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演义通俗 > 143回:甘宁百骑劫曹营,周泰舍命救孙权

143回:甘宁百骑劫曹营,周泰舍命救孙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演义通俗!

孙权在濡须口整顿军马,突然传来消息,说曹操亲自率领四十万大军从汉中赶来救援合淝。孙权与谋士们商议对策,决定先派遣董袭、徐盛二人带领五十艘大船,在濡须口设下埋伏;又命令陈武率领人马,在江岸来回巡逻放哨。

张昭进言道:“曹操此次远道而来,我们必须先挫一挫他的锐气。”孙权于是询问帐下众将:“曹操远道而来,谁敢率先出战破敌,挫其锐气?”凌统挺身而出,说道:“我愿意前往。”孙权问道:“你要带多少军队去?”凌统回答:“三千人足够了。”

这时,甘宁却说道:“只需一百名骑兵,便可以破敌,何必带三千人那么多!”凌统听后,顿时大怒。两人就在孙权面前争论起来。孙权劝说道:“曹军势力强大,我们不可轻敌。”于是命令凌统带领三千军队,前往濡须口进行哨探,一旦遇到曹兵,就与他们交战。

凌统领命,带着三千人马离开了濡须坞。远处尘土飞扬,曹兵很快就到了。曹军先锋张辽与凌统交锋,两人大战五十回合,难分胜负。孙权担心凌统有闪失,急忙命令吕蒙前去接应,将凌统召回营中。

甘宁见凌统回来,立刻向孙权请命:“我今夜只带一百名骑兵去劫曹营,如果折损一人一骑,都不算我立功。”孙权被他的勇气所鼓舞,于是调拨帐下一百名精锐骑兵交给甘宁;又赏赐了五十瓶酒和五十斤羊肉给军士们。

甘宁回到营中,让一百名骑兵都围坐在一起,他先用银碗斟酒,自己连喝两碗,然后对众人说道:“今夜我们奉命去劫寨,请诸位都满饮一杯,齐心协力,奋勇向前。”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有些迟疑。

甘宁见状,拔剑在手,愤怒地斥责道:“我身为上将,尚且不惜性命,你们为何还如此迟疑!”众人见甘宁变了脸色,都纷纷起身下拜道:“我们愿意效死力!”甘宁将酒肉与众人一起吃喝完毕。

大约到了二更时分,他取来一百根白鹅翎,让众人插在头盔上作为记号;然后大家都披上铠甲,骑上战马,飞奔到曹操的营寨边。他们拨开营寨前的鹿角障碍,大喊一声,冲入寨中,径直向曹操的中军杀去。

原来曹操的中军,用战车排列成阵,相互连接,围得如同铁桶一般,甘宁等人无法冲进去。甘宁便带着这一百名骑兵,在曹营内左冲右突。曹兵惊慌失措,根本不知道敌军有多少人,顿时自相扰乱。

甘宁的这一百名骑兵,在曹营内纵横驰骋,见人就杀。各营的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火光如同繁星闪烁,喊声震天动地。甘宁从曹营的南门杀出,竟然无人敢挡。

孙权命令周泰带领一支军队前来接应。甘宁带着这一百名骑兵顺利回到濡须。曹操的军队担心有埋伏,也不敢追击。后人有诗称赞道:“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宁虎将才。”

甘宁带着百骑回到营寨,竟然没有折损一人一骑。到了营门,他让这一百人都击鼓奏笛,口中高呼“万岁”,欢呼声震天响。孙权亲自前来迎接。甘宁下马拜倒在地,孙权将他扶起,拉着他的手说道:“将军此次行动,足以让那老贼惊骇。并非我故意让你涉险,只是想看看你的胆量罢了!”随即赏赐给甘宁千匹绢帛,百口利刀。甘宁拜谢接受后,便将这些赏赐分发给了那一百名骑兵。

孙权对众将说道:“曹操有张辽,我有甘兴霸,足以与他抗衡。”

第二天,张辽带兵前来挑战。凌统见甘宁立了大功,情绪激昂地说道:“我愿意迎战张辽。”孙权答应了他。凌统于是率领五千兵马,离开濡须。孙权亲自带着甘宁到阵前观战。

双方摆开阵势,张辽纵马而出,他左边是李典,右边是乐进。凌统也纵马提刀,来到阵前。张辽派乐进出战,两人大战五十回合,依然不分胜负。

曹操得知消息后,亲自骑马来到门旗之下观看。见两人激战正酣,便暗中命令曹休放冷箭。曹休悄悄闪到张辽背后,张弓搭箭,一箭射中了凌统的坐骑。那匹马直立起来,将凌统掀翻在地。乐进见状,连忙持枪刺向凌统。

就在枪还未刺到的时候,只听到弓弦声响,一箭射中了乐进的面门,乐进翻身落马。两军见状,纷纷出击,各自将自己的将领救回营中,随后鸣金收兵,停止了战斗。

凌统回到营寨后,向孙权拜谢救命之恩。孙权说道:“放箭救你的人,是甘宁。”凌统听后,立刻跪地叩拜甘宁,说道:“没想到您能如此对我施以大恩!”从此,凌统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不再相互为恶。

且说曹操见乐进中箭受伤,便让他到帐中调养治疗。第二天,曹操分兵五路进攻濡须:他自己亲自率领中路军;左边一路由张辽率领,二路是李典;右边一路是徐晃,二路是庞德。每路各带一万人马,气势汹汹地杀向江边。

