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红楼之庶子贾环传 > 第52章传承之力,诡异琴音

第52章传承之力,诡异琴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楼之庶子贾环传!

黄昏时分,残阳似火,将天边染得一片通红。那余晖斜斜地洒落在潇湘馆的翠竹上,竹影摇曳,映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林黛玉独自坐在窗前,身旁针线笸箩里的活计,早就被她丢在一边,好半天都没动过了。

她目光幽幽地透过窗户,直直望向远处贾环所在的院子,眉头不自觉地轻轻皱起,眼神里满是化不开的担忧。

自打赵姨娘闹了那一出之后,贾府表面上倒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心思细腻的林黛玉却敏锐地察觉到,暗地里正涌动着更为复杂难测的暗流。

贾环在家族里的处境,愈发艰难起来,各方势力在暗中较劲,就像暴风雨来临前压抑的宁静,这怎能不让她忧心忡忡呢。

“紫鹃,你说环哥哥能应付得了这些麻烦事儿吗?”林黛玉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就像微风中轻轻晃动的烛火。

紫鹃原本正低头整理衣物,听到这话,赶忙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林黛玉身边,轻声安慰道:“姑娘,您就别太担心啦。三爷那般聪明伶俐,肯定能逢凶化吉的。您要是再这么忧心下去,把自己身子气坏了,可不值得呀。”

林黛玉轻轻叹了口气,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衣角,低声说道:

“我就是放心不下他。他在外面要应付朝堂上那些明争暗斗,回到府里又得面对这些琐碎又烦人的家族纠纷,我……”

话还没说完,她的眼眶已经微微泛红,像是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与此同时,在蘅芜苑里,薛宝钗正坐在榻上,手里捧着一本账本,可眼神却有些游离,显然心思根本不在账本上。

她同样察觉到了贾府内部悄然发生的变化,心里明白家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仿佛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随时可能遭遇风暴。

“莺儿,你去外面打听打听,最近府里还有没有什么新动静。”薛宝钗放下账本,神色凝重地吩咐道。

莺儿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没过多久,就回来向她禀报:“姑娘,我听说赵姨娘闹事那事儿,好像是大老爷和大太太在背后挑唆的。他们似乎对三爷在府里越来越高的地位,忌惮得很呢。”

薛宝钗微微皱眉,心里暗自思索:贾府内部的争斗要是再这么继续下去,就像大厦的根基被不断侵蚀,整个家族必将元气大伤。

看来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和贾环好好商议商议,一起寻个应对的法子才行。

想到这儿,薛宝钗起身,理了理衣衫,朝着贾环的住处走去。

一路上,她的脑子转个不停,琢磨着见到贾环该怎么开口,如何分析现在的利弊形势,又该怎么一起制定应对计划。

当她来到贾环书房外时,正准备抬手敲门,却听到里面传来贾环和小厮的对话声。

“三爷,林姑娘刚才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特别担心您的安危。”小厮说道。

贾环接过信,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温柔:“你去给林姑娘回个话,就说我一切都好,让她别为我担心。”

薛宝钗听到这话,心里微微一动,犹豫了一小会儿,还是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贾环打开门,看到是薛宝钗,微微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容:“宝姐姐,快请进。”

两人在书房里坐下后,薛宝钗也不绕圈子,直接进入主题:“环兄弟,如今贾府的局势变得这么复杂,咱们得赶紧想想办法,可不能任由这情况越来越糟。”

贾环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宝姐姐说得太对了,我也正为这事儿发愁呢。只是这内部争斗的关系盘根错节,就像一团乱麻,一时半会儿还真难解开。”

两人正认真商议着,林黛玉恰好从书房外路过。她本是担心贾环,想来看看他,却瞧见薛宝钗在里面,脚步一下子就顿住了。

透过窗户,她看到两人专注交谈的样子,心里莫名涌起一股酸涩,就像吃了一颗还没熟透的果子。

“林姑娘。”紫鹃小声提醒道,“要不,咱们进去吧?”

