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搬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苟道:诸天助我成神!
不得不说,有关系办事的效率就是高。这才到第二天下午,顾阳心心念念的居住证明便已到手。
顾阳嘴角一勾,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随即将地契和居住证明小心翼翼地放进空间。
之后,他锁好门,从怀中掏出一只蛊虫,轻声命令道:“守好家,要是有人来偷东西,别轻举妄动,记住那人的气息就行。”说罢,蛊虫瞬间消失在原地,隐没于暗处。
安排妥当后,顾阳前往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喧闹非凡。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四处打量。果不其然,粮价已飙升至一百文一斗,令人咋舌,而且还挂出了限购的牌子,规定每人最多只能买一斗。
顾阳只是看了看,并未购买任何东西,便径直出了城,朝着村子的方向匆匆赶去。
在赶路的途中,顾阳心中暗自盘算着。他们家一共三大三小,自己家两间房,大伯一家两间,三伯一家两间,刚好够住。他们老王家爹那一代有三个兄弟,每家都育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巧得很。而且男娃都是十六七岁,女娃三四岁。好在这一代顾阳年纪最大,十七岁,其他两个堂弟今年刚满十六。
这年头,家里值钱的也就只有粮食、衣服和被褥,至于那些破家具,根本不值一提。顾阳想着,回头干脆把那些破家具全扔了,只带上衣服和粮食就行。
毕竟他手里有五十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买很多东西了。别看动辄就是数十上百两银子的交易,可他卖的那是老参啊,那可是能吊命的稀罕玩意儿。要是在现代社会,不得价值数百万?想想看,数百万能买多少东西啊。由此便能知道这五十两银子的价值了。
况且,谁知道他空间里还有多少财富?他空间中可是藏着金山银山呢,真要折腾起来,把这个国家的货币体系搞崩都不是难事。
顾阳紧赶慢赶,花了两个时辰才回到家中。 刚一进家门,老娘就瞧见了顾阳。她连忙放下手中刚挖回来的野菜,满脸关切地问道:“阳娃啊,咋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没找到活计呀?没事儿,大不了往后慢慢找。娘今天挖了些野菜,腌起来还能顶一阵子。”
这时,老爹也从屋里走了出来,脸上满是询问的神色。 顾阳说道:“爹,娘,先进屋,俺有重要的事儿跟你们说。” “啥事儿啊?”爹娘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进堂屋。老爹顺手还把门给关上了。
“二丫已经睡了,有啥事儿就说吧。”老爹开口道。
顾阳清了清嗓子,说道:“是这样,俺前天上山,往山林深处多走了一段路。在一个山洞后面的角落里,发现了两株老参,一株有一百多年,另一株有两百多年。俺就拿到县城去换钱,那株一百多年的换了一百两银子,第二株嘛,俺直接换了一套宅院,还花了五十两银子给咱家办了居住证明。俺这不就想着赶紧回来,带大家搬家嘛。现在这世道,村子里实在没活路了,俺看今年大概率还得缺水,到时候庄稼能不能长出来都不好说。”
“俺寻思着,咱一家人都搬到县城去,到时候随便找个活儿干,总能挣点钱。俺手里还有五十两银子呢,足够咱家生活好长一段时间。再把大伯和三伯一家也都接过去,咱们一大家子人,还怕找不到活计?”
“什么!!!”
老爹猛地站起身来,满脸震惊,“阳娃,你····你真的把户籍给换了?换成民籍了?”老爹之所以如此震惊,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户籍就如同定海神针,死死地决定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出路。
工农商民,这四大户籍类别中,民籍最为特殊,最接近贵族阶级。因为拥有民籍,你可以自由选择从事工、农、商中的任何一行,甚至日后若能在军中获得军功,直接晋升为贵族阶级都有可能。比如在军中当个队长、大队长,那就有了官称,身份地位立马不同。
一般士兵返乡后,都能谋个衙役的差事。
顾阳见状,连忙拿出居住证明和地契。 老爹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一连看了好几遍。看着看着,不禁老泪纵横:“好···好···阳娃真是好样的,俺家···俺家终于有民籍了啊!哈哈哈,老王家终于熬出头了!列祖列宗在上,俺们老王家出头了啊!”
