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经改办新研究员江尚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周希舞条理清晰地说道:“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科技工业园主要依靠土地租赁和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驻,但在实际运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模式缺乏系统性的服务体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推动高新区实现更高效、更全面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成立几个关键部门。”
“首先是经济发展局,其主要职责在于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结合高新区的产业基础与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这个部门应该通过一系列举措,如精准招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全力推动园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我们的高新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次是科技创新局。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不仅如此,这个部门还要负责管理科技项目与经费,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让高新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规划建设局同样至关重要。它承担着对高新区进行整体规划的重任,从园区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谋划。要确保园区的建设既符合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又具备良好的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一个宜业宜居的优质园区。”
接下来周希舞又介绍了需统筹园区财政预算与资金管理工作的财政金融局和作为科管委运转枢纽的综合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内容。
众人听后,纷纷陷入思考,随后便热烈地讨论起来。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干部率先发言:“我认为经济发展局的负责人,应当具备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对市场动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最好是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另一位年轻的科员接着说道:“科技创新局责任重大,负责人不仅要有深厚的科技专业背景,还得擅长组织协调,能够有效整合各方科技资源,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角度对各部门负责人的人选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周希舞微微点头,对众人的讨论表示认可,接着又说道:“最后,科管委还将设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为高新区的产业规划提供专业咨询。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应当涵盖高校教授、科研机构专家以及企业技术负责人。”
“高校教授拥有前沿的学术理论知识,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路;科研机构专家专注于技术研发,对行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深刻见解;企业技术负责人则熟悉市场需求与生产实践,能确保产业规划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再度热闹起来。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思考片刻后说道:“我推荐从双山大学转到鹏城大学的吕智明教授。”
“他在半导体科学领域造诣深厚,发表了多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对芯片技术的发展趋势有着精准的判断,还是 531 战略珠江基地的学术负责人,一定能为我们园区的计算机芯片相关产业规划提供专业指导。”
众人继续踊跃推荐合适人选,会议室里充满了热烈而积极的讨论氛围,为高新区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当科管委组织架构的讨论声逐渐弱了下去时,周希舞抬起手在空中轻轻压了压,说道:“行,科管委组织架构的讨论就先到这里。华民,接下来你负责把组织架构的组建流程推进下去。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议程 ——《鹏城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暂行规定》。”
他的声音在挤满了人的会议室里清晰地传开,四周坐满了参会人员,连靠墙的位置都摆放了临时座椅,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他,不少人还微微坐直了身子,准备聆听新的议题。
周希舞接着说道:“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出台的《高新区通知》确实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核心政策,可这终究只是个大框架。”
“我们身在经济特区,有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得把这些优势用足,进一步细化政策、加大力度、实现突破,搞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政策优势来,这样鹏城高新区才能在全国高新区的竞争里快速崛起。”
“这个《暂行规定》的初步草案,是我们经改办新来的研究员江尚舟和吴敬廉草拟的,现在,就请他们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介绍草案内容。”
他朝旁边的一位年轻人喊道:“小屈,你去喊尚舟和敬廉过来吧。”
“好的。”小屈应声出去了。
坐在会议桌一角的秦奕,原本正微微低着头,思考着自己能利用高新区成立做些什么,这时突然听到 “江尚舟” 这个名字,他头猛地抬了起来,眼神里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在他前世的记忆里,江尚舟在国内半导体制造领域那可是响当当的领军人物。
前世 1998 年,时任魔都经委副主任的他与微电子专家马启原深入探讨,力求改变华国 “有脑(电脑)无心(芯片)” 的尴尬局面,紧接着在同年 11 月,两人牵头策划的微电子产业论坛在魔都举行。
在那场论坛上,他们精心准备的方案一经展示,就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吸引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经过一系列的研讨与推进,这个方案最终促成了 2000 年最高行政机关 18 号文件《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出台,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迈入快速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根基。
而就在《通知》出台之后,江尚舟立马提出以集成电路制造为突破口,带动集成电路上下游设计和封装产业协同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
为了实现这个构想,他和马启原等一众专家多次联名上书,跑部门、递材料,历经无数次的沟通与争取。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华芯国际最终成功落户魔都。
2000 年 8 月 1 日,在魔都张江地区,打桩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华芯国际” 打下了第一根桩。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华芯国际就正式投产了,这速度震惊了世界,创造了建芯片厂的最快纪录。
在华芯国际建立之前,内地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主流技术差距巨大,足足差了五代。可就是因为华芯国际的发展,这差距迅速缩小到半代,完成了华国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想到这些,秦奕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他紧紧盯着会议室的门,期待着江尚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