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凤凰鸟传说 > 第132章 家谱宗祠

第132章 家谱宗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凤凰鸟传说!

(续接上回)

阿宝问道:“艾队长,你在那里还有什么重要的发现?”

艾折柳笑道:“阿宝兄弟,这还真被你说着了,我们在那里确实还有更大的收获。”

阿宝催促道:“那你快具体说说看。”

艾折柳说道:“我带人过去的时候,不费太大的功夫就把里面的人全部给抓了。”

阿宝问道:“你没有审问一下他们,他们大军都撤离了,粮草怎么没有跟着撤走?”

艾折柳说道:“我当然审问了,一审问,那些士兵就说了,他们是奉了天上王和地下王的命令,留守在断魂洞。他们还说,之所以没有把粮草撤走,是因为天上王告诉他们说,大军只是暂时地撤离,马上还会杀回来地。”

阿宝闻言,脸色骤变,忙问道:“艾队长,你再说一遍,他们说什么?”

艾折柳说道:“他们没有说什么啊?”

阿宝摇头说道:“不,就是你刚才说的,你把他们说的话再重复一遍。”

艾折柳疑惑地看着阿宝,但还是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阿宝闻言,嘴里不禁呢喃道:“马上杀回来?马上杀回来……”

说到这里,阿宝倒吸一口冷气,说道:“艾队长,不好,我们可能中计了。”

艾折柳疑惑地问道:“中计了?中什么计?”

阿宝说道:“还能中谁的计?自然是中了柳公公和天上王他们合谋的计策。”

艾折柳问道:“阿宝兄弟,这,这到底怎么回事?”

阿宝说道:“你想想看,柳公公突然要我们进兵,说是要剿灭天上王他们,而且还给我们编造了一个智取敌人的谎言。而他真正目的,就是将我们引到敌人的埋伏地,其次三面群山都埋伏了大量的伏兵,而我们恰恰又处在一个峡谷地带,最后,同时柳公公在大军过了河后,又让我们把所有的船只凿沉。你想,如今前面三面是山,里有伏兵,后面我们又没有退路。这不是死路又是什么?而这些分明就是他们设计好的阴谋。”

艾折柳一脸惊讶地问道:“阿宝兄弟,你说,柳公公他要干嘛?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阿宝说道:“这还用问吗?他自然是要借天上王的手,将大军全部就此消灭掉。”

艾折柳闻言,脸色大变,问道:“柳公公可是楚国人,我们也都是楚军,是他的同胞,他有这么凶狠地吗?他忍心对大军下毒手吗?”

阿宝说道:“艾队长,别忘了,他连国家都不要了,还在乎我们吗?再说,他从来也没有信任过我们,他知道我们是不会真正听他的指挥,所以他干脆借刀杀人,既消灭了我们,同时也达到了削弱楚国实力的目的,从而为他们下一步的阴谋做好铺垫。”

艾折柳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那阿宝兄弟,我们接下来可怎么办?”

阿宝说道:“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柳公公。”

艾折柳问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大军赶紧撤离,去找他又有什么用?”

阿宝摇头说道:“大军撤离,谈何容易?往哪里撤离?前面有伏兵,后面船只被凿沉。现在之所以要找到柳公公,首先是确定他的阴谋,另外的全部。另外敌人见不到柳公公本人,尚不会对大军动,还有,一旦找到他,就让他带路,或许他知道退路在哪里。”

艾折柳附和道:“对,阿宝兄弟说得对,这样起码给大军留下撤离的缓冲时间。”

阿宝闻言,心中更加焦急,仿佛有一团烈火在心中燃烧。他立刻催促道:“事不宜迟,我们得马上出发,去找到柳公公。”

说完,他翻身上马,拉握缰绳,向着前面奔去。艾折柳也毫不迟疑,也迅速跨上自己的战马,与阿宝并马而行,亲兵们也紧随其后。两人一路疾驰,沿途不断打听柳公公的去向,但众人皆不知道柳公公的去向。就在阿宝和艾折柳焦急万分的时候,终于,有一名士兵告诉他们:“小的亲眼看到柳元帅带着两名亲兵,往那个方向去了。”

说完,那名士兵用手指了一个方向,阿宝个艾折柳顺着那名士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发现竟然与大军前进的方向恰好背道而驰,也就是说,柳公公并没有跟随大部队行动。

二人闻言,心中更加焦急。艾折柳看了看阿宝,阿宝向他使了个眼色,艾折柳会意,然而二人又立刻策马顺着柳公公逃跑的方向追了下去。

二人策马如飞,又疾驰了一段时间,却仍然没有看到柳公公的身影。他们不由得勒住马缰绳,停下来,环顾四周。只见四周茫茫一片,视野所及之处,皆是无尽的荒野,夜风在耳边呼啸。阿宝和艾折柳心中都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焦急,二人相视一眼,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忧虑和不安。

此时,艾折柳的眉头紧锁,看着阿宝,问道:“阿宝兄弟,我们还追不追?”