老爹激动之下,拿着证明和地契,“扑通”一声跪在堂屋正中央的祖宗画像下,口中念念有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给祖宗讲述了一遍。
老娘同样激动万分,不过她并未开口。她心里清楚,此刻是家里商量大事的时候,这种时候,应当由男人拿主意。
等老爹情绪稍微平复,站起身来重新坐下,顾阳这才接着说道:“爹,您赶紧把大伯和三伯一家都叫过来,咱们明天马上就走,越快越好。现在到处都缺粮,俺有点担心再过几个月可能会发生暴动。县城里的粮价都已经涨到一百文一斗了,还每人限购一斗。外面那些村子、乡镇的情况,就更别说了。”
“如今咱们在城里有房子,一共六间,刚好一家两间,先将就着住着,以后再慢慢想办法改善。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搬家,赶紧远离乡下,进城才是最安全的。山上那些强盗土匪,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得下山抢粮。”
“对对对,俺马上去,马上去叫人。”老爹一听,觉得儿子说得在理,连忙把证明和地契放回顾阳手上,起身小跑着出了门。
这时,老娘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俺的阳娃,你快跟娘说说,这都是真的?咱们家真有民籍了?”老娘激动得双眼满是泪花。
“嗯,娘,是真的。咱们现在是民籍了,能住到城里去。娘,您放心,俺肯定让咱家过上好日子。”顾阳一脸认真地说道。
“好好好,俺的好阳娃,呜呜呜。俺家阳娃出息了。俺就算现在下去,在祖宗面前也能挺直腰杆了。”老娘激动得说话都断断续续的。
顾阳听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想,就凭自己手里的药方,给爹娘调理调理身子,他们随便活个七八十岁都不成问题。别看修真界那些凡俗百姓,普遍寿命也就五六十岁,那还不是因为阶级压榨。你瞧瞧那些有钱人家,哪个不是身体健康,甚至还能练武有成?普通人要是有这些药方调理,活个七八十岁简直轻松得很。
自己手里的药方可多了去了,什么强身健体的,治疗各种病症的,包括那些偏门疾病、隐疾的药方,应有尽有。而且自己还学了医术,空间里药草也不少,甚至还有一些修真界特有的药草,虽说现在已经退化成普通药材了,但效果还是有一些的。顾阳还真就不信了,在自己强大的神识之下,还有什么病能瞒得过他。
没过多久,大伯和三伯就被老爹叫回了家。 老爹先是把户籍的事情跟两个兄弟说了一遍,两个叔伯听后,同样激动得不行。虽说这民籍不是他们自家直接获得的,但老王家出了个民籍,那也是祖上保佑啊。
接着,老爹又把搬去县城、房子够住、乡下待不下去等等事情,原原本本地跟他们分析了一遍。 最后,顾阳说道:“大家别带太多东西,就带粮食和衣物就行。到了城里,咱们再买新的。五十两银子足够把这些都换成新的了。”
众人一听,都有些舍不得,毕竟家里的东西虽说破旧,但都是多年的心血。
顾阳见状,直接说道:“你们到城里住,难道还穿着一身旧衣服啊?可别让城里人笑话。城里人穿的衣服,就算旧了点,有补丁,也没俺们乡下人这么多吧?俺们这一身,简直是满身补丁。” 顾阳好说歹说,费了一番口舌,才终于把大家给说通了。
众人最终约定,第二天一大早便上路。要是路上遇到村民,就说去县城卖点柴火。到时候把柴火往行李上面一放,用板车拉着,下面的东西基本就看不见了。毕竟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这个时候去卖柴火的人还是不少的,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去乡镇卖,很少有人会跑那么远去县城。
第二天,顾阳看着老娘收拾好的包裹,还有已经堆上柴火的板车,满意地点点头:“对,就得这样,不然容易被人看出破绽。”
很快,大伯和三伯一家也都来了。 虽说众人脸上还带着些许激动的神情,但都紧闭着嘴,没有开口说话。显然,他们都被提前叮嘱过,要保守秘密。
