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武周天工谱 > 第六十三回 临淄王夜访草庐

第六十三回 临淄王夜访草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武周天工谱!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经历了诸多风雨后,在朝堂上已然站稳脚跟,可宫廷局势依旧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武氏残余虽遭多次打击,但仍如潜藏的暗礁,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韦后势力被铲除后,朝堂的权力真空吸引着更多野心家觊觎。而此时,年轻的李隆基崭露头角,他心怀大志,深知若想成就一番大业,离不开林澈与太平公主的辅佐。

这日,夜幕笼罩长安,月色如水洒在城中的大街小巷。临淄王李隆基身着一袭朴素的黑袍,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睛。他带着两名亲信,避开了巡逻的士兵,悄然来到了林澈在城郊的一处别业。这别业是林澈在局势稍稳后购置的,远离朝堂的喧嚣,四周绿树成荫,静谧安宁,宛如世外桃源。

李隆基轻轻叩响了别业的门环,“吱呀” 一声,门开了,一个老仆探出头来。老仆见是陌生人,警惕地问道:“你是何人?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李隆基摘下斗笠,轻声说道:“劳烦通传一声,就说临淄王李隆基求见林将军。” 老仆一听是临淄王,吃了一惊,连忙请他们进门。

林澈正在书房中研究兵书,听闻李隆基来访,心中有些诧异,但还是立刻起身相迎。在书房中,林澈见到了李隆基,只见他一脸疲惫却难掩眼中的急切。李隆基见到林澈,立刻行礼,说道:“林将军,深夜打扰,还望恕罪。实在是如今局势危急,我心中忧虑,特来向将军请教。” 林澈连忙扶起他,说道:“临淄王客气了,您深夜前来,定是有要事相商,快请坐。”

两人坐下后,林澈命人端上茶水。李隆基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说道:“林将军,如今朝堂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各方势力都在为了权力明争暗斗,我虽有心为大唐效力,却深感力不从心。我听闻将军足智多谋,又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望将军能为我指明方向。” 林澈看着李隆基,心中暗暗赞赏他的志向和谦逊。他沉思片刻,说道:“临淄王,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武氏余党虽遭重创,但仍有残余;而新的势力也在不断崛起。想要在这复杂的局势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我明白,如今我虽有一些支持者,但力量还远远不够。我想知道,将军认为我该如何做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占据上风呢?” 林澈看着李隆基,认真地说道:“首先,你要广纳贤才。人才是成就大业的关键,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应纳入麾下。其次,要关注民生。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赢得民心。你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推行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比如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再者,要与朝中各方势力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又不能被他们所左右。”

李隆基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将林澈的话牢记心中。他又问道:“林将军,如今我与太平公主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公主在朝中威望极高,势力庞大,我虽敬重她,但也担心她会阻碍我的发展。不知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林澈微微皱眉,他深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显现,若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大唐的未来。他说道:“太平公主对大唐忠心耿耿,她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她与你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我认为,你们应该坦诚相待,相互沟通。你要让公主知道你的志向和抱负,争取她的支持。同时,你也要尊重公主的意见,在重大决策上与她协商。”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林将军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公主在朝中的势力过大,我担心她会有不臣之心。” 林澈连忙说道:“临淄王切勿胡乱猜测。公主对大唐的忠诚毋庸置疑,她虽在朝中拥有一定的势力,但从未有过篡权夺位的想法。她之所以参与朝堂事务,也是为了辅佐陛下,维护大唐的稳定。你与公主之间,应该相互信任,共同为大唐的未来努力。”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林澈和李隆基对视一眼,林澈示意李隆基稍安勿躁,自己则悄悄走到门口。只见一个黑影在门外一闪而过,林澈立刻追了上去。那黑影见林澈追来,加快速度奔跑,林澈凭借着在近代学到的一些追踪技巧,紧追不舍。

追了一段距离后,那黑影突然停了下来,转身面对林澈。借着月光,林澈看清了对方的面容,竟是武氏余党的一名奸细。那奸细冷笑一声,说道:“林澈,你以为你能阻止我们吗?临淄王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就是我们的机会。你们等着吧,大唐很快就会陷入混乱,武氏必将重新掌权!” 林澈怒喝道:“你们这些逆贼,休要白日做梦!有我在,你们的阴谋就不会得逞!” 说着,林澈抽出佩剑,与那奸细战在一起。

那奸细武功不弱,刀法凌厉,但林澈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在近代学到的格斗技巧,渐渐占据了上风。几个回合下来,林澈看准时机,一剑刺向那奸细的胸口。奸细躲避不及,被林澈一剑刺中,倒在地上。林澈走上前去,蹲下身子,问道:“你们还有什么阴谋?快说!” 那奸细嘴角溢出鲜血,冷笑道:“你别想从我口中得到任何消息!” 说完,便咬碎口中的毒药,气绝身亡。

林澈看着死去的奸细,心中暗自警惕。他回到书房,将情况告知李隆基。李隆基脸色微变,说道:“看来武氏余党还在暗中活动,他们肯定在策划着更大的阴谋。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林澈点头道:“临淄王放心,我会加强防范。如今当务之急,是你要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广纳贤才,关注民生,增强自己的实力。我也会在一旁协助你,与太平公主一起,为你铺平道路。”

李隆基感激地看着林澈,说道:“林将军,多谢您的教导和帮助。我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为了大唐的未来,我会努力奋斗。” 林澈微笑着说道:“临淄王客气了,这也是我身为大唐臣子的职责所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大唐繁荣昌盛。”

夜已深,李隆基起身告辞。林澈亲自送他到门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李隆基肩负着大唐的未来,自己与太平公主必须全力辅佐他,才能让大唐在这动荡的局势中走向繁荣。

