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 第164章 葛根作坊开工

第164章 葛根作坊开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一顿丰盛的饭菜让宾主尽欢。

尤其是柘星语,似乎感觉味蕾打开了新的世界,从宴席开始就没有停下,直到最后撑得实在吃不动了才停下了筷子。

柘星语抚着微微鼓起的小腹,一边打着饱嗝,一边叹息道:\姐姐,你做的菜怎么这么好吃,让我都不想走了。\

蒙小华笑道:\只要妹妹愿意,我当然欢迎你住下来,只是我这里条件简陋,就怕你住不习惯。\

对柘星语吃得满意,蒙小华一点都不意外。

柘星语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做菜的手法和花样有限,根本无法和后世百花齐放的各大菜系相比。

而且,蒙小华可不会亏待自己,家里早就配齐了各种做菜用的调料,做出来的菜式当然与众不同。

唐家就算是鼎鼎有名的家族,在做菜的香料上也无法和蒙小华相比,单单一个十三香,就是唐家无法找全的,何况是用来当作做菜的调料。

柘星语却不以为意道:\为了好吃的,我什么都能接受,不就是住在村里吗?哼,实在不行,我也在你们村子建一处别院,我想吃好吃的了,就可以直接来找姐姐了。\

蒙小华哑然。

狗大户就是这么豪横,别院想建就建,不像她建一个房子还要费劲吧啦的东拼西凑才能做到。

嗯,若是村里其他人知道蒙小华心里的话,估计也要骂她狗大户。

你见过村里有谁起手就是青砖大瓦房,刚刚过去没多久,又开始扩建三进的大宅院,不是狗大户是什么。

蒙小华安慰柘星语道:\妹妹,你要是想吃好吃的了,派人来通知我一下,我就去仁和楼帮你做菜,保准让你吃得开心,不用在村里建别院这么麻烦。\

开玩笑,柘星语若真是在小石村建了别院,以她吃货的性子,还不得三天两头跑到村里来,到时候,自己家就真的要成为柘星语的厨房了。

柘星语抱着蒙小华的手臂,软声哀求道:\好姐姐,你是不是藏着什么独门秘方的调料,所以做的菜才这么好吃?你看,今天有的菜都不是你亲自下厨做的,还是比我仁和楼的大厨做的好吃,妹妹求求你了,告诉我好吗?\

蒙小华再次哑然。

难道这就是吃货的本能?

柘星语在其他事情上或许不聪明,但是关乎吃食,居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今天庆祝工坊开工的菜肴中,不仅用了十三香这种在当前稀世难求的香料,而且还用了鸡精这种大杀器,做出来的菜当然好吃了。

蒙小华想了想,为了避免以后自己沦为柘星语的私家厨子,必须要让柘星语能在自己的酒楼里吃到美味的菜肴。

所以,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蒙小华将柘星语的小脸掰了过来,认真的对柘星语道:\妹妹,你真的太聪明了,居然这都让你猜到了,姐姐我确实有独家秘方,你想不想要?\

柘星语闻言,立即连连点头:\要,要,要,我要!\

蒙小华在柘星语嫩滑的小脸上捏了捏,笑道:\好,等妹妹回程的时候,我把调料送你一份,但是这个调料非常珍贵,妹妹你自己用就可以了,千万不可外传。\

\嗯,嗯,嗯……\

柘星语在蒙小华的手掌中挣扎着点头,小脸都变形了,心里却高兴异常。

哈哈,本姑娘的好日子来了。

……

让丫鬟扶着柘星语在附近走走消食,蒙小华就招呼着人手去工坊开工。

一共十八个人,其中十五个是冯婶和赵婶等村里人。

加上刘显芬和徐长寿家的两个儿媳妇秀云和金花。

想要做葛根粉条,就要先将葛根粉弄出来。

工坊的仓库中,早就收购了上万斤的葛根。

清洗干净的葛根剁成一小块一小块倒入石臼中,用石臼将葛根块捣碎。

随后,用石磨将捣碎的葛根块磨成浆。

在高处绑上一根绳子,一头绑上滤架,在滤架上张开滤布,磨好的葛根浆舀入滤布中,不停的摇晃滤架,使葛根浆中的白色汁液分离出来,流入滤架下的大缸中。

过滤的过程中,不停向葛根浆中加入清水,葛根浆里蕴含的淀粉通过摇晃和翻转过滤出来,直到滤出来的水变得清澈为止。

过滤后的浆液被转移到其他水缸中静置,而滤架中的葛根纤维恶化杂质则被堆放到其他地方,经过发酵之后,既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也可以用来喂养牲畜。

待浆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出上层的清水,只留沉淀在底层的葛根粉。

将缸底的葛根粉取出,掰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入簸箕中,置于荫凉处或太阳下晾干或晒干,就能得到纯净的葛根粉。

想要制作葛根粉,需要以葛根粉为原料,进行二次加工。

取葛根粉和水按照三比四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直到无颗粒状。

将锅烧热,倒入调好的葛根粉浆,小火慢慢将粉浆煎成圆形粉皮。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火候,一直用小火,防止粉浆糊底。

将煎好的粉皮取出,用刀将放凉的粉皮切成细条状置入簸箕中晾干或晒干。

如此,就得到了便于储存和运输的葛根粉条。

今天是工坊开工的第一天,村里的十五个人在蒙小华的指挥下,分别负责制取葛根粉的各个步骤。

而秀云和金花则被蒙小华喊到了工坊的最后一间屋子里,教她们如何用葛根粉制作粉条。

秀云和金花也不负所望,很快就掌握了葛根粉条的制作方法。

从清洗葛根、磨浆、过滤,沉淀,制作粉条,整个过程中蒙小华都将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一一告诉了母亲刘显芬,让她牢牢记住。

毕竟,按照家里的打算,以后还要建起其他的工坊,蒙小华不能一直在葛根粉条工坊盯着,而刘显芬就是家里商定的监管葛根粉条工坊的人选,所以,她必须掌握所有的工序和要点。

刘显芬也清楚自己的责任,学得特别认真。

好在葛根粉条工坊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熟悉厨房各种事务的刘显芬仅仅一个下午就掌握了其中的关键,在蒙小华的指导下,顺利的做出了一锅符合要求的葛根粉皮。

如此,葛根工坊正式投入生产。

等到唐三公子和柘星语告辞离开的时候,蒙小华往柘星语的丫鬟手里塞了一包十三香和一包婆婆乐鸡精作为回礼,将柘星语高高兴兴的送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