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 第66章

第66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团宠农门小作精:首辅追妻火葬场!

一番寒暄之后,葛二妞率先开了口,满脸好奇地问道:“大妹子,你这是在忙乎啥呢?瞧你这一脸专注的模样。”

江月瑶直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尘土,眉眼间带着几分自信与热忱,说道:“我呀,正在做改良有机肥呢。这农家肥虽好,可也有诸多弊端,养分含量低、释放慢,还容易有病菌虫卵。我便想着改良一番,让这肥料能更好地滋养土地,庄稼也能长得更好。”

三人听了,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李芳芳皱着眉头,轻声说道:“这种地吧,咱们用大粪用了这么多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还能怎么改良呀?”

江月瑶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我打算加入一些特别的材料,调整配比,让肥料的养分更均衡,释放速度也更合适。如此一来,庄稼在生长关键期就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产量也能提高不少呢。”

王素芬心中虽不屑,面上却装作感兴趣的模样,问道:“听起来倒是新奇,那大妹子你除了这改良有机肥,可还有别的打算?”

江月瑶正欲推广田菁之事,见有人问起,便毫不设防地说道:“我正想着推广田菁呢。这田菁可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能固氮,改善土壤肥力,还能作为绿肥、饲料,用处可多啦。我打算在村里种上一大片,等成熟了,大家都能受益。”

说罢,江月瑶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又恳切地拜托道:“三位若是觉得这主意不错,还烦请帮我把这个消息带出去,让村里的人都知道这田菁的好处,若是有愿意一起种的,那就更好了。妾身愿意收购农户所种植的田菁,种子由妾身提供,肥料也由妾身提供。”

葛二妞和李芳芳听了,虽觉得有些新奇,但也并未多想,纷纷点头应下。

可王素芬心中却打起了坏主意,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阴笑,心中暗自盘算着:“哼,这江月瑶倒是会折腾,还想推广什么田菁,改良什么有机肥,我倒要让她出出丑。”

随后三人又跟随江月瑶来到了她家的半成品别院,正值中午,她也没有多想什么,邀请三人一起吃饭。

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农民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安排劳作和休息。

因此,他们的一天通常分为两个主要时段:上午劳作,下午继续劳作并在太阳落山前结束。

这种生活节奏使得两餐制成为自然的选择。

具体来说,农民的一天两餐大致为朝食:这是一天中的第一顿饭,通常在上午9点到11点之间。

这顿饭以黍、稷等谷物为主,搭配素菜和咸菜。

由于这是劳作后的加餐,因此较为重要,食物质量也相对较好,都是现做的熟食。

哺食:这是一天中的第二顿饭,也是最后一顿饭,通常在下午3点到5点之间。

这顿饭相对简单,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

吃完这顿饭后,农民们就会休息,不再进行劳作。

江月瑶是现代人,一直采用的是现代的作息时间。

不过鉴于晚上使用的烛火,而蜡烛价格昂贵,晚上倒是睡得很早。

江月瑶别院的大厅里餐桌上,三娘配合着她摆出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虽不及王侯府邸之奢华,却也尽显家境丰饶与待客之诚。

一张不大的竹桌被擦拭得发亮,其上铺陈着新编的苇席,边缘还细心地缀以几缕彩丝,增添了几分喜庆。

阳光洒在满桌佳肴之上,金光闪闪,诱人垂涎。

首当其冲的是一盘炙烤兔肉,选用的是三娘打猎而来的三只野兔,经慢火细烤,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香气四溢,令人未食先醉。

旁侧配以一碟秘制酱料,乃是用野葱、山椒、柠檬、蒜泥与野蜂蜜调和而成,滋味独特,为这烤兔更添几分风味。

紧接着,是一瓮热气腾腾的五谷丰登羹,内中融合了新买的稻米、小米、红豆、绿豆与薏仁,慢火熬煮至软糯香甜。

羹面上漂浮着几片翠绿的芫荽叶,既解腻又添色,宛如碧玉点缀于金汤之中。

还有一盘清蒸鲈鱼,鱼身被精心片成薄片,轻置于竹蒸笼上,以葱姜蒜提味,仅撒少许盐花,一勺猪油,便保留了鱼肉最本真的鲜美。

蒸制之时,火候恰到好处,鱼肉嫩滑如脂,入口即化,令人赞不绝口。

此外,桌上还摆有几碟时令鲜蔬,如清炒蕨菜、凉拌马齿苋,皆是山间野地自然生长,清新爽口。

这些都是江月瑶在山里发现的,彼时景朝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可以吃。

且说那三位村妇,方才不过是用罢朝食,腹中本已稍安。

瞧见江月瑶于院中摆下了一桌丰盛宴席,那桌上珍馐罗列,香气扑鼻,直引得她们喉头滚动,暗自吞咽唾沫,目光中满是艳羡与垂涎。

葛二妞向来是个爽利性子,哪管得许多礼数。

但见她大踏步上前,也不待旁人相让,径自端起碗筷,粗声粗气地打了个招呼,便旁若无人地大快朵颐起来,那吃相颇为豪迈,全然不顾形象。

李芳芳见状,虽觉葛二妞此举稍显无礼,但腹中饥饿难耐,加之那饭菜实在诱人,便也盈盈起身,向江月瑶福了一礼,轻声细语地道了谢,这才小心翼翼地端起碗筷,斯斯文文地吃了起来,一个农妇举止间却尽显温婉。

唯独那王素芬,站在一旁,扭扭捏捏,神色间满是纠结。

她心中既贪恋那桌上的美食,又碍于面子,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双手绞着衣角,眼神游移不定,脸上青白交加。

此时,裴大郎正冷冷地打量着王素芬,他向来直觉敏锐,只觉这王素芬眉眼间透着一股算计与狡黠,绝非善类。

他心中暗自警惕,对这王素芬多了几分防备。

裴二郎瞧着眼前这般景象,心中不由得暗自叹息。

他望着自家娘亲忙碌的身影,又瞧瞧这满桌的佳肴,只觉娘亲这厨艺,若是开个酒楼,定能生意兴隆,食客盈门。

而三娘和四郎,年纪尚小,哪管得这许多人情世故。

但见那桌上美食当前,便如饿虎扑食一般,呼呼啦啦地吃了起来,腮帮子鼓得像两个小包子,全然不顾那三个陌生村妇在旁,只一门心思地享受着口中的美味。

江长庚平日里除了江月瑶一家,对旁人都冷若冰霜。

他不过几口,便风卷残云般扒拉完了一碗饭。

而后,他面无表情地穿上那特制的防护服,又拿上竹篓,将饭菜一一装入其中,径直朝着旁边的张翠翠一家走去。

再看那五个工匠,与江月瑶相处多日,早已熟络非常。

他们围坐在江月瑶身旁,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她即将要制作的有机肥。

尤其是那张九,眼中满是好奇与钦佩,只觉这东家江月瑶,就如同那深不见底的深潭,浑身透着神秘,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本事,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