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仁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乱世悍卒,平定天下从杀鞑子开始!
他微微一拱手,语气带着几分叹息。
“刘大人,实在令下官寒心呐。自您到东海后,我已将家底尽数连本带利呈上,您为何对下官仍旧多番指责?甚至轻信外人的几句鬼话,就忙不迭要追究本官的责任?”
刘勉本以为杨越会趁势质问或强硬反击,谁承想对方竟如此悲切地发话,一时间竟招架不住,只能含糊敷衍。
“王大人,本官并非对你存有偏见,只是公务在身,不得不慎!”
杨越眼眶微红,一抹苦笑挂在嘴角,活脱脱像个受尽委屈的忠臣。
“大人,下官已调尽东海粮草供军,又遣民夫运送物资,还戒色数月专心事内,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可如今,却被您质问?不知大人是否觉得我杨越真是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人?”
刘勉被对方连番逼问,额头冒出冷汗。
他嗫嚅片刻,继而冷着脸干笑道:
“既如此,王大人不妨回答个疑问……”
杨越挑眉睇了他一眼,似笑非笑。
“哦?大人请问,只要是王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勉眼神闪烁,干咳了几声才开口。
“既然王大人如此有才,为何之前东海县一直一片荒芜?甚至传闻说王大人扶不上墙,连片荒地都治理不成。直到鞑子来犯时,你倒是一鸣惊人,险胜敌军,救下百姓?倒叫人不得不怀疑,是否另有蹊跷?”
此话一出,堂上氛围再次凝滞,满堂皆静。
杨越目光骤沉,眼中猛然多了一层锐利的锋芒。
他嘴角忽地轻飏,冷笑一声,“哦,大人怀疑我是草包如今忽然发了大病开了窍?”
刘勉不料他如此直白,顿觉呼吸一滞。他索性撕破面皮,索性道:
“王大人,这几日,本官进城时未见民众欢呼,更有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说您烧了荒田,驱民下海。您倒是演技高超,是打算演到什么时候?”
“大人!”
杨越打断这番咄咄逼人的指责,蓦地大声道。
杨越仰天长叹一声,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肩头,直不起腰来。
他颓然坐下,揉着眉心,语气里满是无奈:
“大人有所不知啊!下官初到东海时,这里可是荒凉得紧,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库房里更是空空如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下官有天大的本事,也变不出粮食来啊!”
他顿了顿,又苦笑一声,指着堂外隐约可见的几块田地。
“您瞧,那几块地,还是下官带着百姓们一块一块开垦出来的。这东海县穷啊,穷得叮当响!下官就算想做出一番政绩,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刘勉听着这番诉苦,脸色稍缓,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他沉吟片刻,问道:“就算东海县再穷,也不至于一点起色都没有吧?本官听说,杨大人之前可是出了名的……”
他顿了顿,似是不愿说出“草包”二字,只含糊道。
“……名声在外啊。”
杨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但很快便被掩盖下去。
他故作悲戚地叹了口气,低声道:“大人,下官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哦?此话怎讲?”刘勉来了兴趣,追问道。
杨越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刘勉,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下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梁王!”
刘勉一愣,随即嗤笑一声。
“梁王?杨大人,您莫不是在说笑?您一个小小县令,和梁王能有什么关系?”
杨越故作紧张地四下张望,确定无人偷听后,才凑近刘勉,低声道:
“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仰慕梁王大人已久,只恨无缘得见天颜。梁王大人鞠躬尽瘁,为国为民,实乃我辈楷模!只可惜,朝堂之上,党派林立,梁王大人的政敌更是数不胜数。若是有人知道梁王手下有能人,下官恐怕早就被人做掉了,或者被人劝到倒戈了!”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
“下官韬光养晦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助梁王大人一臂之力。如今鞑子入侵,国难当头,下官实在是没有办法再藏拙了!”
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就连刘勉也不禁动容。
他原本以为杨越只是个贪生怕死的庸官,没想到对方竟有如此远见和忠心!
他激动地一把抓住杨越的手,眼眶微红。
“仁兄!原来你竟是如此深明大义之人!本官错怪你了!”
杨越故作惶恐地抽回手,谦虚道:
“大人言重了,下官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
刘勉此时对杨越已是另眼相看,他拉着杨越的手,热情地说道:
“杨仁兄,你放心,本官定会将你的忠心禀报梁王!你为梁王,为大豫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杨越故作感激涕零,连连称谢。
两人又寒暄了一番,刘勉便起身告辞。
临走前,他再次握住杨越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仁兄,日后你我便是兄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送走刘勉后,杨越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冰冷的嘲讽。
他走到窗前,望着刘勉远去的背影,冷冷一笑,“蠢货!这么容易就被我骗了!”
转身回到座位上,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只是,这番之下,另有一人浑身冷汗,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那般。
刘勉出了下榻之处,随即反应过来。
“那地方原是我的住处,凭何我走?”
越想越不对劲,但是真要他马上回去,他刘勉又发怵得很。
“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旁边有心腹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没眼力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