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演义通俗 > 138回:关羽勇退东吴谋 曹操狠施宫廷威

138回:关羽勇退东吴谋 曹操狠施宫廷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演义通俗!

酒喝到半醉的时候,鲁肃说:“有一句话想告诉君侯(关羽),希望您能垂听:以前您的兄长皇叔刘备,让我在我的主公面前,担保借荆州暂时居住,约定在夺取西川之后归还。如今西川已经得到了,但是荆州却没有归还,这不是失信了吗?”

关羽说:“这是国家大事,在筵席上就不必讨论了。”鲁肃说:“我的主公只有小小的江东之地,却肯把荆州借给你们,是因为念及君侯等人兵败后远道而来,没有立足之地的缘故。如今已经得到了益州,那么荆州自然应该归还;可是皇叔只肯先割让三郡,而君侯您又不答应,恐怕在道理上说不过去。”

关羽说:“乌林之战的时候,左将军(刘备)亲自冒着箭石,合力破敌,难道能白白地辛劳而没有一点土地作为资助吗?如今您又来索要土地了?”

鲁肃说:“不是这样的。君侯您当初和皇叔一起在长坂战败,计谋穷尽,力量衰竭,打算远逃,我的主公怜悯皇叔没有安身之处,不吝惜土地,让他有个可以托身的地方,以便图谋日后的功业;可是皇叔违背道德,破坏友好关系,已经得到了西川,又占据荆州,贪婪而背信弃义,恐怕会被天下人耻笑。希望君侯明察。”

关羽说:“这都是我兄长的事情,不是我应该参与的。”鲁肃说:“我听说君侯和皇叔在桃园结义,发誓同生共死。皇叔就是君侯您啊,怎么能推脱呢?”

关羽还没来得及回答,周仓在台阶下厉声说道:“天下的土地,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居住。难道只有你们东吴应该拥有吗!”

关羽脸色一变,站起来,夺过周仓所捧的大刀,站在庭中,看着周仓叱责道:“这是国家大事,你怎么敢多嘴!赶紧出去!”周仓领会了意思,先到了岸边,把红旗一招。关平的船像箭一样出发,奔过江东来。

关羽右手提着刀,左手挽着鲁肃的手,假装喝醉了说:“您今天请我赴宴,就别提荆州的事了。我现在已经醉了,恐怕会伤了我们故旧的情谊。改日我派人请您到荆州赴会,再另外商议。”

鲁肃吓得魂不附体,被关羽拉到江边。吕蒙、甘宁各自率领本部军队想要出来,看到关羽手提大刀,亲自拉着鲁肃,担心鲁肃被伤害,于是不敢轻举妄动。

关羽到了船边,这才放手,早早地站在船首,和鲁肃作别。鲁肃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关羽的船已经乘风离去。

后人有诗称赞关羽说:“关羽藐视东吴的臣子如同小儿,单刀赴会敢于公然轻视他们。当年的那一段英雄气概,更胜过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表现。”

关羽自己回到了荆州。鲁肃和吕蒙一起商议:“这个计策又没有成功,该怎么办呢?”吕蒙说:“可以马上向主公报告,起兵和云长决战。”鲁肃立刻派人向孙权报告。

孙权听了大怒,商议发动全国的军队,来夺取荆州。忽然有人来报:“曹操又发动了三十万大军来了!”孙权大惊,暂且让鲁肃不要招惹荆州的军队,把军队转移到合淝、濡须,来抵御曹操。

再说曹操准备起兵南征,参军傅干,字彦材,上书劝谏曹操。书信的大概内容是:“我听说动用武力要先树立威严,运用文治要先施行德政;威严和德政相互配合,然后王业才能成功。以前天下大乱,明公您用武力扫除祸乱,十分之九的地方都被平定了;如今还没有接受王命的,只有东吴和蜀汉罢了。东吴有长江的天险,蜀汉有崇山的阻隔,很难用武力战胜他们。我认为暂且应该加强文德的修养,按兵不动,让军队休息,培养士兵,等待时机行动。如今如果出动数十万的大军,驻扎在长江边上,倘若敌人凭借险要的地势深藏不出,让我们的士兵和战马不能施展他们的才能,奇谋应变的策略也无法运用,那么您的天威就会受到挫折。希望明公您仔细考虑。”

曹操看了书信后,就停止了南征,兴办学校,以礼相待文士。于是侍中王粲、杜袭、卫凯、和洽四人,商议想要尊曹操为魏王。中书令荀攸说:“不行。丞相已经官至魏公,荣耀地加了九锡,地位已经到了极点。如今又要进升王位,在道理上是不可以的。”

曹操听说后,愤怒地说:“这个人想要效仿荀彧吗!”荀攸知道了曹操的想法,忧愤成疾,卧病十几天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曹操厚葬了他,于是停止了称魏王的事情。

一天,曹操带着剑进入皇宫,汉献帝正和伏皇后坐在一起。伏皇后看到曹操来了,慌忙起身。汉献帝看到曹操,吓得浑身发抖。

曹操说:“孙权、刘备各自称霸一方,不尊奉朝廷,该怎么办呢?”汉献帝说:“全在魏公您裁决处理。”曹操生气地说:“陛下说出这样的话,外人听到了,会说我欺负您。”

