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 第41章: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41章: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听着广播里传来的音乐,宁致远缓缓的睁开了眼睛,这是看守所里每天七点固定播放的起床音乐,大家麻溜的起床,打被子,轮流洗漱,今天大家都格外的开心,做起事情来也是很麻利,平时饭车都来了,还有人慢慢蹭蹭的没有刷完牙洗完脸的,今天七点二十分,大家就都收拾好等着开饭了,一个个热情洋溢。

为啥呢,今天过年啦!昨天管教进监详细传达了过年放假期间的要求,过年放七天假,在这七天里,没有了晨训、没有了坐板这些折磨人精神和肉体的规训活动,过年一直到大年初六,连续加大肉六天改善伙食,平时也增加了娱乐活动,可以下象棋、军棋、五子棋,棋管教也拿了过来。

另外就是电视,放假的这七天每天都开着,会放CCTV6电影频道和CCTV15音乐频道,大家也可以看看,“是不是很久都没有看过电视了?”管教笑着问道。

说到电视,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台小电视,但是遥控是没有的,由管教统一管理,统一调台的,平时就是有教育录像的时候会开一下,其他时间都是摆设。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这七天放假我是不会进来的,你们自己玩,但有一点要说清楚,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你们谁不老实,放假期间因违规被值班管教记了番号了,那我回来就不客气了,到时候别说我没提前给你们打招呼。

平时呢,我可以管的宽松一点,但是你们自己心里要有数,脑子里始终要给我绷根弦,不要有违纪,我说过很多遍了,我也知道你们在里面过的不舒服,我也是有限的让你们别再不舒服了,我不需要你们说什么感恩啊之类的。

但是同样,如果你们因为我管的松,违纪了,被其他管教说我闲话了,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个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好我好大家好,明白吗?”管教耐心的说道。

“明白了,谢谢管教!”排头带头喊到。

“谢谢管教!”大家用洪亮的声音喊到。

“好的,那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年后见。”管教笑着说道,大家也都说着新年好向管教寒暄着。

看得出来大家对早饭还是怀抱着很大的期待的,就算在里面已经过过年的“老人”,虽然嘴上说着不要有太大的期望但是内心里还是怀着今年可能会和去年不一样的期待的,这点从神情上是可以看出来的,没办法掩盖的。

这里要说一句,有的人一直不认罪的话,案子一直被检察院退回来要补充侦查,那在里面呆的时间就长了,房间里最长的一个都在里面呆了两年半了,对里面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适应。

从过年的前几天就有人问过年是不是吃的特别好呀、是不是有什么娱乐活动呀之类的,这位“老人”就很耐心的跟我们闲扯,他说:“反正我在这里面过的两个年,是一年比一年要差的,我劝你们也不要有太大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很多人脸上笑笑,心里却不以为然,尤其是在管教亲口说了过年吃的好有加餐以后,大家就会开玩笑的说你看管教都这么说了,也许今年真的会不一样,哈哈。

宁致远心想,我们总会认为这次会跟之前不一样,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愫呢,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发挥着作用呢?

他在里面闲着没事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他看到过书上写着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从这句前人的话来看,这样的想法肯定是有道理的。

但是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也曾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他要表达的又是说历史虽然看似会重复,但就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也绝不是简单的重复。

读书有时候是真的会让人觉得知道的越多,自己反而越无知,宁致远对这点随着阅读的深入感受越发深刻,很多人应该都听过“知识圆圈说”的故事吧。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知识就如同一个圆圈,我们走的越远,就越会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懂,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我们很多的奇思妙想在历史上貌似都已经有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就像有时侯我们很喜欢引用一些前人的名人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一样,宁致远从来都不赞同这样、或者说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因为无论你引用谁的思想观点,我们几乎都可以找出另外一个跟这种思想相反的观点。

所以,人要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读书是读前人的思想来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不是照搬,要取其精华、或者说选取符合自己思想价值体系的,去其糟粕,或者说是摒弃跟自己的思想观念相违背的,在这样的不断修正和升级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思想价值体系。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和行动原则,我们人之所以要不断学习,正是要通过扩大自己“知”的边界来洞悉自己的“无知”,“知识越丰富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已的无知”,这就是人类世界的永恒定理,这是属于认知论的问题。

但在现实中,也并非每个学习的人都能取得同样效果,许多人在填鸭式的教育中丧失思考能力,并没有从知识中真正获益。

关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所学的各个学科中的定义、内容,必须通过思考才能掌握,不注重思考的学习很难带来理想的效果,只有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透彻地掌握学习内容。

因此,如果你不想沦考试工具,而是想认真掌握知识,你必须重视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地组织脑海中的知识,使之与经验相联系,并用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

反之,如果你潜意识中已经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如果你准备考试的方法法就是将内容零碎地填进大脑,你可能会暂时地通过考试,但都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很快你便会忘记所学习过的内容。

当然这是属于方**的问题,认知论和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近似我们平时所说的道和术之间的关系,不论是艺术、哲学、宗教等等,世间所有的事情,有道无术者,术尚可求;然有术无道者,止于术。

所以,宁致远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也在慢慢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关于上面的历史是不是简单的重复问题,宁致远是这么认为的:历史肯定是前进的,就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在他的《美学》中用这句话“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虽然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但它们留下的教训和智慧仍然对现实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未来发展的指南和启示。

宁致远觉得我们一定要跳出“人们从历史中获取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在历史当中获得过任何教训”的怪圈,人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也不该、更不要忘记历史,要从中学习,以便更好地前行,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处。

就是说在前进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也要允许它和过去有偶尔的相似,但毕竟它们不是一模一样的,当然也做不到、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因为事物所处的环境、时代、空间、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有的变量都不一样了,那基于统计学上的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分析,以前的自变量对当下因变量的解释力度是很弱的,甚至都可能已经没有了相关性。

关于这点,历史上还有一段著名的公案,说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干脆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两人的说法中,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将老师辩证的思想片面化了。

老师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却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克拉底鲁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桌子”时,桌子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

那到底是克拉底鲁把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了极其错误的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呢?还是克拉底鲁的论断才是更符合现实的呢?

