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 第147章 家国天下

第147章 家国天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深秋的晚霞映红了紫禁城的宫墙,叶知秋站在养心殿的书房中,面前摆着一份特殊的文书——《皇族家规》。这是她筹划多时的重要文献,要为皇室与国家的关系定下千秋准则。

\母后,您找我们?\昭儿和明儿联袂而来。两个孩子都已长大,举止沉稳,眼神清明。叶知秋看着他们,想起当年自己在叶府时,父亲教导的情景。

\坐吧。\她示意孩子们围坐在案前,\今天要和你们谈谈家国之道。\

萧远珩也在一旁静静听着。作为一个打破常规的男性皇后,他对家国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

\你们可知道,为什么我要立这份家规?\叶知秋轻抚竹简,目光深远。

昭儿思索片刻:\是为了防止皇权滥用,保证江山永固?\

\不止于此。\叶知秋展开竹简,\这份家规,首先规定了皇族的责任。皇家子弟,必须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享受特权。\

她指着竹简上的条文:\看,这里规定皇族成员必须学习医术,亲自为民看诊。这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让你们始终记住医者仁心。\

明儿若有所思:\就像母后当年在叶府学医,后来用医者之心治理天下?\

\正是。\叶知秋欣慰地点头,\家规的第二个重点,是限制皇族的经济活动。皇室不得经商,不得干预民间利益,一应用度都要公开透明。\

萧远珩补充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些年来,一直让太医院的医术广济天下,却从不收取重金。医者仁心,当以济世为先。\

正说着,一位老臣求见。原来是礼部尚书,带来了各地对《皇族家规》的反馈。许多大臣都赞同这种自我约束的精神,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天家气度。

\最重要的一条,\叶知秋继续说,\是关于皇室与朝政的关系。皇族成员除非通过正常选拔,否则不得干预政务。这是为了防止家族干政。\

昭儿思考道:\所以母后这些年来,从不让我们仗着皇子公主的身份要官职?\

\对。\叶知秋站起身,走到窗前,\你们要记住,皇位不是一家一姓的私产,而是天下人的公器。我们姓叶的能有今日,不是因为血统高贵,而是因为有济世之心。\

夜幕降临,御花园里的药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叶知秋带着孩子们在园中漫步,指着各种草药讲解药性。这是她多年来的习惯,用医术来教导子女明白为政之道。

\你们看这当归,\她轻抚药草,\性温而不燥,味甘而不腻。为官为政,也该如此,温而不纵,甘而不贪。\

明儿蹲下身,仔细观察:\母后,我明白了。这份家规,就像是给皇族开的一副药方,既治已病,也防未病。\

叶知秋欣慰地笑了:\不错。治国如医病,要防微杜渐。这份家规,就是要让皇族永远记住自己的责任。\

次日清晨,她召集朝臣,正式颁布《皇族家规》。这份文书不仅规范皇室行为,更确立了一个原则:皇权必须为民所用,皇族必须以民为本。

\陛下真是高瞻远瞩。\一位老臣感慨,\这哪里是家规,分明是传家之宝啊。\

午后,叶知秋在太医院查看皇子公主们的学习情况。按照新立的家规,皇族子弟必须精通一门实用技艺,而医术就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一定要学医?\一位年幼的皇子问道。

叶知秋蹲下身,耐心解释:\因为医者见人生百态,知民间疾苦。将来无论你做什么,都要记住这份体察民情的初心。\

傍晚,她在御书房批阅奏章,看到一份特别的报告:有地方官员效仿皇族家规,为自己的家族立下规矩,要求子弟必须先行医济世,方可出仕。

\你看,\她给萧远珩看这份奏章,\这才是最好的影响。让天下人都明白,权力是责任,不是特权。\

夜深了,叶知秋还在修改家规的细节。萧远珩心疼地劝她休息,却被她拦住:

\这是立国安邦的根本。\她指着竹简说,\我们现在立下的规矩,将影响子孙万代。一字一句,都要慎重。\

月光如水,照在案头的竹简上。这份家规,凝聚着一个女帝的智慧,一个医者的仁心,更承载着对后世的期许。

\其实我常想,\她对萧远珩说,\当年父亲教我医术,不只是为了救人,更是为了让我明白天下为公的道理。如今我立这份家规,也是希望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个初心。\

萧远珩握住她的手:\他们会明白的。就像你当年在边关救我时,用医者之心感动了我一样。这份仁心,就是最好的传承。\

最后一缕月光消失在天际,叶知秋终于放下了笔。这份《皇族家规》,不仅是对皇室的约束,更是对天下的承诺:家国天下,原本一体。只有心系天下,方能永享太平。

这就是她要留给后世的箴言:皇室不是权势的象征,而是责任的担当。唯有以医者之心,方能成就千秋伟业。而这份家规,就是确保这个理念永远传承下去的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