现出杜鲁门·摩根,说道:

“英国的钢铁产业很强大。”

嗤笑。

德国法兰克福。

听到这个消息,杜鲁门的评价很简短。

“这些疯子,得让他们尝尝苦头才会清醒,简直就是精神病晚期。”

总之,cdo似乎有一种让人疯狂的魔力。

与法国合作都无济于事,却陷入“资本会大量涌入”的错觉,这简直没救了。

“这不是我想要的发展态势。”

贝尔福的思维方式很危险。

必须遏制这种超出计划的疯狂。

杜鲁门决定拿起一根大棒,进行“教育”。

这根大棒就是武器产业。

通过倾销,给英国武器产业来一次冲击。

是时候展示一下长期积累的垄断实力了。

“先让他们尝尝滋味。”

只要让英国大吃一惊就行。

轻轻一击。

很快,当英国武器产业界气得头破血流,想要找贝尔福算账的时候,他就会认清现实。

第二次倾销即将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