就这样,三家人推着板车,缓缓出了村。 路上,不少村民看到他们,纷纷询问王家这是要去哪儿。老爹镇定自若地回答说去县城卖点柴火,顺便看看能不能换点粮食回来。
等走上官道后,周围没什么熟人了,众人才松了一口气,有人心有余悸地说道:“可算糊弄过去了。”
“赶紧走,别说话,快点的话,三个时辰就能到。”老爹开口催促道。
三个时辰后,王家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城门口。交了十文钱的入城费后,由顾阳领着,朝着城东城墙下的宅院走去。 当众人看到那座宅院时,都不禁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宅院如此宽敞,怪不得说能住下三家人。
除了六间房,还有小院、后院以及牲口棚。在他们看来,这宅院里还有不少地方能住人呢,比如牲口棚,还有后院厨房里的柴房等等。顾阳见大家这副模样,心中一阵无语。
众人各自选好房间,把行李全部放好后,顾阳这才说道:“咱们先去买东西,衣物、被褥,还有粮食和其他日常用品。粮食每人只能买一斗,不过咱们可以分开去买。”
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一大家子人终于把该买的东西全部买齐了。令人意外的是,这才花了区区不到五两银子。
众人满心欢喜地把新东西放好,随后都坐到了堂屋中。 大伯一脸感慨地说道:“这就是住城里的感觉啊?哈哈,还真不错,俺家终于出头了。”
“是啊。谁能想到俺家阳娃运气这么好,能找到老参呢。”三伯也跟着感叹道。
顾阳笑着说道:“大伯,三伯,先别忙着感叹了,咱们得合计合计,今后咱这一大家子人干啥营生。虽说村里现在还不知道咱们家搬走了,可咱们这么一走,算是放弃了祖上留下的田地。除了大伯和三伯以后还能回去,田地还能保住,其他啥都没了。家里那些东西,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被偷光。”
“等咱们存够了钱,俺再去找找关系,看看能不能把大伯和三伯一家的户籍也改成民籍。到时候,咱们才算是真正的城里人。在这之前,咱们得先想想在城里干啥活计,好生存下去。”
“现在到处都缺粮,说不定明年还会更缺。你们也看到河水和井水了,今年这情况怕难了,要是冬季再不下雪,明年的缺粮问题会更严重。俺们首先得每天去排队买粮,把粮食存起来。俺看了,后院有个地下窑洞,小虎和小柱明天就在家把后院的窑洞挖大一些,先做好支撑。”
“大伯、三伯还有爹,你们去城里逛逛,看看有没有能做的生意。大伯婶、三伯婶和娘就在家看着小虎他俩挖窑洞,顺便看家。”
“咱们手上现在还有将近四百斤粮食,看着挺多,但不够。咱们起码得准备够几年吃的量,不然真要是发生旱灾,到时候粮食可就有钱都买不到了。说不定城门都得关上,防止城外的流民冲击县城。”
“阳娃,真···真有这么严重吗?”有人忍不住问道。
顾阳郑重地点点头:“嗯,水井你们都看到了吧?往年有过水井干成这样的吗?再看看大山,山脚都枯黄了。还有那条挑水的大河,水位是不是都快见底了?”
“阳娃说得对,得多做准备,可别到时候抓瞎。就算买多了粮食也没事儿,旧粮一样能吃。”大伯一锤定音。
“俺和老二、老三明天就去城里看看有啥活计可做。”大伯又接着说道。
顾阳听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行了,就这么定了。咱们先吃饭,娘,都晌午了,您快去做饭吧。多煮点,别舍不得,身体要是垮了,请郎中可费钱了。”
“行行行,俺知道了。咱煮点干一点的稀饭,再烧个炒腊肉,咋样?”
“行!!”顾阳一听,顿时大喜,有肉吃啊。
就连小虎和小柱都馋得不行,三个小家伙更是夸张,就差流哈喇子了。小妹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相信,心想:娘今天咋这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