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 > 第103章 送去镇上酒楼

第103章 送去镇上酒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

第103章 送去镇上酒楼

一家人酒足饭饱,各自洗漱回房。

房里点了油灯,光线柔和,暖和惬意。

郑则坐在圆桌边,低头用布巾擦干腕上的红绳,红绳什么都好,就是沾水就湿,冬日湿在腕上不舒服。

周舟这会儿跪在床上抖被子铺床。

“我肚子好饱,郑则,等会儿给我揉揉好吗?”

晚饭一家人聊得开心,爹娘讲了好些郑则儿时惹笑的事,周舟听得入迷,一不小心吃多了。

“嗯,好。”

郑则抓着布巾回头,见夫郎背对着自己轻拍枕头,两只细嫩白皙的脚被屁股压得红润充血,可爱地交叠在被子上,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铺好床后周舟滚进被子,擦洗过的身子清爽舒适,他躺在床上看郑则整理屋子。

“你冷不冷?快来被窝暖暖吧。”

郑则不冷,他今晚和阿爹两人对饮,把两坛子酒都喝完了,心中十分畅快,此时酒劲上头,身子发热、心火在烧。

他把布巾和衣物挂好,走到床边掀开被子躺入,温软的身子立马贴过来,周舟拉过他的大手往肚子放,“揉揉。”

摇晃的灯光下,周舟打呵欠的眼睛水光温润,眼神温柔,神情依赖。

“我先暖暖,手凉。”郑则抽出手,先自己捂热,再掀开夫郎的衣摆探进去,粗糙的大掌轻揉软乎的肚皮。

周舟轻叹,安静不久又突然笑起来:“你小时候真的扮过小哥儿啊?”

郑大娘说郑则小时候长得小脸严肃,五官却很好看,忍不住往他脑门上点了红印扮小哥儿。

郑则也笑:“我哪里记得,话都还不会说呢。”

周舟翻身趴在郑则胸膛上,细细观察他的眉眼,一点也想象不出来他小时候的样子,遗憾地说:“我小时候认识你就好了……”

“认识我要怎样?”

“我就带你回家,陪我玩儿。”周舟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玩,一个人慢慢长大的。

郑则想了一下:“你这么乖,若是我小时候认识你,我也带你回家。”

“我不会让你跟别的小孩玩儿,每天就在家等哥哥回来,乖乖的,长大了也要嫁给哥哥做夫郎。”

周舟跟着他想象,竟然也觉得不错,“嗯,长大了也给你做夫郎……要是我爹爹不同意怎么办?”

郑则呼吸间还有少许酒味,胸膛发热,脖子涨红,他看着床帐顶,嘴里喃喃重复道:“不同意怎么办……”

“先把你藏起来,再去求他同意。”

周舟趴在他怀里笑,说爹爹知道我被藏起来了,一定会打你。

打就打吧,郑则心想。

酒后躁意难忍,他喉结动了动,夫郎后背光滑温热触感让他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往下探,等摸到那处起伏的柔软,他终于满足轻叹。

怀里人感受到他的躁动,乖乖放软身体任大手揉弄,难得没有挣扎闹人,反而红润着脸蛋抬眼看他,眼里满是柔软爱意。

郑则心里一阵悸动。

“粥粥……啵啵吗。”

没等人家回答,郑则着急倾身含住,唇舌相触,情迷意乱,周舟感觉裤子被褪下放在一旁,他害羞地环住郑则脖子,小小声说:“也是要摸摸吗……”

没人回答,下巴再次被抬起,郑则埋头亲了好一会儿,喘了口气,让怀里人翻过身趴着,细嫩漂亮的脚丫子抓在手里揉捏。

迷糊间感觉脖子被亲了亲,他听到郑则低声问:“……香膏今晚抹了吗。”

“没,没抹。”

后背的高热体温消失,周舟转头,看见郑则赤着上身在梳妆台前翻找,等人返回时,他感觉腿根冰凉滑腻。郑则在抹香膏。

“干嘛……凉,有点凉郑则。”

腿合拢,接着更热的东西贴上来,好奇怪……周舟忍不住挣扎回身,郑则抱着哄。

“粥粥乖,一会儿就好……一会儿就好。”

……

油灯昏暗,冬夜漫长。

*

第二天,周舟起床愣了愣神,先是低头看床上的褥子,发现都换了。

他忍不住说:“你学坏了。”

郑则拿着衣服站在床边,闻言轻笑:“哪里坏,”看着夫郎可爱的样子,他忍不住靠近追问:“哪里坏,嗯?”

