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回:周瑜兵败孙曹各自谋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演义通俗!
却说周瑜被诸葛亮预先设下的关羽、黄忠、魏延三支伏兵打得大败。黄盖、韩当急忙将他救下船,这一战折损了无数水军。周瑜远远望见刘备和孙夫人的车马仆从,都停在山顶之上,怎能不心生怨气?他箭伤本就未愈,又被这怒气一激,疮口瞬间迸裂,当场昏死过去。众将赶忙将他救醒,随后开船逃离。而孔明则下令不要追赶,自己与刘备一同返回荆州庆贺胜利,并赏赐了众将。
周瑜狼狈地回到柴桑。蒋钦等人率领着人马返回南徐,向孙权禀报情况。孙权怒火中烧,气得不行,打算任命程普为都督,起兵攻打荆州,夺回失地。与此同时,周瑜也上书孙权,请求出兵雪耻复仇。张昭连忙进谏说:“主公,此事万万不可。曹操日日夜夜都想着报赤壁之战的仇,只是担心孙、刘两家齐心协力,所以才一直没敢轻易兴兵。如今主公要是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和刘备互相争斗吞并,曹操必定会趁着这个机会,从我们防守空虚的地方进攻,到那时,我们的国家可就危险了。”顾雍也接着说道:“许都难道会没有他们派来的奸细吗?要是他们知道孙、刘两家关系不和,曹操肯定会派人去勾结刘备。刘备要是害怕我们东吴,就必然会投靠曹操。要是真到了那一步,江南地区什么时候才能安宁呢?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人去许都,上表朝廷,奏请封刘备为荆州牧。曹操得知这件事后,心里有所忌惮,就不敢轻易对我们东南地区用兵了。而且这样做还能让刘备对主公没有怨恨。之后,我们再派心腹之人使用反间计,让曹操和刘备相互攻打,我们就可以趁着他们两败俱伤的机会,谋划进取,这才是明智之举啊。”孙权听后,点头说道:“元叹说得很有道理。但派谁去合适呢?”顾雍回答说:“我们这里有一个人,曹操一直很敬重仰慕他,可以派他去。”孙权忙问是谁。顾雍说:“华歆就在这儿,为什么不派他去呢?”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当即就派华歆带着奏表前往许都。华歆领命后,即刻启程,径直来到许都求见曹操。后来听说曹操在邺郡与群臣聚会,庆贺铜雀台建成,华歆便又赶到邺郡等候拜见。
曹操自从在赤壁之战中战败后,心里一直想着报仇雪恨。只是他一直怀疑孙、刘两家会联合起来,所以不敢轻易进兵。建安十五年春天,铜雀台建成,曹操便在邺郡大宴文武百官,摆下宴席庆贺。这铜雀台正对着漳河,中间是铜雀台,左边一座叫玉龙台,右边一座叫金凤台,每座台都高达十丈,上面有两座桥相互连通,台内千门万户,金碧辉煌,交相辉映。
宴会这天,曹操头戴嵌宝金冠,身穿绿锦罗袍,腰系玉带,脚蹬珠履,威风凛凛地坐在高台上。文武官员们整齐地侍立在台下。曹操想要观看武官们比试弓箭,于是让近侍取来一件西川红锦战袍,挂在垂杨树枝上,在树下设置了一个箭垛,以百步为界限。他把武官们分成两队:曹氏宗族的人都穿着红色衣服,其他将士则都穿着绿色衣服。大家各自带着雕弓长箭,跨上战马,勒紧缰绳,听从指挥。曹操传令道:“谁能射中箭垛的红心,我就把这件锦袍赏赐给他;要是射不中,就罚酒一杯。”
号令刚刚下达,红袍队中,一个年轻的将军催马而出,众人一看,原来是曹休。曹休骑着马飞快地来回奔驰了三次,然后扣上箭,拉满弓,一箭射去,正中红心。一时间,金鼓齐鸣,众人纷纷喝彩。曹操在台上远远望见,大喜过望,说道:“这真是我家的千里驹啊!”正准备派人去把锦袍取来赏赐给曹休,只见绿袍队中,一匹马飞奔而出,马上的人大声喊道:“丞相的锦袍,应该让我们外姓人先取,曹氏宗族的人可不能抢先。”曹操一看,原来是文聘。众官员都说:“且看文仲业的射法如何。”文聘拈弓搭箭,催马射箭,一箭也射中了红心。众人再次喝彩,金鼓声响成一片。文聘大声喊道:“快把锦袍拿来!”这时,红袍队中又有一员将领飞马而出,厉声说道:“文烈先射中的,你怎么能来争夺呢?看我给你们两个评评理!”说着,他拉满弓,一箭射去,同样射中了红心。众人齐声叫好。仔细一看,原来是曹洪。曹洪正要去取锦袍,只见绿袍队里又有一员将领冲了出来,举着弓大声说道:“你们三人的射法,有什么了不起的!看我射的!”众人一看,是张郃。张郃骑着马一个翻身,背对着箭垛射出一箭,竟然也射中了红心。四支箭齐齐地插在了红心之中。众人都赞叹道:“好箭法!”张郃得意地说:“这锦袍该归我了吧!”话还没说完,红袍队中又一员将领飞马而出,大声喊道:“你不过是翻身背射,有什么稀奇的!看我来射中红心!”众人一看,原来是夏侯渊。夏侯渊催马跑到界限口,扭转身子一箭射去,这一箭正好射在先前四支箭的正中间,金鼓再次齐鸣。夏侯渊勒住马,按住弓大声问道:“我这一箭,能夺得锦袍了吧?”这时,绿袍队里,一员将领应声而出,大声喊道:“且把锦袍留给我徐晃!”夏侯渊问道:“你还有什么射法,能夺我的锦袍?”徐晃说:“你射中红心,没什么稀奇的。看我单单取下锦袍!”说着,他拈弓搭箭,远远地朝着柳条射去,恰好射断了挂着锦袍的柳条,锦袍应声坠地。徐晃飞快地跑过去,捡起锦袍披在身上,然后催马来到台前,恭敬地说道:“谢丞相赐袍!”曹操和众官员见了,无不称赞羡慕。
