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打猎80:娶克夫女过日子,手撕吸血亲戚 > 第七十五章 建大棚

第七十五章 建大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打猎80:娶克夫女过日子,手撕吸血亲戚!

韩少春死死捏着手里那块肥地的地签不放。

他才不要种那块又硬又难垦的石头地!

“不给!”

郭秀芬一把推开崔胜军,双手叉腰,往前一顶。

“崔大队,你只管分你的地。”

“你分完,我们家里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我就要把好地给我二儿子。”

“韩俊山他们想种地,那就把那块烂地给他们。”

“想把好地从我手里抢走,除非你们弄死我!”

“我看你们谁敢!”

郭秀芬说着,竟真的往地上一躺。

遇上这种老无赖,崔大队也束手无策。

一旁的韩少春和罗巧对视一眼,立马抖擞起来,一致看向韩俊山他们。

只要老娘还站在他们这边,大哥一家就永远争不过他。

“大哥,三儿,这是娘的意思,我们也没办法。”

“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

“我体谅大哥你腰不好,这块好地种起来费神费力,你就弄块闲田意思意思算了,这块好地我就收下了。”

说完,便要带着一家人离开。

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的韩俊山先一步挡住他们的去路。

“二叔,现在你想起来跟我们是一家人了?”

“别忘了,之前咱们可是签了分家协议。”

“你们怎么有脸拿破地来换我们家的肥田?”

见他不依不饶,韩少春狠狠瞪了一眼,理直气壮地开口。

“少废话,这可是你奶奶的意思!”

余静在后面悄悄扯了扯韩俊山的衣服,偏头拭去眼中汇聚的泪水。

“三儿,要不算了吧,就算是那块石头地,我和你爹也能把它种好。”

大姐和二姐也一肚子怒火,一脸不忿地看着二叔一家。

韩俊山深吸一口气,后面等着分地的人已经隐隐有些不耐烦。

再闹下去也没用。

那地签落到二叔手里,百分之百要不回来。

但他不能就这么让他们白拿走。

“好,二叔,你要这块好地,我可以让给你!”

“不过,你可别反悔。”

他定定开口。

韩少春见他松口,立马冷笑一声。

“谁反悔谁是狗。”

废话,谁会摆着一块好地不要,要一块烂地。

韩俊山也不着急,转身面向所有人。

“今天请大伙给我做个见证,我二叔用山边的石头地,换我家的肥田,将来他要是反悔,就把他种的粮食全都分给大伙,一颗不剩!”

“好!”

“好!”

周围立马有人呼应道。

肥田到手,韩少春更是春风得意。

“别说今年,我要是反悔,往后每年种的粮食,我都分给大伙!”

说完,便像斗胜的公鸡一样,昂首挺胸地离开大队。

大队长崔胜军来到韩俊山身边无奈地叹了口气。

“唉,三儿,你就这么把那块好地让出去了?”

“那能,怎么办,谁让我家那个老的偏心呢。”韩俊山倒是无所谓。

其实那块石头地在别人眼里是烂地,可对他来说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

他留意过那一片的地形。

背风向阳,北面是一片齐整的石头崖,自东向西排布。

种平常的庄稼比较费力。

可若搭建成大棚种其他经济作物,种蔬菜、果树、药材都可以。

而且靠着石头崖,还能省下一半搭建大棚的材料和经费。

前几天他去县委弄收购手续的时候,听薛成林提起过。

国家现在大力扶持农村经济。

不少南方地区开始推行大棚种植。

而且上辈子他记得,开放经济之后,不少万元户都是靠大棚发家致富的。

既然余静和韩本春想种地,那自己就为他们谋一条最赚钱的种地的方式。

崔胜军不知道他的想法,只能委婉地安慰几句,说只能等他结婚之后,看看村里还有没有什么余地,再分到他头上。

韩俊山点头表示没事,让崔胜军继续分地去了。

很快,分完地,各家都迫不及待地到自家的地盘上忙活起来。

余静和韩本春也不例外,多年都没下地干过活的俩人,在家里弄了不少农具,高高兴兴地背着锄头来到地头。

却见韩俊山正拿着一卷软尺,在地里比比量量,不知道在干什么。

隔天,韩俊山让那三个骑摩托送货的小弟从镇上拉来一批木棍和塑料布。

拿上自己画的图纸,在地里忙活起来。

段鹏举找过来的时候,韩俊山已经按照自己的印象,搭成了一个大棚的骨架。

整个棚体紧挨着石头壁,严丝合缝的,只要盖上棚布,保证一点儿风都透不进来。

而且石头壁还有天然的保温效果。

段鹏举没见过这新奇的东西,跟在韩俊山身后问东问西。

“三儿,你咋在地里搭起了房子?还是木头的。”

“用这么细的棍当顶梁柱,不会塌下来吗?”

“这么多透明布干什么用的?”

韩俊山嫌他嘴烦,干脆简单解释了一遍什么是大棚。

半天后,段鹏举自顾自地点点头。

“这么说,你是要在地里建一个适合庄稼生长的房子,给它们遮风挡雨,才能让它们长得更好。”

“那俺也要盖一个!”

“正好,俺家分的地,就在你家旁边。”

段鹏举傻呵呵地笑着。

“行啊,等我这个大棚搭好了,我就教你,不过在此之前,你得先帮我一把。”

韩俊山说着,把手里的塑料布递给他,自己扯着另一头往远处走去。

他们两个整整忙活了两天,才将大棚像模像样地搭建出来。

期间有不少村民路过,都好奇地停下脚来看。

韩俊山懒得一一解释,想着等自己种出点东西赚了钱,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只是等余静和韩本春看到自家地里凭空多出一座透明的塑料房子时。

两人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半天。

经过韩俊山一通解释之后,他们才明白,儿子是怕他们辛苦,为他们谋的一条出路。

瞬间感动不已。

两人围着大棚转了一圈,又在里面感受一番,直说里面暖和得不得了

要在这里面种庄稼,肯定长得非常好。

韩俊山倒是思考起来。

这大棚建好了,但是要种点什么呢。

寻常的粮食谷物,卖不上价钱,种庄稼连他搭大棚的材料钱都赚不回来。

改天到镇上收购站找老陈去问问。

他见多识广,一定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