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帝国主义干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导师得到外交委员会汇报的情况,一开始还有点兴奋,终于有大国要承认他了,可一听条件,差点抓掉了头上本就不多的几根头发。
这卖的也太狠了点,卖掉乌克兰已经让他威望下降,地位不稳。西伯利亚经济价值可能不大,但在俄国人的文化分量中可是很重的。
大概历史文化影响力相当于唐人眼中的西域,无数诗词描绘过那里。尽管已经被人实际占领很多年,沙皇时期可没有一届政府承认,不断鼓动西伯利亚俄国人起来闹事。只是‘弱小’的俄国无力收复这里,等解决了德国,法俄日联合才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沙皇这一次没有巴尔干利益,也愿意为法国卖命的原因。
一旦承认,可就真的要不回来了,现在至少那里还有500万俄国人,还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比美国人收回美西六州希望大得多。
但现在政权很危险啊,英国人早就占领了北方港口,宣称是担心德国海军入侵,当时都还没停战呢。现在停战了,英军岂不是更多。法国也态度积极,要干涉新政权,扶持沙皇重新上位。
没有一个大国,不,除了德奥承认俄国新政权外,就没有别的国家承认了。
大汉这么一个有分量的大国叫价了,到底要不要卖呢?
导师真的很矛盾。现在他的人也就控制了莫斯科、彼得堡等几个工人比较多的大城市,大概只有四分之一个俄国的地盘,俄国都没完全控制,更不要说去收回早就被沙皇败了的西伯利亚。
一拍脑门,对啊,那地方是沙皇丢的,跟他卖不卖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承认一下大汉帝国在那里扶持的傀儡汗国而已。现在当务之急,是跟孟什维克,跟资产阶级争夺国家权力。承不承认的现在都不重要,如果有十亿两白银,哦,是大汉两,已经比白银还值钱了,相当于8亿美元,1亿6千万英镑。这笔钱能够武装十,不,至少二十个师!
导师决定——卖了。
道理都好讲,现在的政权,可是工人当家做主的政权,沙皇那个残酷的工人压迫者吞并的西伯利亚人的土地,被西伯利亚人收回去了,就应该承认,因为这是西伯利亚人反抗压迫的胜利。
立刻找来大汉驻莫斯科大使,此人现在一脸恐慌,因为‘强硬’的新政权,把几个大国的外交官都抓了,因为那些大国不承认新政权,甚至有几百个英国商人,以及数量更多的法国商人。现在留在俄国的外国人人心惶惶,原本能保护他们的外交官比他们还慌。
签了协议之后,大汉大使继续留在莫斯科履行使命,俄国也有不少华商,是一群晋商,有的祖上据说清初就跟俄国人做生意。经营的范围很大,以前主要是茶叶,现在还涉及到了石油。
消息传回国内,立刻大肆宣传。同时西伯利亚大铁路将粮食和军火,大量送到俄国去,新政府控制了叶卡捷琳娜,几乎到了乌拉尔山就能交货。
此时还没人知道,沙皇一家就被秘密关押在那里。
从伊犁出发的欧亚大铁路就无法使用了,这里直通车里雅宾斯克,但车市现在不在新政权手里。而在附近的乌法成立的一个俄国临时政府手里,阻断了去往叶卡捷琳堡的道路。
革命形势非常严峻,乌法成立的临时政府拥立了一个厉害人物——高尔察克,他本是海军上将,当时向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宣誓效忠,后来水兵起义,他被驱逐了,流亡去了美国,但偷偷潜回德国。
英国政府援助了高尔察克60万支步枪,6831挺重机枪,20万套冬季作战服,理论上他的部队应该装备精良,物资充足,可实际上如同乞丐,士兵穿着破洞皮靴,衣服露肉,相当时尚。因为这些援助根本无法到他手里,乌法位于乌拉尔山区,靠铁路跟其他地方相通,但铁路总工会保持中立,拒绝为双方运送物资。
