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ISDN 与 DSL 的技术对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伍坚平条理清晰地说道:“部长,综合业务数字网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将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网络中传输,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连接。而计算机网络,主要侧重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
“从应用场景来讲,ISdN 在传统通信业务如电话通信上有优势,能提供更稳定清晰的语音通话,并且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小规模数据传输场景,像简单的文件传输、低分辨率图像传输等方面也能发挥作用。”
“但在我看来,计算机网络的扩展性更强,随着技术发展,它能承载海量数据,适应复杂多样的应用,像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互联、新兴的网络应用开发等,这些是 ISdN 较难企及的。”
一旁的秦奕微微点头,接着补充道:“部长,确实如此。ISdN 相比计算机网络,劣势也较为明显,它的带宽相对有限,在面对如后续益增长的大数据量传输需求时,比如高清视频会议、大规模文件下载等,就显得力不从心。”
“而且 ISdN 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展也面临诸多限制。从长远发展来看,计算机网络凭借其强大的开放性和不断升级的技术,更能满足未来通信与信息交互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他前世的经验,在国际上,ISdN 技术于 1980 年代在欧美瀛等发达国家商用,可即便是率先研发相关技术的发达国家,他们也直到 1993 年才正式通过国际电信联盟发布 ISdN 全球标准。
国内方面,科研机构从 1980 年代末开始对其跟踪研究,在 1992 年开始由邮电部主导启动 ISdN 技术试验,在京城、魔都等城市进行小规模试点。
经过了几年的试验之后,一直到 1996 年,国内才将 ISdN 通过一线通业务为企业用户提供服务,与此同时,1993 年启动的 “三金工程”,也将 ISdN 作为数据传输载体。
可尽管有国家大力推广,但在 2000 年 ISdN 发展的巅峰时期,全国用户数量也仅有 50 万,并且这 50 万用户全部集中在大中城市。
随后,ISdN 受到新兴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也就是 AdSL 网络的强烈冲击,AdSL 可以复用原有的电话线路,改造成本极低而且带宽比 ISdN 要高一个数量级,这导致 ISdN 迅速走向衰落。
2003 年,相关部门就因为 ISdN 使用率极低停新用户接入,到了 2005 年,更是启动了 ISdN 的退网计划,这个网络整个商用生命周期不足十年。
秦奕知道前世国内在 ISdN 这件事上走了不少弯路,所以此刻极力描述 ISdN 的种种劣势,盼着这一次国内能够直接避开这个发展陷阱。
在一口气阐述完 ISdN 的诸多劣势后,他顿了顿,接着说道:“部长,若要将 ISdN 技术吸收落地到国内,所需时间恐怕不短,等我们完成技术吸收,再将其到广泛应用于国内市场,大概率技术水平又会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一大截。”
“所以,依我之见,我们不妨转变思路,直接跟进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贝尔实验室当下正在潜心研究的数字用户线路,也就是 xdSL 技术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项技术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就能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完全不需要像 ISdN 那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对线路进行大规模改造。如此一来,网络的建设成本能大幅降低,部署难度也显着减小,这对于我国通信网络建设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虽说这项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但贝尔实验室在通信技术研究领域向来成绩卓着,过往推出的诸多技术成果都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坚信,以他们的科研实力,xdSL 技术一旦成熟,必将在通信领域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我们国家若能从现在起,就高度关注并积极跟进相关技术研究,提前做好布局规划,待技术走向成熟,便能在通信网络建设上抢占先机,为国内信息化发展筑牢坚实的网络根基……”
杨台芳部长听后,若有所思,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要点,他明白,此次展会之行对于国内通信行业发展方向的研判至关重要,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政策制定与技术引进提供关键参考。
随后,观察团满怀期待地在展会中继续前行,他们的目光被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展商产品所吸引。
苹果公司的 macintosh II 格外引人注目,它作为首款支持彩色显示和扩展插槽的 mac 电脑,凭借其独特设计和先进性能,在众多展品中脱颖而出。
不过观察团成员们仔细体验后,却觉得这款微机产品,除了品牌知名度较高以及图形界面精细度不错外,在其他方面似乎并没有比启明微机更出色,相反,启明微机的不少交互操作,他们用起来感觉更为顺手。
相较之下,观察团成员们对苹果公司展示的桌面出版技术关注和热议更多。
苹果公司的桌面出版技术产品体系,主要由 poStScRIpt、LASERwRItER、pAGEmAKER 和 ILLUStRAtoR 构成。
其中,1982 年由 Adobe 研发的 postScript 堪称整个桌面出版技术的核心。
它是一种页面描述语言规则,与位图图像相比,postScript 图像在平滑度、细节表现力以及对原版字体的还原程度等方面,都具有显着优势。在印刷行业中,postScript 图像能够达到更高的品质标准,极大地提升了打印效果的精细度与美观度,为高质量印刷输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 postScript 这一核心技术,苹果公司在 1985 年推出了 Laserwriter 打印机,这是全球首款将 postScript 页面描述语言与激光打印技术完美融合的打印机。
以往,传统打印机在处理复杂图形和高质量字体时,常常会出现模糊、锯齿等问题,严重影响打印效果,而 Laserwriter 借助 postScript 技术,轻松实现了清晰锐利的文字和细腻逼真的图形打印。
无论是出版行业对书籍、杂志高品质印刷的严格要求,还是广告设计领域对精美宣传材料的不懈追求,Laserwriter 都能出色完成任务,为桌面出版的实际落地应用提供了关键的硬件支持,让数字内容能够以高质量的印刷品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pagemaker 和 Illustrator 则是两款在设计流程上相互补充的软件。
pagemaker 占据主导地位,它可以高效整合文字、图像和矢量图形,完成多页面排版工作。从书籍的章节排版,到杂志的图文布局,pagemaker 都能轻松应对。
而 Illustrator 则作为辅助,为 pagemaker 提供高精度矢量元素,如醒目的标题字、精致的装饰图形等。这些元素在经过缩放后,依然能保持清晰,不会出现失真情况,有效提升了整体设计的质量与美感。
这两款软件相互配合,共同助力苹果公司的桌面出版技术在展会中大放异彩,也让观察团成员们对桌面出版领域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观察团成员们都是知道今年王宣主持研发的华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正式开始市场化推广,杨台芳眉头微皱说道:“我们的激光照排系统相比这套桌面出版系统在有些地方是有些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