阿宝环视四周,眉头紧锁,显得有些犹豫。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已经偏离大部队很远了,这样盲目地追下去,只怕会陷入更大的困境。我们已经陷入敌人设下的陷阱,再耗下去,情况会更糟糕。我们必须回去,想办法撤离,不能再冒险了。”

艾折柳闻言,点了点头,觉得阿宝的话有道理,于是准备勒转马头,跟着阿宝回去。就在这时,忽然身后一名亲兵惊呼道:“艾队长,快看,前面有人在地上爬。”

那名士兵的呼喊声引起了阿宝和艾折柳的警觉,他们连忙顺着那名士兵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个人影正趴在地上,身体似乎还在向前爬动。

众人连忙下马,过去一看,果然是一个楚军打扮的士兵,此时那名士兵满身血污,趴在地上,身体还在蠕动,但力气已经非常微弱。

阿宝心头一震,连忙俯下身子,双手轻轻地将士兵翻转过来。当他看清那名士兵的面容时,不禁失声叫道:“怎么是他?”

艾折柳惊讶地问道:“阿宝兄弟,你认识他?他是谁?”

阿宝点点头,说道:他……他就是我派去跟着柳公公的亲兵。”

艾折柳闻言,也非常惊讶,忙问道:“那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阿宝伸手探了探那名士兵的鼻息,还有呼吸。于是他连忙将那名士兵的上半身轻轻托起,靠在自己的怀里,焦急地呼唤道:“你醒醒,你醒醒。”

那名士兵此刻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他听到呼喊,艰难地睁开了眼睛,看到了眼前的阿宝,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挣扎着说道:“阿宝副官,我们,我们上当了。”

阿宝催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柳元帅人呢?还有一个兄弟呢?”

那名士兵说道:“报告阿宝副官,柳公公他投敌去了……他趁我们不备,突然下手,杀了那名兄弟,我是逃回来的,你们赶紧撤离这里,我们被敌人包围了。”

那名士兵的声音低沉而微弱,却充满了无尽的悲愤。说完这句话,那名士兵的头一歪,倒在了阿宝的怀里。

阿宝和艾折柳相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和愤怒。他们没想到,柳公公竟然真地背叛了他们,更将他们置于万劫不复的死地。

夜里,断魂山边境的一座隐秘山洞中,天上王、地下王与柳公公正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篝火跳跃着欢快的火苗,映照着三人的脸庞。而篝火上,一只肥美的烤羊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金黄色的外皮在火焰的炙烤下滋滋作响,令人垂涎三尺。

与烤羊相伴的,还有一条大鱼也在烤架上,鱼皮在火焰的烘烤下也逐渐变得焦黄,散发出阵阵鲜香,与烤羊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天上王与地下王喝了一口酒,放下酒杯,开始用刀割取羊肉。刀刃在羊肉上轻巧划过,一片鲜嫩的肉片随即落入盘中,他们用手抓起羊肉,蘸了一下盘中的盐巴,然后再将羊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嘴角也挂着溢出的羊油。

而柳公公没有喝酒,他用刀小心翼翼地切着烤鱼,烤鱼落进盘子里。接着柳公公也学着天上王他们的样子,用手抓起烤羊肉,蘸点盘子里的盐巴,最后将肉放进自己的嘴里,小口小口地咀嚼起来。

地下王吃罢羊肉,冲着柳公公朗声喊道:“柳元帅……”

柳公公闻听地下王喊他,便连忙放下手里的刀,躬身赔笑道:“地下王,小的可不敢在大王面前称元帅,您还是叫小的柳公公吧,这样小的听着舒服些。”

地下王笑着点了点头,柳公公偷眼看去,见地下王一脸慈祥,他感觉地下王对自己刚才的表现很是满意。这时,地下王用手中的刀指了指篝火上烤得金黄酥脆的羊肉,对柳公公说道:“柳公公啊,这么香的羊肉,你怎么不尝尝呢?”

柳公公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指了指面前的鱼肉,回答道:“回地下王的话,小的肠胃受不了这羊肉的味儿。还是吃鱼的好,您看这鱼肉,如丝般细腻而且鲜嫩,正合我的口味。”

说着,他又用刀轻轻地割下一块鱼肉,蘸点盐巴,放进了口里,小口地咀嚼,,脸上一副满足而陶醉的表情,仿佛那鱼肉是他此生吃过的最美味的佳肴。

地下王听了柳公公的话,略显惋惜地摇了摇头,说道:“唉,有点可惜啊。这羊肉烤得金黄酥脆,香气扑鼻,可比你手中的鱼肉鲜美多了。可惜柳公公错过了,这可真是一大遗憾。”

天上王则在一旁笑着插话道:“二弟,这个不必勉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柳公公既然喜欢吃鱼,那就让他吃个痛快,咱们也别强求。”

柳公公闻言,心中感激不已,连忙说道:“多谢二位大王的盛情。能在这里与二位大王一同享用美食,已经是小的荣幸。这鱼肉鲜嫩可口,正合我的口味。”