高尔察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北上进军,打穿整个俄国中西部地区,进入阿尔汉格尔,那里是俄国位于北冰洋的港口,常年不冻,布鲁西洛夫攻势之后,俄国物资耗尽,为了支持俄国人继续发动进攻,英法运送海量物资囤积在这里,还没来得及运到前线革命就发生了,如果这批物资运到布鲁西洛夫手里,很可能现在俄军已经开进了维也纳。高尔察克还有一个选择,往西打通伏尔加河跟从高加索北上的邓尼金汇合。
他两个方向都选择了,一方面北上,一方面西进。北上部队攻克车里雅宾斯克和叶卡捷琳堡,这导致了布什维克为了防止沙皇一家被白匪军夺走,将他们连同200个仆人赶进房间用机枪扫射致死。
高尔察克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一切,因为死后沙皇一家还被泼了汽油焚烧之后分开掩埋,就算高尔察克的人看见了也根本认不出来,会以为那只是当地一户大地主家遇害了而已。
此时的布什维克还没学会如何打仗,他们废除了旧军队的一切制度,军官由士兵选举,士兵委员会管理,很有理想主义。但所有中高层职业军官被排挤在外后,如何组织战役根本没人懂,80%的文盲率让士兵委员会中就没几个委员识字。因此初期根本就不是高尔察克这样的旧军队对手,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甚至彼尔姆、喀山这样的大城市也被占领,让高尔察克有些望乎所以,开始全面进攻,扑向下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
此时另一股匪帮,邓尼金在高加索地区纠结的白匪军已经打到顿河,沿着顿河流域向北攻击,即将打到图拉,目的也是冲着莫斯科的。
西北地区还有一股匪帮,由尤登尼奇指挥,战斗力很强,因为是德国人帮忙组建的。以爱沙尼亚为根据地,跟爱沙尼亚民族武装的2万人结盟。这支爱沙尼亚武装,是因《布勒斯特合约》而建立起来的爱沙尼亚国家军队,只是此时还没得到俄国政府承认,他们倾向尤登尼奇纯粹是阶级立场。
尤登尼奇部队人员不多,只有一万多,但却很有战斗力,直扑彼得堡。而且很懂外交,他约独立后的芬兰军队夹击彼得堡。芬兰领袖曼纳海姆提了一个要求,临时政府承认芬兰独立。尤登尼奇将这个要求电告乌法政府,被高尔察克拒绝了,他坚持要恢复大俄罗斯,这个大俄罗斯肯定包括芬兰,甚至也包括乌克兰、波兰。
如果真的能得到芬兰的支持,彼得堡危矣。因为这支芬兰军队,刚刚打赢了一场小规模的内战,他们是忠于芬兰议会的军队,镇压了芬兰布什维克政权,现在是一支拥有国家的军队,这样的芬兰军队战斗力有多强?斯大林时期的红军被这支军队消灭了一百多万。
尤登尼奇为什么想到这支军队,因为这支军队跟他的底色一样,都是德军帮忙组建的。很多军官他都是认识,比如曼纳海姆。
被拒绝后,芬兰没有联合出兵,导致尤登尼奇折戟圣彼得堡。导师就比高尔察克这样的匪帮灵活多了,立刻派人对爱沙尼亚表达了承认,结果尤登尼奇退回爱沙尼亚的时候,甚至被爱沙尼亚军队拒绝,来时好好的,回不去了。
由英帝国主义支持的高尔察克,德国支持尤登尼奇,大概是英法,或者希腊什么势力支持的邓尼金匪帮从三个方面威胁革命的中心彼得堡和现在的首都莫斯科,新政权还失去了对外通道叶卡捷琳娜,当真是岌岌可危。
这个帝国主义干涉是怎么来的,是源于一份芬兰新闻,“英国陆军大臣丘吉尔不久前在会上宣称,要在8月底9月初组织14国军队联合反对苏俄。”
导师然后在新闻下方补充了他判断的14个帝国主义国家:英、美、法、意、日、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波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