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平定叛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反派皇子三岁半!
比凛冬的寒气更冷冽的,是康宁帝的愤怒。
便是最没心没肺,最贪玩最放肆的嫔妃,此刻也不得不缩手缩脚,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宫殿里。
余州叛乱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两年前的夏季,余州就乱过一次,朝廷调用禁军,加上北疆驻军的协助,打了两次胜仗,才熄了反贼的气焰,将反贼头子招安。
两年后的现在,叛乱再现,形势比上次更加严峻。上次叛乱是夏季,基本不用担心匈奴威胁,而现在是冬季,北河冰封,正是匈奴劫掠的时候!
余州本地世家,本就与朝廷不和,两年前,朝廷做了一些让步,对余州的掌控比之前还弱了几分!
此消彼长,危机更甚!由不得康宁帝不愤怒。
叛军围攻南康城,南康知府仓皇出逃的消息传来,康宁帝在朝堂上破口大骂。
静怡轩中,娴妃握着萧月的手,安慰道:“妹妹放心。南康城的知府是个老官了,知道萧家是妹妹的家族。”
伊昭仪跟着道:“我年前写过一封信给南康城知府,他定会照顾好姐姐家的!”
伊婕妤已在年前升了昭仪。
萧月并不慌张,只是有些担忧:“我那兄长在家,自会护住我家爹娘,只是不知道南康城里的百姓如何了。”
萧继达的武功很高,萧家人少,他一个人护得过来。
游戏里的萧继达的确护住了萧家,他平日里爱结交好汉,叛军的一个小头目,正是他的好友。也是因为这个,游戏里容嫔才能诬陷萧家和叛军有染。
娴妃长叹一口气:“我们一介女流,能有什么法子,只能多烧香,多祈福了。”
她不愿再谈这件事,转头看夏景:“九皇子出门时小心些,皇上苦闷时,爱去御花园逛,可别撞在枪尖上。”
“多谢娴娘娘,我记下了。”夏景点头。
他有3D地图,不可能撞到康宁帝。
他遗憾,若是煤将军在萧继达身边就好了,他能通过地图,看到那边的情况。
等驯兽术2级,得驯一只猛禽来,这样,视野就有了保障。
这猛禽,宫中是很难弄到了,得靠宁晚君。
往远处想了些,夏景回到近处的事上来。
南康城知府逃跑的消息已经传来,距离叛军攻打南康城不远了,甚至可能已经在交战中。
不知道萧继达那边战况如何了。
他和萧月一样忧心。
不过,心忧归心忧,每日的事不能少做。
他继续在养和轩、观澜斋、浣衣局、水云殿、永华宫溜达。
其他地方基本如常,水云殿和永华宫里,大公主和云嫔比较上心。
宁晚君摆了沙盘,思索余州形势,不忘考校夏景。云嫔在佛前烧香,她的兄长是北疆的守将,她担忧余州形势影响到北疆。
从永华宫回去的路上,夏景遇到了宁承睿。
经了上次的打,小拳王宁承睿变成了小耗子,见到夏景,如同见到了煤将军,匆匆忙往后面跑。
他后面,是御花园。
不一会儿,康宁帝的呵斥声和宁承睿的哭声传来。
夏景摸了摸鼻尖。他这次真没想坑宁承睿。
回到静怡轩,他和萧月一齐坐着,焦急地等待。
又一日过去,康宁帝已在调集禁军,物色将领,要派往余州镇压。余州无人可抵挡叛军,等禁军过去,叛军定然已经成了气候。
朝堂上,康宁帝让百官商议将领人选。先说自荐,无人应答,再说举荐,出来的官员,都推荐政敌一方的将领,被举荐的将领又纷纷推辞。
在冬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领兵跨越半个国度,去攻打余州数量未明的叛军,在场的武将们无人敢应!
好不容易有将领应下,又是五六十岁的老将。他们敢接,康宁帝不敢让他们去!
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一个个低垂的脑袋,康宁帝心中一阵凄凉。
余州形势危急,正是国家用人之际,这些官员,竟没有一个有担当的!
他握紧拳头,更觉得自己平日太过仁慈。
若夏景知道他这么想,一定哈哈大笑。正是因为康宁帝太冷酷,所以才无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上一个接了余州这个烫手山芋的,是兰嫔的祖父,他的下场群臣可是历历在目。
这也有好处,起码去掉了那些投机者。没把握的人,是真不敢接康宁帝的差事。
“葛洪盛呢!”康宁帝前倾身子,目光扫过诸多脑袋。
葛洪盛是端妃的父亲,今年四十,留京的将领里,只有他最适合领兵平叛。
“葛侯偶感风寒,在家修养。”有臣子答。
康宁帝气急而笑,这风寒来得可真及时。这哪里是风寒,这是持着这件事,索要好处呢!
他想,武官中,未必都不敢领兵,指不定是被葛洪盛威胁了!
“好!”康宁帝站起身,冷冷瞥过百官,背着双手,离开了朝堂。
他不愿妥协,到内阁中,与内阁大臣商议,换一个将领,可一一考量后,竟真没有别的人选!
康宁帝回到养心殿,坐在椅子上,揉着额头。
徐忠德端上茶水,为康宁帝按压头部。
“你说,该如何办?”康宁帝忽然问。
徐忠德忙跪下:“朝堂之事,奴才岂敢指手画脚?”
“朕让你说,你就说!”
“奴才不懂军事,内阁大臣们说只有葛洪盛可以,看来只能用葛洪盛。万岁爷不喜欢他,用完培养一个新人就是,天下英才,都在万岁爷手下呢!”
“说的好听,再培养一个葛洪盛,谈何容易!”
“奴才斗胆,勋贵里,不是有个现成的?是葛洪盛带着,打了好几场仗的。”
康宁帝皱眉:“你是说,云嫔那个兄长?”
徐忠德立即磕头谢罪,自掌双嘴。他一个宦官,议论朝政,若被百官知道,问罪的帖子得塞满养心殿。
他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葛洪盛是端妃的父亲,端妃与萧月不合,徐忠德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云嫔与萧月交好,而且膝下只有一个小公主,她兄长,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徐忠德出于权力斗争的角度,提供了如此的思路。游戏里,事情的确如此发展。
葛洪盛用半年时间,平定了余州之乱,赢了叛军,输了康宁帝的信任,慢慢被踢出了核心圈,解除了兵权,接替他的,正是云嫔的兄长。
康宁帝觉得徐忠德说的不错,但这是以后的事,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第二日早朝,事情不能再拖,康宁帝咬着牙,任命葛洪盛为大将军,令徐忠德带着将印和御医,去葛府请人。
葛洪盛没接。
康宁帝又请,备上了厚重的礼物。
葛洪盛还是没接。
康宁帝怒火中烧,当晚唤来端妃,要狠狠责罚,但想到余州,又改为了赏赐,解除了她的禁足令。
第三请,康宁帝坐上了龙轿,要亲临葛府。
这时候,徐忠德送来了最新的消息。
叛乱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