地下王回应道:“是,小弟听大哥的。”

然后地下王又冲柳公公说道:“柳公公,要不了多久,你与我们就真正是一家人了。到时候,说话办事儿没必要那么客气,也不要讲那么多的礼数。大家随意些才好,这样才显得更亲近嘛。”

柳公公闻言,连忙摆手,一脸认真地说道:“二位大王,这个可不行。您们是大王,我们是您们的子民,子民对大王的礼数可不能废。以后二位大王一旦入主楚国,那可是要君临天下的。二位大王,小的建议您们有些习惯,估计还得改改,未来好君临天下。”

天上王听了,眉头一挑,疑惑地问道:“哦?那依柳公公所言,我们哪些习惯需要改呀?”

地下王见状,在一旁打趣道:“唉,柳公公,你不会让我们不吃羊肉,改吃鱼肉吧?那本王告诉你,那可不行,本王这肚子可离不开羊肉的。”

说完,地下王自己就哈哈大笑起来,天上王也跟着笑了,柳公公见状,也假装忍不住,跟着笑了。

柳公公笑罢:“回地下王的话,这吃的方面倒不必改。正如天上王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小的想说的是,要改的是君臣之间的规矩。”

天上王笑道:“有劳柳公公说地尽量详细点,我们哪些规矩需要改,如何改变?。”

柳公公说道: “这第一嘛,以前二位大王生活在草原上,住在大帐里,四处迁徙,生活随意。但以后一旦得了楚国,那么二位大王自然要搬进王宫里去住。起码生活起居的习惯就得改了。王宫不能像在草原上那样随心所欲,一切都得按照新的规则变化。”

“再一个,到时二位大王还要有自己的朝廷,要设置百官。那么这些百官对于二位大王必须得讲规矩,懂礼仪。同时,二位大王也得先学会君对臣的礼仪。这样,二位大王未来在文武大臣面前,才有君王的威仪。比如,如何接见大臣,如何和他们说话,这些都有讲究,不能马虎。”

“第三,二位大王的生活内容方面也得有变化。就像这吃饭喝酒,到时二位大王的身边就得有乐师奏乐,宫女跳舞助兴,二位大王才能吃得香。还有逢年过节啊,得举行祭天、祭地、祭祖的仪式,以示对天、地与祖先的敬重。”

地下王听了,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怎么这么啰嗦啊,你说完了吗?”

柳公公摇摇头,笑道:“回地下王的话,小的还没有说完。”

天上王笑道:“二弟,稍安勿躁,柳公公所言不差,以后得了楚国天下,你我身为楚王,自然也是诸侯一员,当然得有个规矩,不然在别人面前会闹笑话的,会让别人瞧不起啊。柳公公,你继续说吧,还有哪些规矩?”

柳公公笑道:“回天上王的话,这规矩还有一条,那就是二位大王得着手编写自己的家谱,建自己的宗祠,以传承家族血脉,让后代子孙都不忘自己的祖先开国之恩。”

天上王疑惑地说道:“柳元帅,不,柳公公,你说的别的,本王还听得懂,可是说到这里,本王有一个疑惑,要问问你。”

柳公公忙躬身,一脸恭敬地说道:“唉,大王有话直管问,小的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上王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便问道:“什么叫家谱?什么叫宗祠啊?本王对此不甚了解,还望柳公公能为本王解惑。”

柳公公微笑着,耐心地解释道:“唉,这家谱啊,就是自己这一脉家族的传承记录。说简单一点,以大王您为例,家谱就会以大王为核心,往下推算出您的孩子、孙子,子子孙孙辈辈。史官会把他们的名字、家世都一一记录下来,让后代子孙都能知道自己的根源。到时家谱还要再往上推,大王的父母、祖父母辈、曾祖父母辈,等等,也都会在家谱上留有名字,这样一来,家族的传承就清晰可见了。”

地下王问道:“你刚才说的是家谱,而至于宗祠呢,它又是怎么回事?”

柳公公回应道:“回地下王的话,所谓宗祠,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家族凝聚力的源头,二位大王以后会明白的。”

“宗祠就是把大王您门的祖先供奉在里面。以后等大王百年之后,您门的子孙辈也会把您门的牌位供奉在宗祠里,以教育后人缅怀先祖,传承家族的血脉与荣耀。”

地下王闻言,好奇地问道:“可是本王不明白,搞这家谱和宗祠,到底有什么作用啊?本王越听越糊涂啊。”

柳公公笑道:“地下王,这用处可大得很呐。家谱和宗祠不仅是记录家族传承的象征,更是证明二位大王是受上天之命,下到人间来统治万民的凭证。因此,大王一定要找一个有名气、响当当的人做自己的祖先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才会心悦诚服,认为大王的统治是合乎天道的。百姓一旦臣服,就不会造反,大王呢,就能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王,治理天下。而这些百姓,也能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百姓,听从大王的调遣,共同维护这个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