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梦里自知身是客 > 35.墙报机器

35.墙报机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梦里自知身是客!

“墙报”是特殊运动时期常见的政治宣传形式和舆论工具。定期出墙报是每一个都单位必须认真完成的政治任务。否则,单位领导就会遭质疑,受批评,甚至职位不保!

正因为墙报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单位都会特别重视。而且,单位之间还会在刊头绘画、文章内容、图文排版、抄写书法上暗自较劲,相互比拼。

蒋梦言是个出墙报的高手。别人画刊头画,因为能力有限,一般都是临摹单色剪影式图形,蒋梦言画的刊头画则是写实的、全彩系的、有立体感的工农兵人物形象!而且比例结构准确,五官造型俊美,色彩鲜艳,准确地体现出了红、光、亮的时代审美特征。

蒋梦言不仅画画的好,还有一笔好字。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一般情况下用铅笔都不会太熟练。但蒋梦言却能写一笔“点画劲挺,结体险峻、严谨工整”的欧楷。除此之外,还能用毛笔或排笔轻松写出宋、黑、隶等诸体美术字。胡中舟老师感概地说,蒋梦言同学在出墙报的工作上诸技皆能,就是一架全能型的墙报机器!

“什么叫技艺天授?哎,胡主任,我看这孩子就是!我不相信他的能力是学的来的,他能找谁去学?又有谁能教得了他?”柳常青校长骄傲的看着蒋梦言刚刚出好的墙报,对陪同他视察的教导主任胡中舟老师发表着感概,兴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蒋梦言当然同意柳校长关于“技艺天授”的论断。他也认为:一流的人才是天生的,二流的人才是发现的,三流的人才是培养的。正所谓天才、地才、人才、庸才,四才不一。天才,无师自通;地才,遇师则通;人才,有师能通;庸才,良师不通!老师教不了天才,教不会庸才,可以点拨一下地材,培养一下人才。这就是蒋梦言四十多年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当然,蒋梦言绝不敢冒领柳校长所说的“天授之才”。在蒋梦言这里,只有上一辈子的沉定积累,没有这一辈子的“天授之才”!

画名传开,蒋梦言在城关小学成了名人。只要蒋梦言在学校执行出墙报的任务,同学们打打闹闹的课间游戏似乎都不香了。他们会跑来蒋梦言工作的空教室,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他,看他镇定自若的写写画画,钦佩崇拜的眼神里仿佛要冒出一连串的泡泡来。

自从城关小学得到了蒋梦言这架“全能的墙报机器”,立刻就把墙报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城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受到了县教育局领导的多次表扬。局领导在对比了全县墙报最好的几所中小学后,给出的评价是全县第一。无任何争议的全县第一。

胡中舟老师也曾在书法上下过功夫,自言对欧阳询的字体颇有研究。见到蒋梦言这一笔毛笔字后大为惊奇,觉的自己还不及蒋梦言的功力。他认真地询问蒋梦言是如何习得这一手毛笔字的?蒋梦言一时语塞。他总不能说我上辈子临贴习字,数十年如一日才积攒出了这点功底吧!

他想了一下才说:“胡老师,您相信天才吗?就是在某些事情上特别灵光,特别有天赋,一点就透一学就会的那种人?”

“有呀,有呀,前几天柳校长还同我一起谈论,认为你的才能不可多见,是天才小画家呢!”

“胡老师,在写写画画上,我还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天生的,我也并没有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

“这还真是!蒋梦言,你在写画这方面独具‘天授之才’。”胡老师接着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叫漆思源。是县文化馆的美术辅导干部。我将这位老师介绍给你认识可好?”

漆思源?上一世他在自学的路途上结识的专业老师,是引导他走上美术正途、亦师亦友、人品学识影响了他一辈子的人呀!

“谢谢胡老师对我的栽培,我很愿意结识这位老师。”蒋梦言连忙向胡老师致谢。

事逢9月23日——中国首次进行地下核试验成功;9月29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一次新的氢弹爆炸;10月1日建国二十周年国庆;这三大政治事件要同时庆祝。通江口县革命委员会要组织大型的庆祝游行。游行队伍要按行业系统组成方阵,每方阵的排头都要有一块由四个人抬举着的巨幅宣传画牌或者领袖语录牌。

由于美术绘画人才缺乏,大部分单位是没有能力自主完成宣传画绘制的。于是县革委委派文化馆牵头,集中全县的美术人才组成宣传画制作团队,统一制作游行庆祝所需要的宣传画和标语牌。就是这样一个机缘,在胡中舟老师的引荐下,蒋梦言比前世提早五年,结识了县文化馆的美术辅导干部漆思源老师。由此而参加到由漆思源老师牵头组建的“国庆游行宣传画制作团队”中。

漆思源老师时23岁,毕业于H省艺术学院美术分部的附中。1966年服从国家分配来到通江口县文化馆。虽然仅是中专毕业生,但他专业素质过硬,造型能力超强,极善于进行写实刻画。他笔下的自然之物情节真实、细节精到,尤可以假乱真。他是这个时代的文艺翘楚,是通江口县唯一的一位受过正规绘画造型训练的专业人士。是通江口县鼎鼎大名的“漆画家”。

宣传画制作团队借用县花鼓剧团的排练厅作为制作场地。十几号人在县委宣传部的组织下,在漆思源老师的领导下,没日没夜地干了五天,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制完成了三十多幅宣传画和标语牌匾。

在紧张的宣传画绘制工作中,其他的美工人才都是一块一幅的吃力绘制,只有漆思源老师和蒋梦言是同时排开三块画板实行流水式作业的。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次调色的剩余颜料,节省清洗画笔和调色盘的时间,可以大大地提高绘制效率,提高绘制速度。

蒋梦言人小身矮,是把大号排笔绑在一截竹竿上画画的。绑一截竹竿相当于增加了手臂的长度,这样画画,看起来很潇洒,可他长时间杨起手臂工作,这样干上一天,可以累死几头牛的呀!

蒋梦言展现出来的美术造型功底,惊艳到了漆思源老师:一个七岁的孩子,竟能与他的造型能力相当。以他的见识,要达到如此能力,非十年以上的恒久努力不可,这期间还不能少了专业老师的指点教导。

这个来自乡镇的七岁男孩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世上还真有不需要以师带徒、勤学苦练、生而知之的天才?

漆思源老师对蒋梦言十分欣赏,蒋梦言对漆思源老师非常敬重。两人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这次活动,蒋梦言在通江口县的美术圈子内展露了头角。在县里大领导哪里挂上了名号,得到了美术圈的认可和尊重。一夜之间,他的画名传遍了县城各单位,他成了通江口县赫赫有名的小画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