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皇上的想法(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
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当看到覃家小丫头自掏银两,只为让锦绣郡初中以下的孩童都能免费读书。
甚至强制要求务必送孩子入学时,皇上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被震惊与赞赏所取代。
他的瞳孔微微放大,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情不自禁地挺直了上身。
手中的密信不自觉地被攥紧,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信纸上,逐字逐句地反复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仿佛要透过这些文字,将覃家小丫头的内心世界看得通透。
读完信后,皇上沉默良久,身体缓缓靠向椅背,头部微微后仰,双眼微闭,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睁开眼睛,目光依旧落在那封信上,似乎还在回味着信中的每一个字。
随后,他坐直身体,将信件递向覃守正和苏锦韵,神色中带着几分探究与期待,眼中光芒闪烁。
御书房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苏锦韵和覃守正原本正与皇上谈论着避暑的闲适话题,可眼角的余光始终留意着皇上的一举一动。
当他们突然瞧见皇上的脸色陡然变得凝重,原本舒展的眉头紧紧皱起。
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忧虑时,两人的心瞬间悬到了嗓子眼。
苏锦韵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原本搭在椅把手上的手指不自觉地揪紧了衣角。
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皇上,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线索。
覃守正则微微前倾,整个人仿佛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脸上满是关切与担忧,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在他们的从政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朝堂风云变幻,但此时的紧张感却丝毫不亚于面对一场严峻的政治危机。
他们都在心里暗自揣测,到底是何等惊天大事,能让这位久经风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帝王露出这般凝重的神情。
在他们的认知里,若不是边关军情紧急,敌寇压境,就是国内突发重大灾祸,百姓生灵涂炭,否则很难让皇上如此动容。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们从皇上手中接过信件。
随着目光在信纸上缓缓移动,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帘,两人的瞳孔瞬间放大,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们的嘴巴微微张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转为震惊,最后定格为难以置信。
他们呆愣在原地,仿若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半晌说不出话来。
谁能想到,那个平日里古灵精怪、总是像个活泼的小鹿般在京城中穿梭的覃芊落。
竟能做出这般石破天惊的举动——大规模兴办学院。
覃守正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他将信件展开又合上,再展开,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内心的波澜起伏。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信上的内容,像是要把这些文字刻进心底。
开民智,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他的脑海中激起千层浪。
他深知,这一举动一旦实施,朝堂上各方势力之间的微妙平衡将会被彻底打破。
原本由世家把控的知识传播与人才晋升渠道,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那些世家子弟,凭借着家族的藏书和人脉,在仕途上一路顺遂,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却很难有出头之日。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从长远来看,其中的益处不可估量。
这些年,落儿如同天玄的福星,不断拿出新奇物件和先进理念,为天玄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改良的农耕器具,到新颖的商业经营模式,再到先进的医疗技术,每一项都让天玄的国力蒸蒸日上。
可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才短缺的问题愈发凸显。
朝堂之上,可用之才捉襟见肘,许多重要岗位都因缺乏合适人选而运转艰难。
新的政策难以推行,新的技术难以普及,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天玄进一步繁荣昌盛的巨大阻碍。
而此时,落儿兴办学院的计划,无疑像是一道曙光,照亮了天玄人才培养的漫漫长路。
再看那些世家,长久以来,他们凭借手中海量的藏书,牢牢掌控着知识的传播途径。
将读书识字、求取功名的机会紧紧攥在手中,以此巩固自身的地位和权势。
他们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将普通百姓挡在知识的大门之外。
可如今,在落儿面前,这些优势已然荡然无存。
她不仅拥有世家所藏的全部书籍,而且凭借着独特的资源和渠道,掌握着许多更为全面、先进的知识。
这些年,世家不甘心失去往日的优势,多次试图威胁落儿,妄图夺回在知识领域的主导权。
他们或是在朝堂上弹劾,或是在民间散布谣言,甚至暗中派人破坏她的计划。
好在落儿获封异姓王,又有神秘莫测的系统凤卿云的守护,才一次次让那些心怀不轨之徒望而却步。
他们只能在暗中搞些小动作,散布些谣言,或是设置一些小小的阻碍,但这些都未能对覃芊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覃守正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虽对世家的行径颇为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对他们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落儿兴办学院之举,无疑是釜底抽薪,直接断了世家子弟依赖藏书垄断仕途的后路。
但覃守正转念一想,这样也好。朝廷如今急需人才,落儿凭借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培养出的人才,必定会成为朝堂上的抢手货,为天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机遇。
想到这里,覃守正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苏锦韵站在一旁,同样陷入了沉思。她与芊落相识已久,深知芊落的为人。
芊落向来心思缜密,做事沉稳,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兴办学院这般大事,必定是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各方利弊后才下定决心付诸实践的。
她先从自己的封地开始试点,而非直接向皇上奏请,这一做法看似保守,实则蕴含着大智慧。
一方面,在封地试点可以降低风险,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调整,不至于对整个国家造成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了她对兴办学院的坚定决心。
她要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她的计划是可行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想到此处,苏锦韵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对芊落的赞赏,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皇上将两人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见他们先是震惊,而后又露出轻松的笑意。
心中不禁暗自腹诽:还是小丫头好,心里想什么他都会知道。
这两个老狐狸,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心思深沉得很,一看就没安什么好心。
此刻笑得这般狡黠,指不定又在盘算什么鬼主意呢。
苏锦韵与覃守正沉浸在覃芊落兴办学院一事的思绪漩涡中,对皇上内心暗自抛出的调侃毫无察觉。
短暂的静默后,苏锦韵敛了敛心神,莲步轻移,身姿优雅地朝前迈了一步。
她微微欠身,脊背挺直,从侧面看去,线条流畅而又坚定。
整个人周身散发着一股沉稳而大气的气场,尽显朝中大臣的不凡风范。
“陛下,昭王殿下向来以心思缜密、筹谋深远着称,其智慧与远见卓识,在过往诸多事务中均展露无遗。
无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朝堂纷争,还是面对百姓社稷的发展难题。
殿下总能以独到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精准地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做出令人赞叹的决策,这般才能实非常人可及。
如今我天玄,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蓬勃发展却又面临诸多困境的关键时期。
如今对各类专业人才的渴求日益强烈,然而当下人才短缺的严峻现状。
已然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横亘在国家前行的道路之上,成为制约天玄进一步繁荣昌盛的巨大瓶颈。”
“值此关键时刻,昭王殿下毅然决定于封地建造学院,这一举措犹如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恰似久旱逢甘霖,为天玄的人才培育体系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与蓬勃的生机。
臣细细思量,殿下此计,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利弊后的精心布局。
从课程的设置,到师资的选拔,再到培养目标的规划。
每一个环节都必定蕴含着殿下对天玄未来发展需求的深刻理解与精准预判。
臣斗胆以为,此乃极具前瞻性与战略性的良策,从长远来看,必将为我朝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优秀人才。
对天玄的全方位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且积极的影响,大可行之。
陛下圣明烛照,洞察世间万象,高瞻远瞩,把控着天玄前行的方向。
臣承蒙陛下的英明引领与悉心教诲,在陛下的光辉之下,对殿下此举,实在是心悦诚服,无其他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