回到书房后,林澈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武氏余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还会有新的阴谋。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也需要妥善处理。他决定明天就去找太平公主,与她商量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以及如何更好地辅佐李隆基。

第二日清晨,林澈早早地来到了太平公主府。太平公主正在花园中赏花,见到林澈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说道:“林郎,你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是不是有什么事?” 林澈将昨晚临淄王夜访的事情以及遇到奸细的情况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秀眉微蹙,说道:“武氏余党真是阴魂不散,看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临淄王有此志向,是大唐的幸事,我们确实应该好好辅佐他。只是,我与他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好好处理。”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我知道你对大唐忠心耿耿,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临淄王也深知这一点,他只是担心权力分配的问题。我觉得你们应该找个机会好好谈一谈,坦诚相待,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说道:“林郎,你说得对。我也不想与临淄王产生矛盾,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权力的争夺中,难免会有一些分歧。我会找个机会与他好好谈一谈的。”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说道:“公主,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强对武氏余党的监视,收集他们的阴谋证据,一旦有机会,就将他们彻底铲除。同时,我们也要帮助临淄王,让他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材。” 太平公主坚定地说道:“林郎,你放心,我会全力支持临淄王的。有我们两人在,武氏余党翻不起什么风浪。”

从那以后,林澈和太平公主更加密切地关注着朝堂局势和武氏余党的动向。他们一方面加强自身的防备,另一方面积极为李隆基出谋划策。林澈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帮助李隆基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力量的计划。太平公主则在朝堂上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为李隆基争取更多的支持。

而李隆基也不负所望,他按照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建议,广纳贤才,推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在自己的封地内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支持。他与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关系也逐渐融洽,三人共同为大唐的未来努力奋斗着。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武氏余党勾结了一些朝中大臣,企图在武则天祭天的仪式上发动政变,推翻李唐政权,重新扶持武氏后人登基。他们的计划十分周密,准备在祭天仪式上制造混乱,趁机控制武则天和朝中重要官员。

林澈和太平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知道,这次祭天仪式将是一场生死较量,若不能及时阻止武氏余党的阴谋,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林澈沉思片刻,对太平公主说道:“公主,此次武氏余党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小心应对。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派人混入他们内部,了解他们的具体计划和兵力部署。然后,我们再制定相应的对策。” 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所言极是。只是,派谁去合适呢?武氏余党对我们防范甚严,一般人很难接近他们。” 林澈想了想,说道:“我有一个人选,他叫李福,是我在边关时结识的一位义士。他武艺高强,机智过人,而且对武氏余党恨之入骨。我相信他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太平公主听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李福去吧。你要叮嘱他,一定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暴露身份。” 林澈点头道:“我会的。”

于是,林澈找到了李福,将任务告诉了他。李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他说道:“林将军,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武氏余党害我全家,我早就想找机会报仇了。这次,我一定会将他们的阴谋查清楚,为大唐除害!” 林澈拍了拍李福的肩膀,说道:“李福,此去危险重重,你一定要小心。若有什么危险,立刻回来,千万不要勉强。” 李福坚定地点了点头。

李福乔装打扮后,混入了武氏余党的内部。他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很快就取得了武氏余党首领的信任。在与武氏余党相处的过程中,他暗中收集着他们的计划和兵力部署信息。经过几天的努力,他终于摸清了武氏余党的阴谋。原来,他们打算在祭天仪式上,利用事先安排好的刺客,刺杀武则天和朝中重要官员。同时,他们还联络了城外的一支叛军,准备在城内制造混乱时,里应外合,夺取政权。

李福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将情报传递给了林澈。林澈收到情报后,立刻与太平公主商议对策。太平公主脸色凝重,说道:“林郎,武氏余党的计划如此周密,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公主,我觉得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我们先在祭天仪式上做好防备,让武氏余党的刺客无从下手。然后,我们再派人去城外围剿叛军,切断他们的后援。同时,我们要在城内布下天罗地网,等待武氏余党自投罗网。” 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此计甚妙。只是,我们要如何在祭天仪式上做好防备呢?” 林澈说道:“我在近代学过一些防御的知识,我们可以在祭天仪式现场设置一些机关和陷阱。同时,我们要加强对现场的巡逻和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林澈和太平公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他们调动了大量的士兵,在祭天仪式现场布置机关和陷阱。同时,他们还安排了一些高手,负责在现场巡逻和保护武则天的安全。林澈亲自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防御措施万无一失。

祭天仪式的日子终于到来了。长安城中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观看这盛大的仪式。武则天身着华丽的龙袍,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祭天现场。林澈和太平公主身着盛装,紧随其后。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警惕,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武氏余党的刺客们隐藏在人群中,等待着时机。他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不知林澈和太平公主早已做好了准备。就在刺客们准备动手时,林澈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士兵们纷纷出动。他们手持武器,与刺客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刺客们没想到会遭到埋伏,顿时乱了阵脚。他们虽然奋力抵抗,但在林澈的士兵们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

与此同时,城外的叛军也遭到了林澈派去的军队的围剿。叛军们原本以为城内会顺利制造混乱,他们可以趁机入城夺取政权,却没想到遭到了唐军的突然袭击。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叛军们节节败退,很快就被击溃。

城内的武氏余党见刺客和叛军都失败了,知道大势已去,纷纷想要逃跑。但林澈早已在城内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根本无处可逃。林澈和太平公主带领着士兵们,将武氏余党一网打尽。

经过这场战斗,武氏余党的势力被彻底铲除,大唐的危机暂时解除。武则天对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功绩赞不绝口,她深知,若不是他们及时出手,大唐必将陷入内乱。

经此一役,林澈和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继续辅佐武则天处理朝政,同时也在为李隆基的上位做着最后的准备。而李隆基在这场战斗中也表现出色,他的能力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为他日后登上皇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