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回:贾诩施计离间 马超韩遂内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演义通俗!
曹操回到营寨,问贾诩:“你知道我在阵前和韩遂交谈的用意吗?”贾诩说:“这个主意虽然巧妙,但还不足以离间他们两人。我有一计,能让韩遂和马超自相残杀。”曹操询问是什么计策。贾诩说:“马超不过是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不懂机密之事。丞相您亲自写一封信,只给韩遂一人,信中故意用一些模糊不清的字眼,在关键的地方,自行涂抹修改,然后封好送给韩遂,还要故意让马超知道这件事。马超肯定会索要书信来看。如果看到上面重要的地方都被涂改,他就会猜测是韩遂怕他知道什么机密之事,自己涂改的,这就正好契合了他们看到您和韩遂单骑会面时产生的怀疑;一旦产生怀疑,就必然会引发内乱。我们再暗中结交韩遂部下的将领,让他们之间相互猜忌,这样就可以对付马超了。”曹操说:“这个计策很好。”随即写了一封信,把信中关键的地方都进行了涂改,然后封好,故意派很多随从送到韩遂营寨,送完信后就回去了。
果然,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马超。马超心中越发怀疑,直接到韩遂那里索要书信看。韩遂把信给了马超。马超看到信上有涂改的字样,问韩遂:“信上怎么都被涂抹得模糊不清?”韩遂说:“原信就是这样,不知道什么原因。”马超说:“哪有把草稿送给别人的道理?肯定是叔父怕我知道详细内容,先涂改了。”韩遂说:“难道是曹操不小心把草稿误封送来了?”马超说:“我才不信。曹操是个精细的人,怎么会出差错?我和叔父合力杀贼,为什么忽然起了异心?”韩遂说:“你要是不相信我的心意,明天我在阵前把曹操骗来说话,你从阵内冲出来,一枪把他刺死就行了。”马超说:“如果这样,才能看出叔父的真心。”两人就此约定好了。
第二天,韩遂带着侯选、李堪、梁兴、马玩、杨秋五员将领出阵。马超藏在营帐门后。韩遂派人到曹操营寨前,高声喊道:“韩将军请丞相过来交谈。”曹操于是命令曹洪带领几十名骑兵直接出阵和韩遂相见。两匹马相距几步远,曹洪在马上欠身说道:“昨天夜里丞相嘱托将军的话,千万不要有差错。”说完就掉转马头回去了。马超听到后大怒,挺枪催马,就向韩遂刺去。五员将领连忙拦住,把马超劝回了营寨。韩遂说:“贤侄别怀疑,我没有坏心。”马超哪里肯相信,心中充满怨恨地离开了。
韩遂和五员将领商议:“这件事该怎么解释?”杨秋说:“马超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常常有欺凌主公您的心思,就算战胜了曹操,他又怎会甘居人下?依我看,不如暗中投靠曹操,日后还能有封侯的机会。”韩遂说:“我和马腾结拜为兄弟,怎么忍心背叛他?”杨秋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这样做。”韩遂说:“谁可以去传递消息?”杨秋说:“我愿意去。”于是韩遂写了一封密信,派杨秋直接到曹操营寨,说要投降的事情。曹操非常高兴,答应封韩遂为西凉侯、杨秋为西凉太守,其他人也都有官爵。双方约定以放火为信号,共同对付马超。
