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剑来:人间如寄 > 第二卷因果锚 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在火

第二卷因果锚 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在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剑来:人间如寄!

雷劫的余烬在青铜灯盏里明灭,陆沉握着半焦的酒壶跌坐在地。壶身龟裂纹中渗出琥珀光,映出的不再是琼浆玉液,而是鲲鹏振翅搅碎星河的幻象。那些被吞噬的星辰坠入壶口,在残酒里凝成《齐谐》里记载的"海运则将徙"字样,每个字都在酒液中燃烧。

"先生可知,逍遥醉需三昧火淬炼?"

崔东山的声音裹着雪片飘落。他踏着《快雪时晴帖》的飞白笔意现身,左臂已然石化成《兰亭集序》碑刻,碑文中"岁在癸丑"四字正顺着石纹渗出血珠。陆沉注意到他右手小指缺失,断口处嵌着半枚带"焚"字的五铢钱,钱眼处还沾着文庙祭器的铜绿。

"你这手臂..."陆沉以无相骨挑起半片雷劫余烬,火光中映出碑文深处的裂痕——那些石化的字迹里,竟有数百儒生魂魄在叩拜书圣真迹。

崔东山的石掌抚过碑刻,惊起一群墨色鹧鸪:"那日骊山陵异动,李斯的笔锋刺穿我文胆。"他忽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的《丧乱帖》刺青,"你听,王右军的悲鸣..."

地窖暗门在雷击处洞开,血腥气裹挟着墨香喷涌而出。血池翻涌如沸,万张人皮浮沉其间,每张都刺着不同字体的"鹏"。最上层那张用瘦金体书写的皮囊突然睁眼,竟是宋徽宗的面容:"朕的瑞鹤图...都被你们这些乱臣贼子..."

"闭嘴吧亡国之君!"崔东山的石手突然插入血池,扯出张用秦隶写着腰斩"鹏"字的人皮。那人皮遇风即燃,烧出徐福东渡前刻在蜃楼龙骨上的谶语:"北冥有鱼,其骨化鹏"。

第一幕:雷烬余温

寅时的梆子声在废墟外游荡,陆沉靴底碾过焦黑的《推背图》残页。雷劫灼出的地缝里,文庙地宫的阴气正与血池腥甜交织成毒雾。崔东山碑刻化的左臂突然脱落,在血池表面砸出"永和九年"的涟漪。

"看好了!"崔东山将《丧乱帖》掷向血池。纸卷遇血即燃,王羲之的悲鸣化作青烟,在空中凝成会稽山阴的雅集盛况。那些曲水流觞的酒杯里,盛着的竟是儒生的心头血。

陆沉的无相骨突然刺痛。酒壶映出的鲲鹏幻象开始蚕食血池,每吞下一张人皮,翅羽就多出道碑刻伤痕。最上方那张用瘦金体写着"鹏"字的人皮突然睁开眼,瞳孔里映出宋徽宗被囚五国城的场景。

"三昧火缺的正是这道自在火!"崔东山的石手抓住陆沉手腕,将他的无相骨按进血池。池中万张人皮突然齐诵《逍遥游》,每个"鹏"字都化作铁索缠向陆沉脖颈。

"你究竟被谁所控?"陆沉催动逍遥醉真火,酒液在铁索上烧出《庄子》注疏。崔东山却突然口诵梵音,石臂上的《兰亭集序》字迹转为《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血池突然沸腾,浮起具刻满《诗序》的青铜棺。棺盖移开时,李斯的虚影正在用蒙恬笔改写碑文:"陛下,老臣这就焚尽这些祸乱之源!"

第二幕:兰亭囚笼

血池表面"鹏"字骤变。张旭的狂草"鹏"突然暴长,笔画化作青铜栅栏将陆沉拖入幻境。王羲之微醺的面容在虚空中浮现,他执笔的手正在颤抖,墨汁滴落成三千六百个"之"字。

"后生可畏啊。"书圣醉眼斜睨,鼠须笔点中陆沉眉心,"可知永和九年三月初三,这曲水流觞里淌着什么?"

陆沉接住漂来的犀角杯,杯中血酒映出焚书坑的惨景:"是儒生的文魄?"

"是劫灰。"王羲之突然掷笔入溪,墨迹化作蛟龙掀翻酒觞,"当年李斯焚书,将《乐经》残章混入松烟墨——你饮的每口酒,写的每个字,都是文明余烬!"

三千六百个"之"字突然暴动。陆沉的无相骨点中某个"之"字的趯笔,那笔画突然化作蒙恬笔,将整条剑溪挑起刺向虚空。溪水中的倒影突然开口:"陆沉,你篡改命帖时,可曾想过今日因果?"

那竟是少年时的自己,手中握着从文庙偷换的命帖。崔东山的声音穿透幻境:"他在你影子里养蛊!"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的残影在醉笑中重组,手中鼠须笔劈出四字真言。每个字都化作囚笼,将暴动的"鹏"字镇压在永和九年的时空里。陆沉突然发现,书圣的衣袂下藏着半截断裂的玉簪——正是宁姚本命剑的碎片。

第三幕:血帖燃心

现实中的血池已沸腾如鼎。崔东山的石臂正在融化,碑文渗入血池凝成《金刚经》的偈语。万张人皮上的"鹏"字开始脱落,在空中拼成完整的《逍遥游》,每个字都在啃食雷劫余烬。

"当年徐福东渡前夜,在蜃楼甲板刻下这道血池。"崔东山的胸腔突然迸发青光,被污染的《丧乱帖》残卷裹住陆沉的无相骨,"他说'鹏'字能载着文明火种..."

两人合力将骨刺入池心时,血浪里浮出青铜鼎。鼎内丹药的"鹏"字突然化作活物,竟是被腰斩的儒生魂魄:"骊山陵的工匠...都被炼成了..."

"聒噪!"李斯虚影突然现身,法家锁链绞碎怨魂。陆沉的无相骨趁机刺穿铜鼎,鼎身《禹贡》图纹化作九州地脉,将血池怨气导入文庙地宫。

崔东山的石躯开始崩解,《兰亭序》碑文化作泪珠滚落:"告诉宁姚...因果秤的砝码在..."话音未落,最后的石化左臂已坠入血池。

第四幕:鲲鹏涅槃

当最后一缕怨气燃尽时,酒壶突然炸裂。鲲鹏幻象从碎片中冲天而起,翅羽抖落的星尘化作《庄子》残篇。陆沉接住一片星尘,上面竟有母亲教他写"人"字时的泪痕。

"先生看!"崔东山残存的右手突然举起。那半枚五铢钱上的"焚"字正在褪色,露出底下用女书写的"存"字。血池干涸处升起竹简,正是当年被徐福带走的《乐经》十二章。

王羲之的残魂从幻境飘出,醉醺醺地往陆沉衣襟塞了片蚕茧纸:"待到三月三,去会稽山阴..."纸片上的《快雪时晴帖》突然活过来,裹住血池残存的"鹏"字飞向北方。

文庙地宫突然传来轰鸣,崔东山的本体挣断三根锁链。他石化的左手正在书写《孟子》,每个字都化作桃花,落在千里外的野桃林——宁姚本命剑的裂纹,正随着花开缓缓愈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