我没**断,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对立、二元论,非黑即白,非善即恶,我不想再去做评判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其实都没有那么明确的黑白、善恶的界限,我们所面临的选择很多都是既是对的又是对的选择,两条路都没有错,坚定的做出选择去经历、去感受就好了。

说的有点远了,这是哲学上所说的事物的发展趋势问题,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规律、方向、原理是一样的,因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其自身的一套规律的 ,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历史时期或者是朝代,其具体表现方式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历史都有个盛衰的轮回现象,开国的时候非常昌盛,后期就会堕落直到灭亡,方向轨迹都差不多,但是表现的具体形式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商纣因迷惑于妲己而亡,汉朝却因外戚和宦官亡国,都有盛衰,但是表现方式不一样,这是纵向时间上的历史时期对比。

那么横向空间也有对比,比如罗马帝国和中国的秦帝国对比,我们都能看到事物是螺旋上升的发展轨迹,而不是划了一个工整的圆圈,更不是简单的线形重复,因为他螺旋着上升了,简单的说就是这样了。

其实满怀期待也很好呀,我们就是要不论在什么境遇下,都要有看到希望、凡事都往好处想的能力,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的积极阳光,所以宁致远也是站在怀抱着很高的期望这一队的,哪怕结果不好,但最起码等待结果的过程是美好的,多好呀。

正想着,饭车的轰隆轰隆声就从走廊里传来了,还在隔壁的时候,房间里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喊话:“兄弟们,饭菜怎么样呀,哈哈”!

“你是猪吗,大过年的别逼我骂人哈,不能朝外面喊话聊天的不知道吗?管教千叮咛万嘱咐的,第一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啦?还在发饭的时候喊,平时都知道发饭肯定有管教跟着的,今天就给忘记啦?”排头气愤的吼道。

那人赶忙道歉到:“不好意思,别生气哈,我实在是太激动了,没忍住。”

话说着,饭车就推到了房间门口,排头赶紧喊到:“管教,过年好!”

大家也赶紧齐声喊道:“管教,过年好”!

“都坐整齐点哈,大过年的别给管教添麻烦,来来来,你过来,”说着排头把刚刚喊话的那人叫过来。

那人连忙点头哈腰的说道:“不好意思,管教,刚刚太兴奋了,喊了一句话,您别介意,我错了。”

管教今天也是难见的一脸的笑容,看着他微笑着说道:“可以理解,没事,好好过年。”

这时他才松了口气,说:“谢谢管教,谢谢管教。”

饭盒放好,小推车就到下一间房了,排头打开饭盒看了下,不自觉的说道:“卧槽”,然后一盒一盒的往后传,大家一个一个的打开也是整齐划一的评价:“卧槽”,还是跟平时一样,万年不变的白米饭配咸菜。

这下炸了锅,很多人都不吃了,还有人大喊着:“奶奶的,大过年的给我吃这个,真TM的歹毒的...,把我抓进来也就算了,大过年的还要恶心人,MLGB的,吃什么吃,不吃了。”

那位“老人”倒是见惯不惯了,说道:“吃吧,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平时不也吃这个,就因为今天过年就不吃了?你还是呆的时间短,在这里,也就咱们自己觉得自己还是个人了,你还指望别人都拿你当人看?

我们不过是...统治管理下的一个物件罢了,你配合守法那就还是人,或者说还把你当人看,可是像咱们这样的,不仅不配合,还给人家添麻烦,人家凭什么拿你当人看,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能力不如别人的大,脾气就小一点吧,毕竟官司是...给的,身体才是自己的。”很多人想想想也是的,毕竟可能也没那么大的魄力不吃来抗议吧,也都默不作声的吃了起来。

吃过饭,大家就迫不及待的娱乐起来,下象棋的下象棋,下军棋的下军棋,看电视的看电视,洗衣服的洗衣服,洗被套的洗被套,有的人老家里是有这个风俗的,所有的衣服、被子啥的都要洗洗晒晒的,祛除一年的霉运,也是干干净净的开启新的一年。

看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好像瞬间就把早饭的不悦和埋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可见人的境况呀还是两种不同境遇的比较而已,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人之常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人之常情,人哪、情哪,自古以来就没有说清楚过。

宁致远不会下象棋军棋啥的,说白了,就算会下,也轮不到他,在里面,很多事情表面上都是说按番号来的,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不见得都是一板一眼的,这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是在所有的情况下,人都是欺软怕硬、慕大拍小、拜高踩低的。

很多番号不大的、看起来不好惹的,这些人在每天上厕所排队啦、每次固定时间用指甲刀剃须刀啦,都是排在宁致远前面的,虽然宁致远比他们的番号大很多,但宁致远是个不争的性格,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看起来就很好欺负。

虽然他看不惯,但他也没有勇气一把从别人手里夺过来,也只是抱怨下而已,这属于内耗性的人格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