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隋唐:我岳母是萧皇后 > 第59章 封赏李川为太原留守,节制马邑、太原和雁门三郡兵马

第59章 封赏李川为太原留守,节制马邑、太原和雁门三郡兵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隋唐:我岳母是萧皇后!

宅子内,燕儿正绘声绘色地向秋儿说起李川的突击敌营之事。

秋儿安静地听着,心中很不平静。

原来阿郎为了大家能活下去,竟然如此拼命。

秋儿很感动,眼眶都湿润了。

正此时,门外传来李川和众人聊天的声音。

“阿郎回来了!”

秋儿高兴地站了起来,面向大门方向。

燕儿也听到了,高兴向大门冲去。

很快,李川领着红拂、黑素梅、白素花和燕儿等人有说有笑地走进院子。

秋儿连忙打量着李川,担心李川受伤。

看到李川没事,她才露出甜甜的笑容,招呼大家进入大厅坐下,又连忙端上茶水。

她发现来的人有些多,准备的饭菜好像不够,于是急忙向后厨走去,让陈婶再煮些饭菜。

忙好一切,她才来到大厅,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大家聊天。

白素花喝着水,打量着秋儿。

看到秋儿说话办事都很得体,心中有些自卑。

自己除了会些武功,好像什么都不会啊。

黑素梅反而觉得没什么,她虽然不会这些,不过自己会武功,可以跟着李将军征战天下。

见气氛有些沉闷,黑素梅说起李川偷袭敌营的详细经过。

燕儿听得很认真,对李川更加崇拜了。

红拂没有留下聊天,匆匆去沐浴更衣,为今晚做好准备。

秋儿好像看出来了,心中暗喜。

看来红拂姐已芳心暗许了,作为姐妹,她决定今晚将机会让给红拂。

正当大家各怀心事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请问这是李将军的家吗?”

大家听到是一个女子声音,纷纷向大门望去。

由于有玄关阻挡,看不到大门情况。

白素花想起自己是李将军的侍卫,连忙向大门走去。

燕儿已抢先一步冲过去。

打开门一看,发现是出云公主。

出云公主认得燕儿和白素花,倒没有太大惊讶,只是平静地问道:“李将军在吗?”

“在,刚回来了呢。”

燕儿带着出云公主走进宅子。

出云公主和秋儿、白素花、黑素梅简单打了一声招呼,又看了看宅子。

她觉得这里有些简陋,配不上李川。

不过想到李川只是暂住,她又觉得问题不大。

等到了太原,李川担任太原留守,她会让父皇再赐给李川一座大宅子。

不住大宅子不行啊。

李川长得如此俊美,又能力出众,一定会吸引很多女人,是要提前准备。

想到这里,出云公主看了看秋儿等人。

看到小宅子内这么多漂亮的女子,出云公主没有妒忌,只是觉得压力有些大。

只要李川喜欢,她可以将这些女子当做姐妹,只是要管着这么多姐妹不容易啊。

看来要向母后好好学习才行。

正当出云公主胡思乱想时,陈婶已经煮好饭。

李川招呼大家一起吃饭。

“公主,一起吃饭吧?”

出云公主看到李川亲自邀请,心中很高兴。

“好呀!”

她跟着李川走出大厅,还坐在李川身旁。

秋儿已经猜到出云公主是要宣示地位了,她没有去争。

刚好红拂沐浴出来,于是她让红拂坐李川另外一边,又让燕儿、黑素梅、白素花坐上去,她才最后坐下。

李川看到大家因为公主在有些拘束,于是主动找话题说起来。

说着说着,大家说到了太原郡,说到了晋阳城。

红拂去过晋阳城,简单说了一下晋阳城的情况。

晋阳最早是在春秋时晋国大卿赵简子晋水北岸筑城。

在北魏时期,权臣尔朱荣将霸府定在晋阳城,后来高欢也将丞相府设在晋阳,还在城内修筑晋阳宫,晋阳有了国都之实,成为东魏北齐的别都,城防面积和城墙都得到大大加强。

北周时,武帝宇文邕有意削减晋阳的地位,将晋阳宫拆除,只保护城池。

到了隋朝,杨坚意识到晋阳作为北方重镇的重要性,在晋阳城内建造了仓城,用来堆放粮草和武器。

到杨广时,又复建晋阳宫,作为皇家别宫。

李川对仓城很感兴趣。

他想起历史上,李渊正是靠着晋阳城粮草和武器起家。在李元吉丢了晋阳城时,李渊很是愤怒,说晋阳城的粮食足够吃十年,这样被李元吉丢了实在可惜。

足够吃十年的粮草?

李川有些想快些赶去太原了。

当然,不是他想去就能去,要等突厥退兵,还要等杨广封赏。

正此时 ,出云公主将一个好消息告诉李川:“母后已经给父皇写信,将李将军立下功劳都告诉父皇,估计封赏很快就能来到。”

大家一听,更是高兴了。

不过想到一切都是李川用命拼来的,大家又觉得李川很不容易。

吃了饭后,大家还没有离开,坐在在院子内聊天说笑。

秋儿很高兴,当众还弹奏了一曲。

只有红拂有些心急,眼睛不停地望着李川,希望深夜能快些到来。

......

在李川和众人在聊天时,远在雁门。

激烈的攻城战还在上演。

雁门城众将士在杨广的重赏之下显得格外英勇,打退突厥数次进攻。

突厥人也很顽强,仗着人多,没有停下,一波又一波地发起进攻。

双方都杀红了眼。

城中,杨广焦急万分。

一方面担心雁门会被攻破,另外又担心马邑会出事,担心萧皇后和两位公主会惨遭毒手。

正此时,有好消息传来。

“陛下,马邑守军勇敢冲出城,重创突厥大军,两破突厥两大营,还烧毁突厥大军的粮草。”

杨广一听,满脸不相信。

马邑才几千守军,竟然敢冲出城去?

冲出城就算了,还击破敌军,连敌军大营都攻破了,烧了敌军粮草?

太不可思议了。

一旁的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和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也满脸惊讶。

“马邑竟然还有如此强兵?了不起啊。”

“是啊,马邑守将了不起啊。”

杨广反而想到了一人。

难道是那个小猎户所作所为?

可是,他又有些不相信。

一人再厉害也做不出这样的事吧?

正此时,萧皇后的书信到了。

杨广才真的相信了,高兴地拍了拍萧皇后的书信。

“猛将!李川真猛将也!”

众大臣也很惊讶,纷纷祝贺起来。

“恭喜陛下喜得良将!”

其中,内史侍郎萧瑀更是高兴地说道:“恭喜陛下,突厥人要退兵了,雁门安全了!”

“此话怎讲?”杨广还没有想明白。

萧瑀这才解释:“突厥人匆匆赶来围堵雁门,所带粮食一定不多,马邑刚好卡在突厥人的粮道上,如今马邑在我军手中,又有李川如此猛人驻守,敌军粮草被断,只能撤军。”

杨广一听,很是高兴。

“好!”杨广高兴地站了起来,“李川立下首功,朕要好好赏他!”

杨广立即下令:

“封赏李川为太原留守,节制马邑、太原和雁门三郡兵马。”

一旁的宇文述有些妒忌,连忙劝道:“陛下,要不要等突厥退兵后再宣旨?”

杨广想到萧皇后的信,没有再犹豫。

“不必了,立即宣告天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