周舟抿嘴不说话。

红着脸乖乖穿上郑则烤热的衣服。

“我不要穿你的棉袍……”穿上很胖的。

“要穿,牛车不挡风,路上很冷。”郑则哄着他穿好。

今日要带小九和鲁康去镇上找丁杰。

吃过早饭后,周舟把两个包袱分别交给两人,里头有洗漱用具,还有换洗的袜子。

两人没想到还有人帮忙准备包袱,心里感动,“谢谢周舟哥……”

孟辛知道他哥要离开好久,一直紧紧拉着小九,到了牛车前都不放手。

小九安慰他:“我很快就回来了,你要在家好好干活。”

到了镇上,郑则交代两个小子看牛车,和周舟去买了蜜饯果脯和点心,带来的篮子里还有一只烟熏的腊猪蹄,串好的五百文铜钱也一起放在里面。

四人往丁杰家走去。

离丁杰家还有一小段路,郑则在巷子里停下来,想对两个小子说几句话。

小九和鲁康穿着干净暖和的棉衣,头发梳洗整洁,他们在郑家待了半个月多月,每天吃好睡好,不用担惊受怕,虽身形还是瘦,但样貌精神已和流浪时判若两人。

郑则心里多少也有些欣慰,说道:“帮忙引荐的这位叫丁杰,教你们做事的堂头是他的师傅,将来在酒楼你们会和他共事。”

“丁杰会先讲讲跑堂要做什么,掌柜看重哪些方面,让你们有个准备。”

“学徒日子艰苦,但有盼头,若是能留下,你俩一定要咬牙坚持。”

郑则给他们每人二十五文钱,叮嘱道:“收好,吃不饱就跑到外头买包子垫垫。学徒十天休沐一次,记得留几文钱坐牛车回家,回家再吃好的。”

两人听得眼眶发红,几欲落泪,小九说:“大哥,我们知道了。”

郑则想了想,拍拍小九肩膀嘱咐他:“你要帮着点鲁康......”

又转头对鲁康说:“若怕话说得不好,你就耳听八方认真干活,说话做事,两头总要沾一头。”

鲁康点头应下,四人这才去敲门。

“呦,来啦,”正是丁杰开门,他高兴道:“正好我今日不上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快进来。”

丁杰阿娘是位身形细瘦的妇人,娘俩很是相似,她事先知道丁杰给人引荐,打过招呼便回避了。

郑则把篮子放在桌子,开门见山:“谢礼还请收下。”

他扶着身边两个小子后背:“这是孟久,这是鲁康。”郑则低头给他们介绍,“那是丁杰哥。”

小九和鲁康开口喊人。

丁杰拉过两小子细细打量,让他们转身走动,逐一问话,见两人开口回答都正常,外貌也不错,点头道:“可以。”

“我先给他们讲讲,讲完再领去酒楼。你们去镇上逛逛,或在我家等着也行。”

丁杰也丑话说在前头:“三日试工白干,三日后,若是掌柜同意留下,你们再给我师傅拜师银钱和孝敬礼。”

“若不能留下,只能领回家了,一百文跑堂服不会退回。”

郑则和周舟对视一眼,说行。

来都来了,趁着这段时间,郑则把牛车停在丁家小院门口,两人去街市逛逛。再返回时,丁杰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和小九鲁康坐在院子里。

“现在去酒楼,牛车我阿娘帮忙看着。”

平良镇的酒楼乐坊多集中在城西,城东的醉香楼不是最出名,开店时间却最久,是招牌酒楼。

附近的居民偶尔想找个地方庆祝吃饭,大多会选择醉香楼,故而醉香楼生意不算火爆,客人却也不少,能一直安稳经营至今。

丁杰领着四人来到酒楼后院,这里是店伙计们歇息吃饭的地方。

“你们等等,我这就去找师傅。”

小九和鲁康有些紧张,店伙计往返于厨房和大堂,脚步匆忙精神紧绷,根本无人注意他们四人。

突然“哐啷”一声作响,似是碗筷跌落,接着呵斥声传来:“又怎么回事!如此粗心大意,再这般手忙脚乱不得章法,如何能留下?!”

