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39章 朝堂辩论

第139章 朝堂辩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和宰相刘罗锅!

第139章 朝堂辩论

刘府那场大火,如一道阴霾,沉沉地压在刘墉、我以及一众正义之士的心头。证据被焚,无疑是对我们沉重的一击,但刘墉并未就此消沉,他深知,和珅一日不倒,朝廷便一日不得安宁。

在刘府的废墟之上,刘墉请来了阿桂、王杰、纪晓岚等人。众人众人来到被焚毁的刘府,面色凝重地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甚是叹息。阿桂率先打破沉默:“此是什么人手段如此狠辣,竟然借用火烧刘府来销毁证据,看来此人显然是早有预谋。对于如此胆大妄为的人,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必须想办法重新寻找证据。”

王杰点头赞同:“不错,刘墉正在调查和珅,莫不是和珅派人所为?和珅在朝中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通敌叛国更是大罪,下官认为和珅的嫌疑最大。只是,如今该从何处入手举证和珅呢?”

纪晓岚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我想和珅还没糊涂到用这个愚蠢的办法,一定是‘黑蛇会’人干的,我们或许可从‘黑蛇会’这条线索重新查起。他们与和珅勾结,必然还有其他往来。而且,上次在仓库我们虽已暴露,但或许还有些遗漏的线索。”

刘墉用肯定的目光看着纪晓岚说道:“纪兄所言极是。只是,和珅必定已加强防备,我们再不能贸然行事了。”

众人商议已定,决定分头行动。阿桂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暗中调查与“黑蛇会”有染的江湖势力;王杰则在朝中联络其他正直大臣,试图在朝堂上孤立和珅;纪晓岚凭借自己的人脉,在京城的文人墨客、三教九流中打听消息;刘墉则继续周旋于官场,留意和珅的一举一动,而我和甄平,再次深入江湖,探寻“黑蛇会”的踪迹。

然而,和珅也并非毫无防备。他深知刘墉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京城各处安插了更多眼线,严密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几日后,在一次朝堂之上,刘墉突然站出,手持一份弹劾和珅的奏章。乾隆皇帝见状,微微皱眉:“刘爱卿,你又要弹劾和爱卿,可有确凿证据?”

刘墉深吸一口气:“陛下,臣虽上次证据不幸被毁,但和珅通敌叛国、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之事,绝非空穴来风。臣此次又收集到一些线索,证明和珅与江湖势力‘黑蛇会’勾结,意图将朝廷机密情报运往琉球国,以谋取私利。”

和珅一听,立刻出列,满脸委屈:“陛下,刘墉这是污蔑臣。奴才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刘墉屡次弹劾臣,却拿不出确凿证据,分明是有意陷害。”

阿桂也站出来声援刘墉:“陛下,臣近日在军中调查,发现一些江湖势力与和珅来往密切,且行为诡异。臣认为刘墉所言并非无的放矢。”

王杰紧接着说道:“陛下,和珅在朝中党羽众多,结党营私之事早有耳闻。此次通敌叛国,若不彻查,恐会危及朝廷安危。”

纪晓岚也上前一步:“陛下,臣从民间也收集到一些消息,表明‘黑蛇会’与和珅之间可能存在不可告人的勾当。”

和珅却冷笑一声:“诸位大人,空口无凭,仅凭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就想污蔑于我?刘墉,你是不是因为刘府走水,怀疑是和某干的就恼羞成怒,所以才想出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来陷害我?”

朝堂之上,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怒视着群臣。他深知和珅在朝中的影响力,也清楚刘墉等人向来正直,不会无端弹劾。但如今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处置和珅,恐会引起朝中动荡。

“好了好了!诸位爱卿,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刘墉,你既说有线索,便尽快将线索整理清楚,呈于朕看。和珅,你也需自证清白。此事容后再议,退朝!”乾隆皇帝最终说道。

退朝后,和珅回到府邸,立刻召集心腹。“刘墉他们竟然还不死心,在朝堂上公然弹劾我。你们都给我小心点,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们再找到对我不利的证据。”和珅面色阴沉地说道。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在京城各处布下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一位心腹谄媚地说道。

