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主母不当炮灰,清冷世子夜夜沦陷 > 第257章 皇帝想议和

第257章 皇帝想议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主母不当炮灰,清冷世子夜夜沦陷!

“肃王到哪里了?”

御书房里,景德帝年迈的声音听着尤其沉重,如一记闷雷砸进殿内,听得众人心头跟着颤抖。

勇国公上前道:

“启禀皇上,根据军报肃王殿下已经到了渭州,眼下正在紧急布防。只要将敌人阻隔在渭河天险之北,我军尚有一丝胜算!”

景德帝点点头,

“渭河天险,易守难攻,是河西平原往北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了。传令给肃王,务必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

“是!”

勇国公应下,想了想又道:

“皇上,肃王殿下虽英勇,但终究年轻。老臣实在担心……”

勇国公话没说完,一旁的永安侯便打断了他,道:

“勇国公,肃王殿下虽年轻,但自古英雄出少年,更何况殿下还有林家几位将军在一旁辅佐,可谓是如虎添翼。你放心,用不了几日,定能听到前线传来捷报。”

林老将军听永安侯这般说,在一旁露出欣慰的表情。

肃王是他未来的孙女婿,这次上阵他将林家最得力的几位都给了肃王,有林家军的全力相助,肃王定能驱逐鞑虏,建立不朽伟业。

景德帝听了永安侯的话,也是频频点头。七上八下的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出了御书房,勇国公对着永安侯没好气道:

“你做什么拦着我!”

永安侯拖着他老人家到一旁,“勇国公,我要是不拦着你点,你就闯大祸了。”

“呸!”勇国公侧头往一旁啐了一口,怒道,“这话我老子憋在心里很久了,今日不吐不快!对付北邙人,裴珩最有心得。若是让他率军北上,老子的心一百个放肚子里。皇上真是老糊涂了,放着好好的裴珩不用,成天猜忌这个猜忌那个,活该他…… ”

后面的话被永安侯一把捂住嘴巴,堵回了肚子里。

“我的勇国公哎!你不想活了,我女儿女婿一家还想活呢!”

永安侯拖着勇国公一路出了皇宫,回了永安侯府关上门说话。

“哎!”

勇国公长叹一声,恨恨地一掌拍在桌上。

“自从靖王死后,皇上便性情大变。他也不想想,当年要不是裴珩大启早就风雨飘摇了。哎,自古忠臣良将徒无奈啊!”

见勇国公如此,永安侯道:

“勇国公,皇上终究老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御花园里,崔相国正陪着景德帝在小石子路上散步。景德帝穿着特制的绵软单薄的鞋子,一步一步踩在凸起的石头上,石子刺激着他脚底的穴位,激起一阵一阵的疼。

这个法子,还是当初苏璃给裴珩复健的时候,顺大监从晋远侯府学来的。

走了好几圈,景德帝疼得呲牙咧嘴。崔相国赶紧扶着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皇上龙体刚刚恢复不久,不易锻炼太久。”崔相国比景德帝还大上几岁,但精神却比景德帝好太多,看着倒是比景德帝还要年轻。

“朕是真老了,大病一场,一日日的不中用了。”

景德帝叹了一口气,接过帕子擦了擦额头冒出的虚汗。

“北方战事吃紧,若是渭河天险再守不住,相国,你说要怎么办啊?”

景德帝这一生平安顺遂,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

年轻的时候,上头的几位兄弟争夺皇位、阴谋诡计、明枪暗箭,好不热闹,争到最后全都死光光了,最后就剩下他。

先帝众子中,他最平庸。

但也正因为平庸,所以一向安生立命,不参与党争,最后白捡了一个皇位。

要说这一生最大的坎坷,莫过于十一年前和四年前。

十一年前,有人举报大皇子拥兵谋反,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年各位兄长们争夺皇位时候的血雨腥风,心里怕得要死的同时又对这个儿子恨得要死。

事发后,吕氏一族被杀了个干净。

四年前,北邙拓跋宏登基,挥师南下,势如破竹。

他又吓得半死。

如今,北邙卷土重来,他夜夜都做噩梦要成了亡国之君,死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作为陪伴了景德帝几乎一生的崔相国,实在太明白他的所思所想了。他递过来一杯茶,轻声道:

“皇上,北邙人以畜牧为生,一生逐水草而居,所图不过是一日三餐能吃饱饭不冻死。此次南下,也只是为了钱粮。其实除了打仗,还是有其他办法对付他们的。”

“哦?什么?快讲!”

“皇上若是不想打仗,也可以议和。他们要粮草,咱们给他们就是了。北邙蛮子得了粮草,自然就乖乖的回去了。若是再不行,那边城苦寒之地,即便送与他们也无妨。”

“……”

景德帝沉默不语。

崔相国又道:“皇上若是不好出面,老臣愿替皇上分忧。那拓跋宏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老臣去一封国书,与他晓之以理、言之以情,先探探口风?”

沉默许久,景德帝丢下擦汗的帕子,在顺大监的伺候下穿上鞋子,临走之前丢下一句话:

“既如此,还等什么?”

崔相国忙跪倒在地,“臣遵旨。”

景德帝一走,德妃身边的宫女便悄悄出现,冲着崔相国行礼:

“相国大人。”

崔相国看了她一眼,低声道:“转告德妃娘娘,有些人既然上了战场,那便没那么容易回来了。娘娘放心,这大启的江山注定了是康王殿下的。”

……

随着北面战事吃紧,盛京城里往南边逃的人越来越多。城中富庶人家基本都拖家带口的走了,世族官宦之家,妇人小姐之流也都着手收拾细软准备去南边避避风头。

但同样,从北面逃进城的难民也日渐增多。

这些日子,盛京城东西南北几个城门进进出出的就没消停过。

往日熙熙攘攘最是繁华热闹的东西两市也变得无比的萧条。

惜春楼外。

九公主刚从马车上下来,一群等在楼外的乞丐便如苍蝇一般蜂拥而至,瞬间便将她围在了中间。

“这位贵人,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一顿饱饭了。”

“贵人,救救我的孩子吧。”

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一个孩子跪在地上,肮脏的双手拉住了九公主的裙摆,雪白的布料上瞬间留下了两个乌黑的手印。

“滚开!知道这是谁吗?”

几个婢女立马开始赶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