当时,董袭、徐盛二将在楼船上看到五路曹军杀来,众军士都露出了恐惧之色。徐盛大声说道:“吃着君主的俸禄,就要为君主尽忠,有什么可害怕的!”于是带领数百名猛士,乘坐小船渡过江边,杀入了李典的军中。

董袭留在船上,命令众军士擂鼓呐喊,为徐盛助威。突然,江面上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波涛汹涌。军士们见大船即将倾覆,纷纷争着跳下小船逃命。董袭手持利剑,大声怒喝道:“我们接受了君主的命令,在此防御贼兵,怎么敢弃船逃跑!”随即斩杀了十多名试图下船的军士。

然而,不一会儿,风势越来越急,大船最终还是倾覆了,董袭竟然溺死于江口的水中。而徐盛在李典的军中,来回冲杀,奋勇作战。

再说陈武听到江边传来厮杀声,便率领一支军队赶来,正好与庞德相遇,两军顿时混战在一起。孙权在濡须坞中,听说曹兵已经杀到江边,亲自与周泰带领军队前来助战。

他们正好看到徐盛在李典的军中与敌军混战成一团,孙权立刻指挥军队杀入阵中接应。却不料被张辽、徐晃的两支军队,将孙权围困在核心地带。

曹操站在高坡上,看到孙权被围,急忙命令许褚纵马持刀,杀入军中。许褚将孙权的军队冲成两段,使得孙权的军队彼此无法相互救援。

却说周泰从军中杀出,来到江边,却不见了孙权的踪影。他勒转马头,又从外围杀回阵中,询问本部的军士:“主公在哪里?”军士们用手指着兵马密集的地方,说道:“主公被围得非常危急!”

周泰挺身而出,杀入重围,终于找到了孙权。周泰说道:“主公可以跟随我杀出重围。”于是周泰在前,孙权在后,奋力突围。

周泰杀到江边,回头一看,却又不见了孙权,于是他再次翻身杀入重围,又找到了孙权。孙权焦急地说道:“敌军弓弩齐发,我们冲不出去,这可怎么办?”周泰说道:“主公在前,我在后,一定可以突出重围。”

孙权于是纵马向前,周泰在左右掩护。周泰身上中了数枪,箭也穿透了厚重的铠甲,但他依然拼死救得孙权。到了江边,吕蒙带领一支水军前来接应,孙权这才上了船。

孙权说道:“我多亏了周泰你三次冲杀,才得以摆脱重围。但徐盛还在重围之中,如何才能救他出来?”周泰说道:“我再去救他!”于是他抡起长枪,再次翻身杀入重围,救出了徐盛。

周泰与徐盛二将都身负重伤。吕蒙让军士们用乱箭射住岸上的曹兵,这才将二将救上船。

再说陈武与庞德大战,后面没有援兵接应,被庞德追到了峪口。那里树林茂密,陈武想要回身再战,却被树枝挂住了袍袖,无法迎敌,最终被庞德所杀。

曹操见孙权逃脱了,亲自策马指挥军队,追到江边,与东吴军队对射。吕蒙的箭都射光了,正惊慌失措之时,忽然看到对面江上驶来一宗船只。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孙策的女婿陆逊,他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赶到。

陆逊一阵箭雨射退了曹兵,然后乘势登岸追杀曹兵,又夺回了数千匹战马,曹兵受伤的不计其数,大败而回。

在乱军之中,东吴军士找到了陈武的尸首。孙权得知陈武已经阵亡,董袭又沉江而死,悲痛万分。他派人到水中找到了董袭的尸首,将董袭与陈武的尸首一起厚葬。

孙权又感激周泰的救护之功,设下宴席款待他。孙权亲自为周泰斟酒,抚摸着他的后背,泪流满面地说道:“你两次相救,不惜性命,身上被枪刺了数十处,肌肤如同被刻画一般,我又怎么能不把你当作骨肉至亲,不委你以兵马重任呢!你是我的大功臣,我一定会与你同享荣华,共担患难。”

说完,孙权让周泰解开衣服,给众将观看。只见周泰的皮肉肌肤,如同被刀剜过一般,伤痕盘根错节,遍布全身。孙权指着这些伤痕,一一询问。周泰详细地讲述了每一处战斗受伤的情况。每说到一处伤,孙权就让他喝一杯酒。

这一天,周泰喝得酩酊大醉。孙权将青罗伞赏赐给周泰,让他出入都张着伞盖,以显示荣耀。

孙权在濡须与曹操对峙了一个多月,始终无法取胜。张昭、顾雍进言说:“曹操势力强大,我们难以用武力战胜他;如果与他长久交战,会极大地损伤士卒。不如求和,让百姓安居乐业为上策。”

孙权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派步骘前往曹营求和,并答应每年向曹操进贡。曹操见江南一时难以攻下,便同意了孙权的请求,下令:“孙权先撤走人马,我随后班师回朝。”

步骘回来向孙权复命,孙权只留下蒋钦、周泰驻守濡须口,将大军尽数调上船,返回秣陵。曹操则留下曹仁、张辽驻守合淝,自己班师回许昌。

文武众官都商议着要拥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却极力反对。众官说道:“你难道没看到荀文若的下场吗?”崔琰大怒道:“时势啊,时势!总会有变化的,你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有与崔琰不和的人,将此事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将崔琰逮捕入狱审问。崔琰虎目虬髯,在狱中只是大骂曹操是欺君的奸贼。

廷尉将情况禀告曹操,曹操下令在狱中杖杀崔琰。后人称赞道:“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