杨秋告辞后,回去见韩遂,详细说了这件事:“约定今晚放火,里应外合。”韩遂十分高兴,就让军士在中军帐后堆积干柴,五员将领各自带着刀剑等候。韩遂本想设宴把马超骗来,趁机杀掉他,正犹豫不决时,没想到马超早已把事情打探得一清二楚,他带着几个亲随,手持宝剑先走,让庞德、马岱在后面接应。马超悄悄进入韩遂营帐,只见五员将领正和韩遂小声说话,只听到杨秋说:“事不宜迟,要赶紧行动!”马超大怒,挥剑闯入,大喝一声:“你们这群贼子竟敢谋害我!”众人都大吃一惊。马超一剑朝韩遂的面门砍去,韩遂慌忙用手抵挡,左手立刻被砍落。五员将领拔刀一起冲了上来。马超快步走出营帐,五员将领把他团团围住,混战起来。马超独自挥舞宝剑,力敌五员将领。只见剑光闪烁之处,鲜血飞溅:他砍翻了马玩,剁倒了梁兴,另外三员将领各自逃命。
马超再次进入营帐要杀韩遂时,韩遂已被左右救走。这时,营帐后面燃起大火,各个营寨的士兵都骚动起来。马超连忙上马,庞德、马岱也赶到了,双方混战在一起。马超率领军队杀出时,曹操的兵马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前面有许褚,后面有徐晃,左边有夏侯渊,右边有曹洪。西凉的士兵自相残杀。马超找不到庞德和马岱,就带领一百多骑兵,在渭桥之上截住去路。
天色微微发亮,只见李堪带领一支军队从桥下经过,马超挺枪催马追赶。李堪拖着枪逃走。恰好于禁从马超背后赶来。于禁拉开弓射马超。马超听到背后弓弦声响,急忙一闪,箭却射中了前面的李堪,李堪落马而死。马超回马来杀于禁,于禁拍马逃走了。马超回到桥上驻守。曹操的兵马前后大量涌来,虎卫军冲在最前面,乱箭齐发,向马超射去。马超用枪拨打,箭纷纷落地。马超让随从骑兵来回冲杀。无奈曹兵围得又紧又厚,无法突围。马超在桥上大喝一声,杀入黄河以北,他的随从骑兵都被截断了。马超独自在敌阵中冲突,却被暗弩射倒了坐下的马,马超摔倒在地,曹操的军队围了上来。正在危急时刻,忽然西北角上一支军队杀了过来,原来是庞德、马岱。二人救了马超,把军中的战马给马超骑上,转身杀出一条血路,朝西北方向逃走了。
曹操听说马超逃脱,传令众将:“不分白天黑夜,一定要追到马超。谁能得到他的首级,赏千金,封万户侯;活捉他的,封大将军。”众将领命,都想争功,一路追赶。马超顾不得人马困乏,只顾拼命逃跑。他的随从骑兵渐渐都跑散了。步兵跑不动的,大多被曹军擒获。最后只剩下三十多骑兵,和庞德、马岱一起朝陇西临洮方向逃去。
曹操亲自追到安定,知道马超已经逃远,这才收兵回到长安。众将都聚集在一起。韩遂失去了左手,成了残疾之人,曹操让他在长安休养,授予他西凉侯的职位。杨秋、侯选都被封为列侯,让他们驻守渭口。曹操下令班师回许都。
凉州参军杨阜,字义山,直接到长安来见曹操。曹操问他有什么事,杨阜说:“马超有吕布那样的勇猛,又深得羌人之心。如今丞相如果不乘势剿灭他,他日他养足了实力,陇上各郡就不再是国家的领土了。希望丞相暂且不要回兵。”曹操说:“我本想留下军队征讨他,无奈中原事务繁多,南方也尚未平定,不能久留。你要为我守住这里。”杨阜答应了,又保荐韦康为凉州刺史,一同领兵驻守冀城,以防备马超。杨阜临走时,向曹操请求:“长安一定要留下重兵作为后援。”曹操说:“我已经安排好了,你只管放心。”杨阜告辞离去。
众将都问曹操:“当初贼军占据潼关,渭北道路不通,丞相您不选择从河东攻打冯翊,反而坚守潼关,拖延了很长时间,然后才北渡黄河,扎营固守,这是为什么呢?”曹操说:“当初贼军守住潼关,如果我刚到就去夺取河东,贼军必然会分兵守住各个渡口,那么我们就无法渡过河西了。所以我把大量兵力都聚集在潼关前,让贼军全都在南面防守,而河西没有防备,这样徐晃、朱灵才能顺利渡河。然后我领兵北渡,用车辆连接,树立栅栏作为甬道,修筑冰城,让贼军以为我军实力薄弱,从而使他们心生骄傲,放松警惕。之后我巧用反间计,积蓄士兵的力量,一举击破贼军。这就是所谓的迅雷不及掩耳。用兵的变化,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众将又问:“丞相每次听说贼军增加兵力,反而面露喜色,这是为什么呢?”