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万时如意 > 第526章 京城无贫者

第526章 京城无贫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万时如意!

刘临轩不知道韩时安找他要做什么,但还是第一时间赶了过去。

出门的时候,正好遇上也要出门的沈秋池。

刘临轩掀开马车帘问他。

“韩举人大约是有了新的题目,刚叫我带书过去,沈兄可要一同前往?”

沈秋池听说是韩时安找刘临轩看书,当即没了兴致。

他今日和吏部一位员外郎公子约好了出游,若是运作的好,这也是一条人脉关系。

“既然韩举人没有约我,大约是不想让我过去的!刘贤弟还是先去吧!”

沈秋池这话直接挑起了韩时安的毛病,但又让刘临轩无话可说。

“那好!”

刘临轩看看沈秋池小厮手里拎着篮子,猜到对方今日也有约会,有些不好意思。

“临轩失礼,倒是忘了提前与沈兄说一声了!”

沈秋池听着不劝他过去,也跟着和善起来。

两人简单的说了几句便分道扬镳。

以前李如意在的时候,韩时安从来不会让刘临轩过来,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约在外面去。

如今李如意已经离京,韩时安倒是不在乎了,直接把人约到了家里。

因着昨夜休息的太晚,刘临轩过来的时候,韩时安就算练了功也还打了两个哈欠。

刘临轩见此,有些疑惑,又担心是自己之前喝多了影响韩时安。

“你没有休息好吗?”

两人之间连客套都省了,那些不重要的称呼都没了。

韩时安问他。

“书可带来了?”

刘临轩招呼人去把书搬来,一边搬一边问。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小厮把书搬进了韩时安的书房,刘临轩和韩时安也迈步走了进去,就看见小厮僵硬的背影立在那里。

刘临轩越过小厮,看见了满桌的凌乱,韩时安一点也不羞赧,走过去撸起袖子收拾了起来,给新到的书腾出了一点地方。

等到收拾好,韩时安方才说道。

“昨夜灵感乍现,忽然想到了一个辩题。”

学子辩难论说,命题向来很重要。

大家都不爱那些关乎时政朝廷的辩题。

毕竟谁的脑袋长出来都不容易,没必要作大死,当街骂皇帝。

今上虽然清明,可也不是连骂自己都能容忍的主。

刘临轩听说韩时安想了个辩题,连忙凑过去,听韩时安说完,他连连点头。

“确实不错。不过这听起来好像与咱们这些日子专攻的方向有些出入,反倒像是许举人他们擅长的!”

刘临轩虽然不介意输,但还是更喜欢赢。

韩时安听了这话,却是摇了摇头。

“固步自封难以寸进,总是要做出些许改变的!”

说完,他将自己之前整理好的东西拿出来给刘临轩看。

“既然是咱们提出的辩题,本身就是有优势的,这时候再去找咱们更擅长的,就算赢了,也怕是难以服众。”

刘临轩眉头微微皱起。

“服众?”

韩时安说完这话,对着他露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刘临轩看着韩时安,忽然间福至心灵,恍然大悟。

“你是说……”

说完刘临轩微微沉默,想起沈秋池,问韩时安。

“可要告诉沈兄一声?”

韩时安当即摇了摇头。

“事情仓促,先顾好自己吧!而且,这辩题本就不是咱们擅长的,若是不能抓住节奏,咱们俩输的可能性极大。”

“沈兄虽然文采不错,可人天马行空,总是有些想法过于灵动,只怕容易旁生枝节。”

韩时安这话说的已经万分委婉了。

但是刘临轩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简单来说,沈秋池想要出名,总是想要秀一秀自己的学识,不在乎大局,只在乎自己。

虽然说对方还算有些分寸,可如此大事面前,也不能让所有人信任。

更别说,这件事的目的原本也不是他。

刘临轩叹了口气,若是放在离京之前,他总是要小小的愧疚一下,觉得自己不够坦荡对人有所隐瞒。

可经历了这么多,重回京城,他的心境早就变了。

左右他来之前也不知道,还约了沈秋池一起,对方不来跟他有什么关系!

