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仙师 > 第132章 朱棣小剧场(二)

第132章 朱棣小剧场(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仙师!

姚广孝不请自来,这让朱标心有不悦。

几次三番,朱标都想亲手一竹剑捅了这妖僧!

季如风的话,句句仿佛就在耳畔。

只是对方坚持声称只为防止疫病而来,这让迟迟没有控制住疫病的朱标,有点犹豫不决。

“若是先生在便好了,孤一剑给他个透心凉!让你丫的霍霍孤的江山……”

喃喃自语的朱标,突然闭嘴了。

望着帐中的烛火,细细回想了一遍季如风的话。

朱允炆即位,立即便着手削藩,甚至逼死了朱柏。

朱棣上位后,一生功绩赫赫,甚至和老朱并称大明唯二大帝。

言下之间,整个大明16帝,只有朱棣堪比朱元璋。

其后更有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明君,自己即位之后,真能比他们祖孙三人做的更好吗?

未来朱雄英若是继位,是又一个朱允炆?还是能超越朱高炽朱瞻基,打造一个自己的盛世?

这些,季如风都没有和他说,他和雄英如果命格更改后,登上皇位会如何?

能否创造盛世?能否超越朱棣一脉?都是未知数……

这一刻,朱标犹豫了。

“或者也该给老四一个公平的机会吧……未来究竟会怎样……让孤拭目以待。”

就这样,朱标既没有杀姚广孝,也没有将此事上奏,也没有告诉季如风。

诸多亲兄弟里,他其实最喜欢的就是老四朱棣。

朱棣方方面面都非常像朱元璋,但是心胸方面又不像老朱那般狭隘,反而宽阔似海。

只是他也没有想到,没几天功夫,季如风便亲自杀了过来,和姚广孝打了一场,只差一点便当场击杀。

待湖广灾情在季如风指导下彻底稳定,他们兄弟俩返京前夜。

朱标将朱棣喊了出来,两人一前一后,走到了武昌城门楼上。

望着天边月儿高挂,风卷云舒,朱标长长出了口气。

“大哥,你们兄弟之间,何须如此?有话你直说便是。”

这世间,能让他朱棣打从心底里敬重的男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个便是朱标,虽然如今多了一个季先生。

但是,大哥朱标在他心中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

哪怕,内心深处,他觊觎皇位,渴望登临大宝,但是不妨碍对朱标的敬重。

“老四!”朱标转过身来,轻拍朱棣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大哥知道你心中的渴望,知道你的大胸怀,大哥也知道你未来的成就!今时今日,这里只有你我兄弟,没有太子燕王,大哥给你交个底,大哥愿意和你公平竞争,只要能带领大明走向辉煌盛世,谁来当这个皇帝都一样!”

闻言,朱棣满脸震惊和错愕,他实在无法想象堂堂大明太子,会和他说出这样的话。

这份兄弟情谊,亘古未有!

自古以来,只有猜忌兄弟的太子,哪有和兄弟公平竞争的太子?

哪怕堪称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在太子步步紧逼之下,成了弑兄杀弟的存在。

“大……大哥!我朱棣……”朱棣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带着三分哽咽,双指指天起誓道:“我朱棣在此向天起誓!今生今世,只要大哥在!永远是大哥麾下马革裹尸的大将军!此誓,至死不渝!若有违背,天打五雷轰,马踏尸骨!”

朱标看着朱棣郑重起誓,眼眶不禁微微湿润,他抬手制止了朱棣继续说下去,轻声道:“老四,大哥信你。咱们兄弟齐心,定能护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康。此次湖广赈灾,你行事果敢,心怀万民,大哥都瞧在眼里。”

朱棣微微低头,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沉声道:“若无大哥信任,给予我机会,我朱棣纵有满腔抱负,也不过是无根浮萍。往后,定当全力辅佐大哥,共赴艰难。”

二人并肩站在城楼上,望着夜色下渐渐恢复生机的武昌城,许久无言。

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份兄弟情义镀上了一层银辉。

数日后,他们一同返京。

朱元璋得知湖广灾情已稳,龙颜大悦,对朱标和朱棣在赈灾中的表现赞赏有加。

朝堂之上,朱标将赈灾事宜详细禀明,对朱棣的功绩亦是不吝夸赞,朱棣则恭敬地站在一旁,谦逊回应。

同时肯定了朱棣,和皇家协会,所起到的作用。

“老四,执掌宗人府,也不能疏忽了,估要负了咱的期望。”

然而,平静之下暗潮涌动。

尤其是淮西李善长为首的老臣,心思各异,有的为太子的胸襟所折服,有的却为老朱如此喜爱朱棣暗自担忧,生怕朱棣会引发日后朝堂动荡。

毕竟如今年仅十六岁的朱棣,已经有了燕王、皇家商会会长、宗人府宗正三大头衔。

翌日

朱朱在养成殿举行庆功宴会,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藏玄机。

朱元璋高坐龙椅,看着满堂儿孙,心中满是欣慰。

酒过三巡,太子太师宋濂突然出列,恭敬说道:“陛下,臣凑请废燕王会长及宗正之职,太子仁慈,燕王英武,实乃我大明之幸。只是臣斗胆进言,国之根本在于储君确立,燕王同为嫡子,权势过多,若未来有变数,恐令朝堂不安。”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

朱元璋目光如炬,扫向朱标和朱棣,缓缓开口:“咱的儿子们,咱自是信得过。不过,储君关乎江山社稷,确需谨慎。标儿,你身为太子,有何想法?”

朱标上前一步,从容跪地:“父皇,儿臣与四弟一心只为大明昌盛。儿臣既受父皇重托,定当勤勉治国,不负所望。与四弟所言,不过是愿携手奋进,绝无他意。”

朱棣亦跪地叩首:“父皇,大哥所言极是。儿臣唯愿在大哥麾下,为大明开疆拓土,保百姓太平,绝无僭越之心。”

朱元璋微微点头,心中虽有考量,但见二子赤诚,便暂压此事。

可此事却如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回宫后,朱标独自在书房沉思良久。

他深知,自己的承诺虽出于真心,可朝堂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朱棣亦是心潮澎湃,一方面感激大哥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深知前路荆棘密布,需步步为营。

姚广孝的话语,余音绕耳,但是回京途上,季如风谆谆教诲之语,同样给他心灵深处刻上烙印。

“我的人生道路,我自己说了才算!何须他人指指点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