“哼,那就好。还有,‘黑蛇会’那边,你们盯紧点,别再给我惹出什么麻烦。”和珅叮嘱道。

而另一边,刘墉等人并未因朝堂上的争论无果而气馁。我们继续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我和甄平再次来到京城的“聚贤楼”,试图从这里获取更多关于“黑蛇会”的消息。

刚一踏入“聚贤楼”,便感觉气氛有些异样。往日里热闹嘈杂的酒肆,今日竟有些冷清。我们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酒菜,暗中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上次在“聚贤楼”与我们交谈过的那个身材壮硕的汉子。他神色慌张,四处张望了一番后,才匆匆走进来,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

我心中一动,与甄平对视一眼后,起身走到他的桌前。“兄台,许久不见,近来可好?”我笑着说道。

壮硕汉子抬头一看是我们,脸上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是你们啊,找我何事?”

我压低声音:“兄台,我们还想打听些关于‘黑蛇会’的事儿。上次你说的那批货,后来怎么样了?”

壮硕汉子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你们别再问了,‘黑蛇会’现在正四处抓人呢,凡是知道他们事儿的人,都被他们盯上了。我劝你们也赶紧离开京城,别再惹麻烦。”

我心中一紧:“兄台,我们是真心想揭露‘黑蛇会’与和珅的阴谋,为朝廷和百姓除害。你就再给我们透露点消息吧。”

壮硕汉子犹豫了一下,看我们态度诚恳,终于说道:“好吧,我就再告诉你们一件事。听说‘黑蛇会’在城北有一处秘密据点,他们经常在那里商议一些重要的事情。但具体位置,我也不太清楚。你们自己小心点,千万别被他们发现了。”

谢过壮硕汉子后,我和甄平立刻离开了“聚贤楼”。我们决定前往城北,探寻“黑蛇会”的秘密据点。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城北。这里一片繁华,但在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在城北四处打听,却一无所获。“黑蛇会”的据点似乎隐藏得极为隐秘,没有人愿意透露半点消息。

就在我们有些失望的时候,无意间路过一个小巷。小巷深处,传来一阵争吵声。我们好奇地走近,躲在一旁偷听。

“你说,咱们老大为什么要和和珅勾结?这要是被朝廷发现了,咱们都得死。”一个声音说道。

“你懂什么?和大人权势滔天,跟着他,咱们在江湖上才能混得风生水起。再说了,只要把事情办得干净,朝廷怎么会发现?”另一个声音回应道。

“可是,我听说最近刘墉他们一直在调查和大人与咱们‘黑蛇会’的事儿,万一……”

“哼,有和大人在,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你别胡思乱想了,赶紧回去做事。”

听到这里,我们心中大喜,看来这里就是“黑蛇会”的人。我们悄悄跟在他们身后,只见他们走进了一个大院。大院门口,有两个守卫站岗,戒备森严。

我们绕到院子后面,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潜伏下来。观察了一会儿后,发现院子里人来人往,似乎在商议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看来这里就是‘黑蛇会’的秘密据点了。”我低声对甄平说道。

“没错,但这里守卫森严,我们怎么进去?”甄平皱着眉头说道。

就在我们思考如何潜入大院时,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只见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停在大院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人,正是“黑蛇会”的堂主。

堂主下了车,径直走进大院。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趁着守卫的注意力都在堂主身上,我们迅速翻过围墙,潜入了大院。

大院里,有几间屋子,灯光从窗户透出来。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其中一间屋子,透过窗户缝隙向里望去。只见屋内,“黑蛇会”的堂主正与几个手下围坐在一起,桌上放着一些信件和地图。

“这些信件和地图,说不定就是和珅通敌的新证据。”我心中暗喜。

就在我们准备想办法进入屋内获取证据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大喝:“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此地!”