汉献帝说:“您如果肯辅佐我那是万幸;如果不这样,希望您垂恩放过我。”曹操听了这话,愤怒地看着汉献帝,恨恨地走了出去。

左右有人向汉献帝上奏说:“最近听说魏公想要自立为王,不久必定会篡位。”汉献帝和伏皇后大哭起来。伏皇后说:“我父亲伏完常常有杀曹操的心思,我现在应当写一封信,秘密地交给我父亲,和他谋划这件事。”

汉献帝说:“以前董承因为事情不机密,反而遭遇了大祸;如今恐怕又会泄漏,我和你就都完了!”伏皇后说:“早晚都如坐针毡,像这样活着,还不如早点死了!我看宦官中忠义可以托付的人,没有谁比得上穆顺,应当让他去送这封信。”

于是立刻召穆顺到屏风后面,让左右的近侍退下。汉献帝和伏皇后大哭着告诉穆顺说:“曹操这个逆贼想要当魏王,早晚必定会做出篡夺皇位的事情。我想让皇后的父亲伏完秘密地谋划除掉这个逆贼,可是我身边的人,都是曹操的心腹,没有可以托付的人。想让你把皇后的密信,送给伏完。料想你忠义,一定不会辜负我。”

穆顺哭着说:“我感激陛下的大恩,怎么敢不以死相报!我马上就去。”伏皇后于是写了信交给穆顺。穆顺把信藏在头发里,偷偷地出了禁宫,径直来到伏完的宅第,把信呈上。

伏完看到是伏皇后的亲笔信,就对穆顺说:“曹操逆贼的心腹很多,不能仓促地谋划。除非江东的孙权、西川的刘备,两处在外起兵,曹操必定会亲自前往。这个时候再寻求在朝的忠义之臣,一同谋划。内外夹攻,或许才能成功。”

穆顺说:“皇丈您可以写信回复皇帝和皇后,请求秘密诏书,暗中派人前往吴、蜀两处,让他们约定起兵,讨伐逆贼,救回君主。”伏完立刻拿纸写信交给穆顺。穆顺于是把信藏在头髻里,辞别伏完回宫。

原来早就有人向曹操报告了这件事。曹操先在宫门等候。穆顺回来的时候遇到曹操,曹操问:“你去哪里了?”穆顺回答说:“皇后有病,我奉命去请医生。”曹操说:“请来的医生在哪里?”穆顺说:“还没有请到。”

曹操喝令左右,对穆顺全身进行搜查,没有发现夹带的东西,就放他走了。忽然风吹落了他的帽子。曹操又把他叫回来,拿起帽子看了看,看遍了也没有发现东西,把帽子还给他让他戴上。穆顺双手倒戴着帽子。

曹操心中起疑,命令左右搜查他的头发,搜出了伏完的书信。曹操看了信,信中说想要联合孙权、刘备作为外应。曹操大怒,把穆顺抓起来关在密室审问他,穆顺不肯招供。

曹操连夜点起三千甲兵,围住伏完的私宅,老老少少都被抓了起来;搜出了伏皇后的亲笔书信,随后把伏氏三族的人都关进了监狱。

天亮的时候,曹操让御林将军郗虑拿着符节进入皇宫,先收缴皇后的玺绶。这一天,汉献帝在外殿,看到郗虑带领三百甲兵径直进来。

汉献帝问:“有什么事?”郗虑说:“奉魏公的命令收缴皇后的玺绶。”汉献帝知道事情泄露了,心胆俱裂。

郗虑到了后宫,伏皇后刚刚起床。郗虑就叫来掌管玺绶的人,索取玉玺后出来。伏皇后知道事情败露了,就在殿后的椒房内的夹壁中躲藏起来。

过了一会儿,尚书令华歆带领五百甲兵进入后殿,问宫女们:“伏皇后在哪里?”宫女们都推说不知道。华歆让甲兵打开朱红色的门,寻找不见;料想她在夹壁中,就喝令甲士破壁搜寻。

华歆亲自动手揪住伏皇后的发髻把她拖了出来。伏皇后说:“希望饶我一命!”华歆叱责道:“你自己去见魏公诉说吧!”

伏皇后披散着头发,光着脚,被两个甲士推着拥着出去。

原来华歆向来有才名,以前和邴原、管宁关系友善。当时人们称他们三人为一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

一天,管宁和华歆一起种园子里的蔬菜,锄地的时候看到了金子。管宁挥锄不理会;华歆捡起来看了看,然后扔了下去。又有一天,管宁和华歆一起坐着看书,听到门外有传呼的声音,有贵人乘坐着轩车经过。管宁端坐着不动,华歆扔下书去观看。管宁从此看不起华歆的为人,于是割开席子分开坐,不再和他做朋友。

后来管宁避居辽东,常常戴着白帽子,坐在卧在一座楼上,脚不踏地,终身不肯在魏国做官;而华歆先是侍奉孙权,后来归降曹操,到这时就有了收捕伏皇后这件事。

后人有诗感叹华歆说:“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又有诗称赞管宁说:“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