两人一边商量,一边翻阅书籍,将整个逻辑完善。

既然是辩题,自然要有正方和反方,韩时安觉得对方会选择正方,但他也不能完全靠运气,既然是他们提出的辩题,总是要对方选择一个方向。

二人正反方向都梳理了一遍,各自的观点,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对方能够驳斥的方向……

两人从早晨,一直忙到了深夜。

韩时安让人架了张临时的小床,他和刘临轩就在书房里将就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醒来,两人梳洗过后,将昨天整理的东西又看了一遍,确定都已经记住,这才吃了早饭,相约去了状元楼。

状元楼在京城的繁华地段,贡院就在这旁边不远处。

里面住了不少外地来的学子,家境条件都是比较不错的。

家里条件不好的,都住在京城周围的庙中了,能住客栈的条件都不错。

客栈并不清静,不少人为了读书,都会选择挑灯夜读,等后半夜睡个好觉,来的太早未必会见到状元楼的热闹。

韩时安与刘临轩到的算是早的。

小二看见他们,连忙迎了上来。

“刘公子,韩公子……二位来了!还是二楼扶手边上?”

刘临轩不缺钱,韩时安更是很有钱,虽然不去雅间,但他们也都是二楼大厅之中比较好的位置。

这里的小二灵的很,对于什么人有钱什么人没钱也都了然于胸。

韩时安点了点头。

“也不错!”

小二连忙请他们去自己早刻意留出来的位置去。

两人一同进门,互相谦让过后,又随着小二上了楼,坐在二楼栏杆扶手的旁边,从这里正好可以看见状元楼下面的大堂,还有门口位置又有什么人进来。

此时的大堂比较空旷,还带着些冬日的冷清。

小二马上奉上了热茶,韩时安也不为难自己,招呼着又点了些状元楼的招牌茶点。

刘临轩略微有些紧张。

韩时安确实还好,左右瞄着人。

“也不知道合适开始最好……”

刘临轩小声的问韩时安,怕错过最好的时辰。

“不必着急。”

韩时安心中有主意,消息是宋铭禄传出来的,宋铭禄必然是要陪同的。

那人的作息不可能有太大变化,不然岂不是显得很刻意!?

韩时安轻抿着茶水,神态淡然如常,这让刘临轩也平静了下来。

他看看韩时安,又看看楼下走动的人,想起昨天研究了一天的辩题,随口感叹。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这一生奔忙,到底为了什么?”

韩时安叹了口气。

“所求不同吧!人活一世,钱财名利都是身外物,能带走的只有自己这辈子的经历和感受。”

刘临轩转过头来看他。

“说来,你好像一直都如此时一般,我倒是很少见你慌张,到底是心中成算,还是真不在乎?”

韩时安这辈子所有的慌张,大概都给了李如意。

与学术一道,上辈子他就考过状元,不敢说自己多好,可也差不到哪去。

于仕途,他虽然从未当过大官,可是他的阅历摆在这里,一点一点走过去,也不会手忙脚乱。

与生活中的变故,这世上时时变化,有人一辈子所经历的都未必如他这几年经历的波折多。

虽然才分别两天,但他忽然又想念起了李如意。

“你若是能明白这辈子所求为何,自然也能如此。”

刘临轩觉得韩时安这话颇有深意。

他顺势问道。

“那你所求为何?”

韩时安一瞬间脑海之中闪过了很多画面。

有三家村时和李如意聊起理想的夜晚,有李如意笃定前行的背影,有前些年灾年百姓悄悄送到他门前的布鞋,有读书时先生对他满意的神色……

后来,他想起了更多,想起了上辈子,他历经千难万险到了蛮夷之地,想起那里的人身着破衣烂衫,晒的黝黑的脸,想起世家大族只手遮天,妄图操控所有人的生死……

韩时安忽然笑了一声。

“我所求,此生怕是也难以完成,一人之力渺小微弱,比之蚍蜉无异,我这辈子,什么都不求,只求无愧于心罢了!”

