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162章 朝廷禁军

第162章 朝廷禁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太师父,密室。

一声惨叫划破长空,又一名小女孩的心脏被胡灵掏了出来,倒在了血泊之中。

胡灵依旧作法,将鲜血灌入庞昱的嘴里。

庞昱的脸色似是又恢复了一点血色,但依旧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庞太师知道想要,庞昱想复活尚需一段时日,所以也不着急了。

他现在对胡灵已是深信不疑,他所担心的是,今后的药引要如何才能弄到手。

开封府在这么快的时间内便查出眉目,而且提前做了预防,还抓了蒋英,这大大出乎庞籍的预料。

他天不怕地不怕,可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包拯了。

太难缠了。

和包拯作对之人,都没有好下场。

在包拯面前,庞籍也没有了往日的底气。

一切都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露出一丁点破绽来,否则将万劫不复。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就没有回头的道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那是救儿子的命!

哪怕只有一丁点儿希望,他庞籍也不可能打退堂鼓,放弃复活儿子的希望。

开封府。

随着蒋英之死,唯一线索断了,案情陷入焦着之中,包拯一时间也没了方向,可也不好责备丁月华什么。

毕竟丁月华也是为了保护他,不得已杀了中邪的蒋英。

“包大人,都是我不好!”丁月华也陷入自责,第一次帮包大人做事,便坏了包大人的好事,心里怎能不自责。

心想,若是换作展昭的话,就算刚才的局面再凶险,也必定能找到应对之策,绝不会把蒋英给杀了。

“丁姑娘无须自责,你刚来开封府,考虑事情难免有所欠缺。”

“其实展护卫刚跟随本府的时候,也常出错。”

“更何况,方才那蒋英已然中邪,被妖人控制了心智,就算你不杀了他,也从他嘴里问不出什么来。”

包拯并不是当初的安慰丁月华,这也是实情。

即便丁月华不杀蒋英,幕后妖人也不会让他再开口了。

听到包拯的安慰,丁月华心里才好受一些。

心里暗暗发誓,哪天要是抓住幕后之人,她一定要让其生不如死。

“真的吗?”

“嗯!”包拯笃定地点点头。

丁月华秀眉微蹙:“如今线索断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包拯摇摇头,也没有头绪,说道:“为今之计,只能加强戒备,加派人手,挨家挨户搜查。”

这虽然扰民,但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不过现在已是深夜,除了开封府值班的衙役外,并无人手。

想要挨家挨户的搜查,恐怕只能调动朝廷禁军协助。

但现在皇上和枢密使晏殊已经入睡,包拯没有调动禁军的权力,只能等明天了。

次日一早。

皇上没有升朝议事。

包拯只好来亲临殿帅府来找晏殊商议。

晏殊得知前因后果,也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天子脚下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可不是小事。

“包大人想要调动禁军,只怕尚须禀明圣上。”

“相爷,事急从权,一日不查出幕后凶手,就会葬送一条无辜的性命。”

“陛下今日未上朝,包拯这才来找相爷!”

晏殊见兹事体大,不便推辞,于是点点头:“也罢!老夫也破例一次,不知包大人需要多少禁军?”

“三万!”

“三万?”晏殊诧异得不行,若是要几百几千,那不成问题。

可调动几万大军,可不是儿戏。

倒不是他没有这个权柄,只是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为救几个人,调动军队,难免引起朝野震动。

包拯道:“开封府有三十万户人口,若非如此,只怕难以在一天之内搜查完。”

晏殊苦笑一声:“包大人,此案难道就一点头绪都没有?”

言外之意就是,若能锁定一些目标的话,就不用如此兴师动众了。

包拯也叹了口气:“原本依然抓住歹徒,正当包拯询问幕后凶手时,那歹徒便突然中邪,被幕后妖人控制了神智,对包拯突发袭击,被衙役当场诛杀。”

晏殊道:“如此说来,此案乃是妖孽作祟?”

“不错!”包拯笃定回应。

这一点,已毋庸置疑,包拯可以肯定。

种种迹象已经可以说明一切就是妖孽作为。

而且这妖孽的修为极高,否则也不敢如此放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作祟,还能躲过天眼的探测。

对鬼,包拯现在已经熟悉了。

可对于妖,那还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包拯还没接触过。

只是通过《封神榜》《西游记》《搜神记》《聊斋志异》等神话和各类志怪小说中了解到。

现实中,谁特么见过妖啊!

晏殊见包拯如此笃定此案是妖孽所为,心里暗暗吸了一口凉气,隐隐有些战栗。

他虽是枢密使,位高权重,可毕竟也是肉体凡胎,没法对付妖孽啊!

“既然是妖孽作祟,即便再多的人手,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传闻包大人的天眼能洞察一切虚妄,难道也对付不了这妖孽么?”

包拯暗暗苦笑,说了半天,敢情说过了个寂寞。

要是自己知道怎么对付,还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兴师动众吗?

“包拯虽有天眼,可此妖孽修为非同寻常,况敌暗我明,包拯委实无计可施。”包拯坦言。

晏殊听后,没再多言,直接叫来禁军统领,让其调遣三万精兵,交由包拯统领。

片刻后,禁军统领便已挑选了三万禁军在校场待命,返回殿帅府复命,等候包拯点视。

包拯随着禁军统领来到校场,看着三万人马排列开来,端的威武。

自从包拯变法以来,足足裁减了三十万老弱病残。

如今剩下的禁军都是精兵强将。

而作为变法核心人物的晏殊,也严格训练军士。

如今的禁卫,一改往日颓废之风,军纪严整,战斗力显着提高。

大宋的军队从来都不弱,之所以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败多,盖因朝廷的战略方向出问题罢了。

因为大宋朝的君主,除了太祖赵匡胤外,之后的历代君王,性格都偏于懦弱,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手段,用银子来换和平。

因为在君王的眼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何必大动干戈,劳民伤财。

包括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亦是如此。

不过此位面的赵祯,在包拯一番“教化”之下,性格已经变得刚硬,而非以前那个软弱的君主。

包拯一直和他分析的就是,花钱买和平带来的弊端,远非战争那点伤亡所能比拟。

瞧着眼前的军容焕发的禁军,包拯颇感欣慰,看得出来,晏殊也是真心想富国强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