徐晃刚勒住马准备回去,突然台边跳出一个绿袍将军,大声喊道:“你要把锦袍拿到哪里去?赶紧给我留下!”众人一看,原来是许褚。徐晃说道:“锦袍已经在我这儿了,你怎么敢强夺!”许褚也不答话,直接催马过来夺袍。两匹马靠近后,徐晃便用弓去打许褚。许褚一只手按住弓,一把将徐晃从马鞍上拖了下来。徐晃急忙扔掉弓,翻身下马,许褚也跟着下马,两人揪住对方厮打起来。曹操见状,急忙派人上前将他们拉开。再看那件锦袍,已经被扯得粉碎。曹操让二人都上台来。徐晃瞪着眼睛,满脸怒气,许褚则咬着牙,眼中冒火,两人都还一副想要继续争斗的样子。曹操笑着说:“我只是想看看你们的勇气罢了。难道还会舍不得这一件锦袍吗?”于是让所有将领都上台,每人赏赐了一匹蜀锦,众将纷纷称谢。曹操又命大家按照各自的位次坐下。一时间,乐声悠扬,各种美味佳肴摆满了桌,水陆珍馐应有尽有。文官武将们轮流敬酒,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曹操看着众文官,说道:“武将们以骑射为乐,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威武勇猛。你们各位都是饱学之士,登上这高台,难道不该进献一些佳作,来记录这一时的盛事吗?”众官员都恭敬地弯腰说道:“愿听从丞相的吩咐。”这时,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官,纷纷进献诗章。诗中大多都在称颂曹操功德无量,认为他应当顺应天命,接受皇位。曹操逐一看完,笑着说:“诸位的佳作,对我实在是过誉了。我本是个愚笨浅陋之人,起初被举荐为孝廉。后来天下大乱,我在谯东五十里修建了精舍,原本打算春夏读书,秋冬打猎,等天下太平了,再出来做官。没想到朝廷征召我为典军校尉,于是我便改变了主意,一心想要为国家讨伐叛贼,立功建业,只希望死后墓碑上能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那我这一生的心愿也就满足了。回想自从讨伐董卓、剿灭黄巾起义以来,我铲除了袁术、打败了吕布、消灭了袁绍、平定了刘表,这才统一了天下。如今我身为宰相,作为臣子,已经尊贵到了极点,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如果国家没有我曹操一人,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有些人见我权力大,就胡乱猜测,怀疑我有不臣之心,这实在是大错特错。我常常想起孔子称赞周文王的至高品德,这句话一直铭记在我心中。现在要是让我放弃兵权,回到我所封的武平侯的封国,实在是不行啊:我实在是担心一旦解除了兵权,就会被人谋害;我要是失败了,国家也就会陷入危险境地;所以我不能为了追求虚名而陷入实际的灾祸之中。诸位想必没有不理解我心意的吧。”众人听了,都起身下拜说:“即使是伊尹、周公,也比不上丞相您啊。”后人有诗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曹操连饮了几杯酒,不知不觉有些沉醉,他唤来左右,捧过笔砚,也想要作一首《铜雀台诗》。刚要下笔,忽然有人来报:“东吴派华歆来上表,奏请封刘备为荆州牧,孙权还把妹妹嫁给了刘备,汉上九郡大半都已经归刘备所有了。”曹操听了,顿时手脚慌乱,把笔扔在了地上。程昱问道:“丞相在万军之中,面对箭雨飞石的攻击,都不曾动摇过心思;如今听说刘备得到了荆州,为什么如此惊慌失措呢?”曹操说:“刘备,是人中的豪杰,就像龙一样,他这一生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就如同龙困浅滩。如今他得到了荆州,就好比是困龙进入了大海,能够自由翱翔了。我怎么能不担心呢!”程昱又问:“丞相知道华歆来的用意吗?”曹操说:“还不知道。”程昱说:“孙权本来就忌惮刘备,想要派兵攻打他;但又担心丞相您会趁着他们交战的时候,从背后袭击,所以才派华歆作为使者,上表举荐刘备,这不过是想让刘备安心,同时也堵住丞相您的期望罢了。”曹操听后,点头说道:“是这么回事。”程昱接着说:“我有一个计策,能让孙、刘两家自相残杀,到时候丞相您就可以趁机出兵,一战就能将两个敌人都打败。”曹操听了大喜,连忙询问是什么计策。程昱说:“东吴所倚仗的,就是周瑜。丞相现在可以上表奏请封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把华歆留在朝廷中重用;这样一来,周瑜必定会把刘备视为仇敌。我们就可以趁着他们相互争斗的时候,出兵谋取利益,岂不是很好吗?”曹操说:“仲德的话,正合我意。”于是把华歆召到台上,重重地赏赐了他。当天的宴会结束后,曹操就带着文武百官返回许昌,上表奏请封周瑜为总领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又封华歆为大理少卿,把他留在许都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