我们心中一惊,转身一看,原来是几个巡逻的喽啰发现了我们。“不好,被发现了!”甄平低声说道。

“弟兄们,上!别让他们跑了。”为首的喽啰一声令下,众喽啰朝着我们冲了过来。

我和甄平抽出佩剑,与喽啰们展开搏斗。然而,“黑蛇会”的喽啰众多,我们渐渐陷入了困境。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得想办法突围出去。”我一边抵挡着对方的攻击,一边对甄平说道。

甄平点了点头:“我掩护你,你去找机会拿证据。”

说完,甄平挥舞着佩剑,奋力冲向喽啰们,为我开辟出一条道路。我趁机朝着屋内冲去。

屋内,“黑蛇会”的堂主和手下们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起身。堂主看到我冲进来,脸色一变:“你是谁?竟敢闯进来!”

我没有理会他,径直冲向桌子,拿起那些信件和地图。堂主见状,立刻抽出一把匕首,朝着我刺来。我侧身一闪,避开了他的攻击。

就在这时,甄平也摆脱了喽啰们,冲进屋内。他与堂主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我趁机将信件和地图收好,准备离开。

然而,大院里的喽啰越来越多,将我们团团围住。“你们今日插翅难逃!”堂主恶狠狠地说道。

就在我们陷入绝境之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刘墉、阿桂、王杰、纪晓岚等人带着一队官兵赶到了。

“刘大人,你们来得太及时了!”我看到刘墉等人,心中大喜。

刘墉带领官兵冲进大院,与“黑蛇会”的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黑蛇会”的人见势不妙,纷纷四散逃窜。但在官兵的围追堵截下,大部分人都被抓获。

“堂主,快走!”一个手下拉着堂主,从后门逃了出去。

刘墉没有下令追赶,而是走到我们面前:“你们没事吧?证据拿到了吗?”

我点了点头,将手中的信件和地图递给刘墉:“刘大人,证据在此。”

刘墉接过证据,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这次我们终于有了确凿的证据。和珅,看你这次还如何狡辩!”

回到京城后,刘墉等人立刻整理证据,准备再次上朝弹劾和珅。而和珅得知“黑蛇会”的秘密据点被捣毁,证据被刘墉等人获取后,心中大惊。他再次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对策。

“大人,如今证据确凿,恐怕……”一位幕僚忧心忡忡地说道。

和珅面色阴沉,来回踱步:“哼,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你们再想想办法,如何应对此次危机。”

另一位幕僚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我们可在朝堂上反咬一口,说刘墉等人伪造证据,意图陷害大人。”

和珅眼睛一亮:“嗯,这倒是个办法。但还需有人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你们去联络那些与我们交好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支持我们。”

几日后,早朝之上。刘墉手捧证据,再次出列弹劾和珅:“陛下,臣已收集到确凿证据,证明和珅通敌叛国,与‘黑蛇会’勾结,意图将朝廷机密运往琉球国,以谋取私利。请陛下明察。”

说着,刘墉将手中的信件和地图呈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接过证据,仔细翻阅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和珅,你还有何话说?”

和珅却不慌不忙地出列:“陛下,刘墉刘大人最近一直在找奴才的麻烦,说不定这是刘墉等人伪造的证据,意图陷害奴才。奴才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

此时,和珅的几个党羽也纷纷出列,为和珅说话:“陛下,和珅大人向来忠心,刘墉此举分明是蓄意陷害。”

“是啊,陛下,不能仅凭这些所谓的证据就定和珅大人的罪。”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支持刘墉的大臣们认为证据确凿,和珅罪不可赦;而和珅的党羽们则极力为和珅辩解,称证据是伪造的。

乾隆皇帝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刘墉查出证据摆在眼前,和珅通敌叛国似乎已成事实;另一方面,和珅反说刘墉等人在制造假证据在陷害自己似乎也有道理。若贸然处置,恐会引起朝中动荡。

“诸位爱卿,此事重大,容朕再仔细斟酌。退朝!”乾隆皇帝最终说道。

退朝后,刘墉等人心中十分无奈。明明已经有了确凿证据,却还是无法将和珅绳之以法。

而和珅,虽然暂时躲过一劫,但他也深知刘墉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他更加警惕起来,一方面继续在朝中拉拢党羽,巩固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派人暗中调查刘墉等人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到他们的把柄,以反击刘墉等人再次的弹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