有小孩的哭声响起:“呜……呜呜,我,我搬不动……”

周舟立马转头看郑则,好凶,这里的堂头真的很严厉呢!郑则点点头,两人听到丁杰似乎安慰了那小孩几句,又和那呵斥的人讲话。

不久后,一个哭红眼睛鼻子的小子端着盘子,抽噎着走到后院水池边。

小九和鲁康的目光跟着那孩子移动,而后担忧地看向大哥,郑则拍拍他们肩膀,低声说:“不丢人。”

做人徒弟,每日挨骂几句是常有的。

“就是这两个孩子,孟久和鲁康,”丁杰带着堂头走出来,介绍说:“这是他们家大人,郑则和他夫郎。”

堂头是个中年汉子,看起来精明干练,个头中等却不失威严,他一走到后院,周围的伙计连忙低头散开忙活,生怕挨骂。

周舟打量着他,在想小九和鲁康若是能留下来,将来少不了和这人打交道。

打过招呼,双方聊了几句后,严文觉也毫不绕圈子:“行,试工期间两小子和大伙一起吃住,三日后你们再来。”

郑则点头,把准备好的两百文跑堂服费交给堂头,叮嘱他们:“去吧,好好学。”堂头收了钱,便带小九鲁康往后院群房走去。

驾着牛车回家的路上,天放晴了,周舟莫名松了口气,靠在郑则身边小声说:“小九和鲁康会不会哭?”

郑则看着前方:“哭就哭吧,就怕他们不敢哭。”

两人到家,孟辛听到动静,和两只小狗崽快步跑来打开篱笆空地的院门。

郑老爹和郑大娘都在家,见儿子从后院走来,就说:“定契了,但还没拿到田地买卖契书,村长让明日再去拿。”

“幸好你当时多问了一句。”

那日父子俩拿着银钱去村长家,郑则一问几人才知道,林昌义放出消息要卖田,但却未完全告知他家亲戚和地邻,村长无奈,这哪能签契约,只好让他回去一一询问,确认亲戚不买后,拿到“退状”再来定契。

郑则坐下感叹:“买田还真不容易。”一家人开始打听,到现在都有三四个月了。

田买下来,开春还要收拾一番,再和林家兄弟去定鱼苗,要忙的事很多。

陪阿爹在堂屋说了会儿话,郑则回房找夫郎。钱匣子摆在圆桌上,周舟把算盘举起来摇了摇说:“算钱。”

寻亲回来,余九两又七百十二文;出摊分的钱,给三个孩子买粗布粗棉花剩九十二文;家里钱匣子有六吊又二百三十四个铜板,还没换成银子。

这段时间花了不少:村长和丁杰包的谢礼,郑则的兔毛护领,周舟的发带,两小子的跑堂服和给的铜板,打酒买吃食等,周舟拨算盘,扣除后,他们目前还有九两银子,六吊又二个铜板。

周舟把钱放回钱匣子,说:“还要留出六两拜师银。”小九和鲁康各三两。

如此一来剩下的钱就不多了,幸好买两亩田的钱阿爹出,还是一口气都付清的,郑则笑着说:“嗯,爹娘有钱,买田的钱他们一直存着。”

周舟靠近他,小声好奇:“有很多吗?”

郑则看着半空回想:“……挺多的,之前杀猪挣的都由爹娘拿着,我也是与你成亲之后才有钱。”

周舟:“你好可怜哦,”他拍拍胸膛豪气地说:“往后夫郎给吧,钱袋子呢。”

郑则顺从掏出钱袋子,铜板都给了那两小子,钱袋子瘪了,周舟重新塞了五十文。

等办完三个孩子的事,再去收猪出摊。

冬天养猪艰难,很多养猪人家大多会选择在冬天冻上之前把猪卖掉。外出收猪花费的时间也比其他季节长些。

清明前还要去白石滩,郑则心里还打算着存一笔建房子的钱,能挣一点是一点。

“我去有田婶子家买些豆腐渣回来,你好好在家,若是要外出,记得穿厚一些。”

家里如今的猪食,是加了秋季晒干的猪草煮的,家里有一头母猪两只猪崽,偶尔会拌点豆腐渣煮给它们吃。

还没等人说话,郑则就拒绝了:“你不去,你在家。”

周舟失落地看着郑则挑木桶出门,没想到他走两步又折回推开院门,他笑着说:“正好,有人来找。”

武宁不耐烦郑则堵门,还讲那么多话,他绕过木桶挤进院门喊道:“弟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