林黛玉咬了咬下唇,犹豫片刻后,还是转身离开了:“算了,他们想必是有重要的事要商量,我们改天再来吧。”

回到潇湘馆,林黛玉坐在榻上,望着窗外渐渐暗沉下去的天色,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她心里明白贾环是为了家族在努力奔波,可看到他和薛宝钗一起商议要事的场景,心里还是忍不住泛起阵阵醋意。

而在书房里,贾环和薛宝钗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应对之策,浑然不知,刚才那一幕已经在林黛玉的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贾府的故事,也正像一条流入未知水域的河流,朝着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着。

清晨,金色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稀稀落落地洒在贾府议事厅的地面上,可这明亮的光线,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厅里那股凝重的气氛。

贾环坐在主位,手里紧紧攥着刚收到的信,脸色很难看,眼神里透着深深的忧虑。

“新皇登基推行的新政,对咱们贾府生意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贾环把信递给贾琏,声音低沉地说道,“绸缎庄和茶叶铺的生意才刚有点起色,这下又掉进困境了。”

贾琏赶忙接过信,匆匆扫了几眼,眉头一下子皱成了个“川”字:“这新政要求提高商户赋税,还限制货物流通范围,咱们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了。”

王熙凤站在一旁,双手抱胸,眼里闪过一丝精明:“光抱怨没用,得想办法应对。要不先削减些不必要开支,从内部节省成本?”

贾环轻轻点头,却又无奈地叹了口气:“节省开支只能解一时之急,咱们必须开拓新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这新产业,从哪儿入手呢?”

就在大家都陷入沉思的时候,李纨和贾探春急匆匆地走进来。

李纨一脸焦急,开口就说:“我和探春刚商量了下,现在新政鼓励兴办书局和工坊,咱们贾府人脉广、资金也够,或许能从这方面试试。”

贾探春紧接着说道:“哥哥,我觉得兴办书局挺可行。一来,咱们贾府藏书丰富,有现成资源;二来,现在读书风气正盛,书籍市场需求大得很。”

贾环眼睛一亮,心里燃起一丝希望:“探春说得有道理。只是兴办书局,得有懂行的人来操持,这人……”

话还没说完,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薛宝钗走了进来。她穿着素色衣衫,神色平静,可眼里的关切藏都藏不住:“听说你们在商量兴办书局,我恰好认识一位老学究,他在书籍刊印方面经验丰富,说不定能帮上忙。”

贾环惊喜地站起身:“宝姐姐,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他帮忙,兴办书局这事就更有把握了。”

大家正热烈讨论着,林黛玉悄悄走进来。她站在角落里,静静听着大家发言,眼神透着聪慧和担忧。

等大家稍微停了停,她轻声说道:“环哥哥,我觉得除了兴办书局,咱们也可以考虑在工坊上花点心思。比如开个丝绸工坊,把绸缎庄的原料深加工一下,提高产品附加值。”

贾环看向林黛玉,眼里满是赞赏:“林妹妹说得太对了。这样既能应对新政对生意的冲击,还能开拓新市场。”

商议好后,大家迅速行动起来。贾琏负责找合适的场地,王熙凤着手调配资金,薛宝钗去联络那位老学究,李纨和贾探春开始招募人手,贾环则在各方之间来回奔波,协调各项事务的进展。

然而,就在贾府上下一心为新产业忙活的时候,又一个难题冒了出来。

朝廷新派来的官员对贾府的态度模棱两可,既不明确支持,也不刻意打压,但在一些事务上设置了不少障碍。

贾环心里明白,这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他清楚,只有在这复杂局势中站稳脚跟,贾府才有真正转机的可能。

在众人努力下,兴办书局和丝绸工坊的计划稳步推进,虽然过程困难重重,但贾环和贾府众人都没有打退堂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