曹操说:“关中地区偏远,如果贼军各自凭借险要地势据守,征讨他们没有一两年无法平定;如今他们都聚集在一起,人数虽然众多,但人心不齐,容易离间,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举消灭他们,所以我很高兴。”众将下拜说:“丞相神机妙算,我们远远比不上。”曹操说:“这也多亏了你们众多文武官员的努力。”于是重重赏赐了众军。曹操留下夏侯渊屯兵长安,把收降的士兵,分别拨给各个部队。夏侯渊举荐冯翊高陵人,姓张,名既,字德容,担任京兆尹,和夏侯渊一起镇守长安。曹操班师回朝。献帝亲自排銮驾出城迎接。下诏让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就像汉朝丞相萧何那样的待遇。从此,曹操威震中外。
这个消息传到汉中,很快惊动了汉宁太守张鲁。原来张鲁是沛国丰人。他的祖父张陵在西川鹄鸣山中编造道书迷惑众人,人们都很敬重他。张陵死后,他的儿子张衡继续推行。百姓只要来学道,就要交五斗米,世人称他们为“米贼”。张衡死后,张鲁继续推行。张鲁在汉中自称为“师君”;来学道的人都被称为“鬼卒”;为首的被称为“祭酒”;带领众多教徒的被称为“治头大祭酒”。他们以诚信为宗旨,不许欺诈。如果有人患病,就设坛让病人住在静室中,让病人自己反思过错,当面忏悔,然后为其祈祷;负责祈祷之事的人,被称为“奸令祭酒”。祈祷的方法是,写下病人的姓名,说明服罪的意思,写三份文书,名为“三官手书”:一份放在山顶上奏天,一份埋在地下奏地,一份沉入水中申告水官。这样之后,如果病人痊愈,就要交五斗米作为酬谢。他们还建造义舍:义舍内饭米、柴火、肉食都准备齐全,过往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自行取用;拿得多的人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境内有人犯法,必定会宽恕三次;如果屡教不改,才施加刑罚。当地没有官员,都由祭酒管理。就这样,张鲁雄踞汉中之地已经三十年。国家因为此地偏远,无法征伐,就任命张鲁为镇南中郎将,兼任汉宁太守,只要他进贡就行了。
当年,张鲁听说曹操打败了西凉的军队,威震天下,就召集众人商议:“西凉马腾被杀,马超刚刚战败,曹操肯定会侵犯我们汉中。我想自称汉宁王,领兵抗拒曹操,各位觉得怎么样?”阎圃说:“汉川有十万多户百姓,财富充足,粮食丰富,四面地势险要;如今马超刚败,从子午谷逃入汉中的西凉百姓,不下数万。我认为益州刘璋昏庸懦弱,我们不如先夺取西川的四十一州作为根基,然后再称王也不迟。”张鲁非常高兴,就和弟弟张卫商议起兵之事。很快,有探子把消息报告到了川中。
再说益州刘璋,字季玉,是刘焉的儿子,汉鲁恭王的后代。章帝元和年间,被改封到竟陵,他的旁支亲属因此居住在那里。后来刘焉官至益州牧,兴平元年因患痈疽去世,益州的大吏赵韪等人,共同拥立刘璋为益州牧。刘璋曾经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因此和张鲁结下仇怨。刘璋派庞羲担任巴西太守,来抗拒张鲁。当时庞羲探听到张鲁想要兴兵夺取西川,急忙报告给刘璋。刘璋生性懦弱,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十分忧虑,急忙召集众官商议。忽然有一个人昂首挺胸地站出来说:“主公放心。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凭借这三寸不烂之舌,能让张鲁不敢正眼看西川。”正是:只因蜀地谋臣进,致引荆州豪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