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商品拍摄是门专业技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寻找古丽!
等到太阳落山,徐姐才一脸疲惫地回来。
面对两人关切的目光,她摇摇头,说没什么大事,只是网上差评多了一些,影响了阿孜古丽的口碑。
“做生意难免遭遇恶性竞争,我有心理准备。”
“不是竞争对手,”姜南很笃定,“是周游干的。”
徐姐一怔:“你怎么知道?”
“等你回来这段时间,我在网上搜了下‘阿孜古丽’。”
恶评不只出现在网店的评论区,还有一些打着旅游分享和日用好物测评的博主,换着角度贬损阿孜古丽的香薰产品。
——本地薰衣草便宜得很。一瓶成本顶多五块钱,卖游客二十还有没有良心?
——后悔了,薰衣草和薰衣草还是不一样。开开心心买回来送闺蜜送同事,结果被关心是不是经济出了问题。不缺钱怎么买这种小杂牌?真的,买伴手礼还是要谨慎,毕竟体现的是本人格调和对关系的重视程度。
——评完以上几个大牌香薰产品,再看看参照物——品质啥的跳过,没啥好测的,小作坊的东西大家心里都有数。就说一句,这种丑瓶子,只能让人梦进医院,去不了普罗旺斯。
——吹什么几十年老店,作坊早就卖给内地老板了,也就只能骗骗外地游客。
“这分明是有人蓄意布局引导。很狡猾,不说真假优劣,只说格调品味,出示质检报告都没办法自证。”
偏偏香薰产品不同于其他日用品。除了实用价值,有没有格调情怀,能不能拉满情绪价值,正是买家的选择因素。最怕的就是和“廉价杂牌”、“三无作坊”、“丑东西”、“游客特供”这些字眼挂钩。
这些恶评集中出现在一个月前。当时倪女士还绑着监护仪,同脑内出血点搏斗,姜南无暇分神,只知道感谢阿达西们的声援,祈祷老太太身体康复,却忘了周游的小肚鸡肠。
他扭曲不了真实,也对抗不了已经转向的网络风潮,内心必然百抓千挠。不能报复姜南,也要拿支持姜南的人出气。
别的Id不好查,也不好下手。徐姐的小店他是来过的,正是现成的靶子。
“对不起,这都是我惹的麻烦,我来想办法解决。”
徐姐摆摆手,反倒安慰姜南:“要真是他还好办了。他又不能一直找人黑我,大不了休息几个月再开店。你们已经找到了线索,可别为这事耽误行程,那倒真让他得逞了。”
她笑得很豁达:“其实人家也没说错,我是内地老板,阿孜古丽是个小杂牌,包装也的确不好看。正好趁着休店,我再琢磨看能不能换个瓶子,给顾客普罗旺斯。”
“为什么一定要是普罗旺斯?霍城的薰衣草就应该有霍城的样子。”倪女士说,“格调这东西么,又不一定是越洋气越好的。红酒牛排有红酒牛排的吃头,猪油菜饭有猪油菜饭的吃头,是那些人不懂瞎讲。”
“嗯,我也是想把阿孜古丽做成霍城薰衣草的品牌。”徐姐说,“现在用的小蓝瓶,是这里用了几十年的老式精油瓶,实用又便宜,我自己挺喜欢的。不过对客人来说,可能就太老土了,缺少浪漫和美感。”
“我倒觉得,老土也可以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只要是美,就一定会吸引到能欣赏的人。”姜南朝徐姐伸出一只手,“能让我试试吗?”
第二天,姜南带着相机来到精油作坊。晨光给沉积的蒸馏器镀上一层金釉,像是有火光重新燃起。
“先说一句,商品拍摄是门专业技术。”她朝徐姐和工人们们笑笑,“和拍一般的静物不一样,要建立足够的视觉说服力,用画面构建消费场景联想。对镜头和光的要求也苛刻得多。我从来没拍过,所以还请大家多帮忙。”
听了姜南连比带划的解释,阿卜杜拉大叔迅速领着工人们,用灰白的羊毛毡隔出一块区域。胖大婶拿出压箱底的艾德莱斯绸料,从玫瑰红到孔雀绿,每一幅绚丽图案,都是完美的背景板。
这个简易摄影棚的位置选在作坊的窗边。毕竟这里没有各种专业灯具,只能依赖大量的自然光。
当然,人造光好歹也得造一点。民宿的台灯换上了最大瓦的卤素灯泡,色温5500kb不多不少,是昨夜徐姐开车去场部买的。
本地出产滋味醇厚的牛奶羊奶酸奶,塑料奶瓶的也有足够的厚度,有的还自带磨砂效果。清晰干净后,沿着底部圆形凹陷剪开,主柔光、负柔光、反光……想要多少扩散罩都可以。
生锈的蒸馏瓶支架挂上扁箩,糊平锡纸,就成了多角度反光板。
需要聚光?手电筒加卷纸筒的效果杠杠的。
需要调节色温?红色塑料袋蒙上手机闪光灯。
泡沫板切割出三十度楔形,可以定向补光,鸡蛋包装盒剖开就是现成的蜂巢网……
“阿达西,这个灯有用不?”阿卜杜拉大叔从角落里翻出一盏老式马灯,“二十年前我们夜里收花,全靠这个照亮。装上油就能点。”
姜南用指尖拂过暗红的锈斑,眼睛倏然发亮。
砂石和树枝搭出粗粝的布景,新鲜和干燥的薰衣草随意地撒在周围,仿佛它们刚刚从田野间被风吹来。阳光穿过未点燃的马灯,形成拱门式的光影。
不同大小的蓝色的玻璃瓶错落排列,像沙漠里突然出现的海市蜃楼。倪女士的手指在上方揉散薰衣草花穗,是不期而遇的一场丝路花雨。
阳光与人造的柔光交错穿透瓶身,折射出淡淡的紫蓝色光芒。仿佛这些瓶子本身,就是从堆积的紫色花雨中诞生的一样。
小巴郎贡献出心爱的金鱼缸,让精油瓶沉入水底。镜头拍不到的角落,徐姐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拨弄。粼粼波光中,蓝玻璃焕发出宝石的光芒。
拍摄持续了整整一天,姜南不断地调整光线和角度。时而聚光灯要往下,打出影子拉长的效果,突出古朴的质感,时而要制造影子斜向移动的效果,再打出不规则的光束交错。
不同的镜头,不停的光影变化,全靠工人们手动打光。手工萃取精油是繁重的劳动,也是精细的活计,所以他们的手是这样沉稳灵活,和萃取精油时一样一丝不苟。
稍晚些时候,镜头也将这些手纳入画面。紫色的花雨中,光温柔地吻着粗糙的指尖,仿佛是一场有关薰衣草的神圣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