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辽东变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洪荒西游:开局梦娶三圣母!
如今,金黄的麦浪与碧绿的稻田交相辉映,为新大陆披上了富足的盛装。
在育空山区,他们伐木筑屋,具有大唐风格的村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脚下。
朝廷修建了大量的官道,还有各种水利设施。
那些大唐百姓的住处,无不充满着大唐的味道。
而这些迁移过来的百姓,他们过来后能获得大量的土地,还有朝廷给的各种补助,让他们的生活比起大唐来还要好很多,他们能差么?
“这边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我大唐百姓随便找个地方都能让自己一家过的幸福,他们的生活自然就好了。”
听了徐惠的话,李逸笑着回道。
除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水利设施这些之外,大唐的人皇庙和英烈祠,以及学堂这些,在这片大陆也是到处都有。
不仅大唐百姓的孩子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那些归化的殷地安百姓的孩子也要过来接受教育。
“那些殷地安人就是从这里迁移过去的?”
一行人穿过新大陆后,随即抵达白令海峡时,被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域所震撼。
白令海峡宽35至86公里,平均水深42米,是新大陆和神州的分界线。
按照一些文献来说,这里曾经是连接两大洲的陆桥,见证了人类和动物的迁徙历史。
李逸和他的女人们站在白令海峡的岸边,望着辽阔的海面和对岸的西伯利亚,这个时候武媚娘好奇的问道。
就她所知的资料来看,这里的作用就是这样记载的,据说到了很冷的时候,这里全部都会被冰封了起来,所以以前那些人便能从这里穿过。
现在大唐这边,自然不需要这些。
传送阵,还有航运,让穿行变的无比的简单,还安全。
“算是吧,不过那么久的事情了,谁能说的清楚呢。现在朝廷的生活好了,总有一些人吃饱了喜欢琢磨这些东西。”
听了武媚娘的话,李逸笑着回道,这是一些考古人提出的观点,但是对于李逸来说,他要知道的话,还是比较方便,只是他懒得去挖这些没意义的东西。
因为,没什么意义。
研究什么地理变迁什么的,对于这洪荒世界来说,完全没有价值。
穿过白令海峡,他们便进入了西伯利亚。
这片广袤的土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寒冷的气候让人感到一种原始的荒凉之美。
相对来说,这里的大唐百姓就少了很多,除了官方安置的一些地方,大部分地方都没什么人,全部都是广阔的森林这些,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
“这里一年气温适合居住的时间不长,所以大部分百姓还是不愿意过来。除了朝廷特意安置的地方,还有人皇庙和英烈祠这些,基本上就没多少百姓了。”
一路往南走着,李逸看着身边的女人们好奇的样子,便跟着解释了下。
在大唐的人口没有达到爆炸式的增加,所有舒适的区域资源还充足的情况下,这边想要大量开发,不太现实。
现在的开发,都是朝廷迁移的一些其他地方的土着在开发,然后由朝廷打散分开安置,还有朝廷的军队驻守。
虽然这片地方暂时没有大量的百姓过来,但是这些地方李逸也不会留给那些异族发展壮大,这是不可能的情况。
所以,朝廷的镇守,非常有必要。
人皇庙和英烈祠的安置,也非常有必要。
其实不仅仅是这里,还有新大陆的最北边,以及最南边,还有中间的雨林带,也都是这样子。
没办法,在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的时候,谁愿意去那些天寒地冻,或者太热的地方去生活?
“我们的百姓,这两年冒险精神也是大有进步。加上皇家科技司在技术上的进步,说不定不用多久,便会有大量的百姓愿意过来。”
听了李逸的话后,武媚娘笑着回道。
皇家科技司发明的那些传送阵,还有各种提升耕种的机器,以及各种舒适的建筑材料等等,这些能让百姓的生活变的更便捷和舒服后,他们自然就会愿意往其他地方去了。
比如他们可以在不冷的时候过来这边耕种生活,等到冷了,便全部回到核心区域。
这样,也能加快这些地方的发展。
“看着吧。”
这个观点,李逸是认可的,所以他才会大力发展科技,然后还大力支持科技和炼器结合,加快大唐和人界的科技发展进展。
同时,朝廷那边,不时也会引导一些人往这些地方去发展。
比如什么哪里哪里发现了大量的黄金啊,还有其他的资源这些啊。这样,还是能吸引一部分人过去。
剩下的,便是朝廷出面,驱使大量不听话的土着这些,给朝廷开发这些地方。
一行人穿过森林带,然后沿着官道慢慢往南走去,李逸的下一站便是辽东半岛。
当初李逸带着人马西征的时候,辽东半岛这边可是跳的很。
可惜,他们碰上的是李逸,不是前朝的皇帝,所以李逸这边自然不会惯着他们。
随着李逸安排李二带着人东征,大唐的旗帜在辽东半岛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这片古老的土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繁荣。
大唐在辽东半岛登陆后,便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巩固统治并促进当地的发展。
设立行政机构,如安东都护府,对辽东地区进行有效的治理。
同时,大力铲除那些任何有异心的土着,摧毁所有的文化这些,然后不断从大唐内部迁移百姓过来,这不仅稳定了当地的社会秩序,也赢得了百姓的心。
加上朝廷鼓励生育,让这里的人口数在断崖式下跌后,又快速攀升起来。
经济上,大唐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曲辕犁和筒车,这些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辽东半岛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同时,手工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陶瓷、纺织、金属加工等技艺传入,当地的手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远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