韩时安清楚在清明的圣主,也不能让这世上所有人过上好日子。

他此生立于高位,便做上位者该做的事情,若是只当一个小小的县丞,也会做好自己的本分,就算都没有成功,最后变成一个幕僚,他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

他的信念无法述之于口,甚至对错都很难分辨。

他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除了自己,还有李如意帮他守着!

刘临轩看着韩时安,又缓缓的移开了视线。

韩时安也好,李如意也好,都常常让他自惭形秽,但又让他觉得无比安心。

他们人在他身边,思想却在他的前方,他好像只要顺着对方的路一直往前走,早晚都能找到自己所追求的。

两人不过闲聊,谁也没有太过在意,看起来和往常没有太大的区别,听着别人说话,偶尔起身和熟悉的学子说上两句话。

状元楼里慢慢热闹了起来。

热闹的氛围之中自然不乏高谈阔论之人,韩时安和刘临轩都听了一会儿,但都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韩时雨从外面跑进来,趴在韩时安耳边说了两句话。

韩时安当即起身招呼刘临轩。

“人到了,咱们去看看!”

刘临轩听了这话,下意识张望,不过马上意识到韩时安说的人是谁,又收回视线同他一起下楼。

韩时雨跟在韩时安身边,兰叶生和刘临轩另外的一个随从站在桌边帮着占座。

很快,门口又进来一伙人,为首的是一位锦衣公子,看年纪二十几岁的模样。

他才一进门,韩时安和刘临轩已经迎了上去。

“徐公子……”

徐梦居见到这两人一同等自己倒是有些意外。

这堵门的事情在状元楼时有发生,大多是某人想到了合适的辩题,堵着人想要辩论一番。

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韩时安被人堵门。

韩时安亲自堵人家门的倒是头一次。

“刘公子,韩公子……”

他对着两人微微拱手,很是礼貌,但眼中已经浮现出了探究的神色。

韩时安径自开口。

“韩某昨日读书,忽然看到了一句话,越是思量越觉得有趣,想要找人探讨一番,思来想去,最合适的便是徐公子了!”

徐梦居微微颔首。

“哦?愿闻其详。”

说着他摆出来请的手势,韩时安也顺势请他入内,两人直接去了大堂中央的台上。

这里往日会有人辩论,墙上还贴着不少的辩题可供人选择。

两人面对面站立,都是一身的文气。

“昨日,我看到了一句话,书曰,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若是旁人只会想到这雪大了,贫者家中的宅子怕是难抵风雪。”

“可韩某读到此处,忽然有了一个疑惑,长安如此富硕之地,真的有贫者吗?”

徐梦居听了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一瞬间,他明白了韩时安找上他的目的。

“韩公子这辩题倒是有些意思,但徐某并不了解长安,徐某只了解京城!向来京城繁盛,也当值得思考一番。”

韩时安自无不可的开口。

“徐公子所言极是。”

徐梦居继续说道。

“以徐某在京中生活十数年的经历来看,徐某认为,京中有贫者。”

他选了正方,韩时安自然毫不犹豫的接下了反方。

“韩某不才,见过了京城繁盛,倒是觉得,京中无贫者!”

辩论本身并不是为了辩出个是非对错。

于学子而言更是展现才学智慧和聪敏最好的方式。

纵观古今,历史上最出名的辩论便是‘白马非马’,第一次听到的人都会觉得离谱,不管黑马还是白马,都是马,怎么白马就不是了呢!

可这场辩论之中,辩手展现出来的才学,逻辑思考能力,缜密的思维方式,才是最值得津津乐道的。

韩时安拿到了反方,并不代表这个观点就一定是对的。

只是在这一辩题出现的时候,他此刻要通过层层逻辑和解析,带给听这一场辩论的人更深刻的思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