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制度立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深秋的晚风送来阵阵桂花香,明德堂的灯火依然通明。大堂内,各地分院的代表齐聚一堂,正在进行第一次教学研讨会。这是叶知秋精心筹划的重要会议,要为明德堂确立长久的制度根基。
\请各位说说近期的教学心得。\叶知秋环视众人,\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也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王子明首先站起来:\西北分院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化。除了汉族学生,还有各个部落的子弟。我们发现,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同堂切磋,反而能激发出更多智慧。\
\说得好。\叶知秋点头,\这正是明德堂的宗旨——兼容并蓄,取长补短。\
赵世勋接着汇报南方分院的情况:\商道堂的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与当地商会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经营,效果很好。不过......\他有些犹豫。
\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叶知秋鼓励道。
\有些学生过于重视实践,反而忽视了经典研读。\赵世勋说,\我觉得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这个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各个分院都遇到类似情况:有的偏重实务,有的侧重理论,如何把握平衡成了共同的难题。
\这个问题很好。\叶知秋正色道,\明德堂的特色就在于知行合一。既要通古今之理,又要明实践之道。不如我们一起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萧远珩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纸笔:\诸位请看这个框架。我们把课程分为四大类:经典研习、实务训练、技艺培养、品德修养。每一类都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林青雨举手:\学生有个建议。医术堂的经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志向,在基础课程之外设置选修课程。\
\对!\李元祯附和,\比如有的学生擅长经济,有的长于治水,何不让他们在共同基础上各展所长?\
叶知秋欣慰地看着这些曾经的学生,如今都成了独当一面的教育者。她说:\这些建议都很好。明德堂的目标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人才,而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
于是,大家开始详细讨论教学制度的各个方面。从入学标准到考核方式,从课程设置到实践安排,每一项都反复推敲。
\教习制度也要规范。\叶知秋提醒道,\你们现在既是教习又是学生,要把这种双重身份的优势发挥出来。\
王子明提出建议:\不如效仿军中制度,设立等级。让优秀的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成长为教习。\
\还要注意教学相长。\林青雨补充,\我发现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讨论持续到深夜。最终,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渐成型:
- 入学采取推荐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 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
- 实践活动要与当地特色结合
- 考核标准既重成绩,也重品行
- 教习培养采用递进制度
第二天一早,叶知秋召集所有在校师生,正式宣布新制度的实施。她特别强调:\制度是保障,但不是束缚。我们要在制度的框架下保持创新,让明德堂永远充满活力。\
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是林月笙派来的使者,带来一个重要消息——朝廷决定把明德堂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全国的官学。
\这是好事,也是考验。\叶知秋对众人说,\我们的责任更大了。\
萧远珩补充道:\是啊,现在不仅要办好明德堂,还要为其他学堂提供样板。\
新制度实施的第一天,叶知秋特意去各个课堂巡视。她欣慰地看到,教习们都在用心改进教学方法。
在医术堂,林青雨正带着学生研习一个疑难病例。她不是简单地宣讲,而是引导学生们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病因和治法。
\妙!\一个学生突然想到什么,\若把这个病例与《伤寒论》互参,或许能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林青雨赞许地点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明德堂的教学之道。\
在边务堂,王子明正在讲授军事地理。他用沙盘模拟地形,让学生们亲自演练布防和行军。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商道堂的课程更有特色。赵世勋带着学生实地考察市场,分析商品流通和价格变化。一个本来不起眼的菜市场,成了生动的课堂。
\先生,\萧远珩走过来,\你看这些课堂,是不是很像当年你教学时的样子?\
叶知秋笑了:\是啊,他们不仅传承了知识,更传承了那份教育的热情。\
傍晚,各地分院的代表开始陆续启程。临行前,叶知秋给每个分院都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块刻有\明德\二字的玉佩。
\这玉佩代表的不只是身份,\她说,\更是一种责任。望你们无论在哪里,都记得明德堂的宗旨——为国育才,为民请命。\
夜深了,叶知秋还在书房写着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萧远珩送来热茶,笑道:\看来你要忙很久。\
\是啊。\叶知秋抬起头,\制度立起来容易,关键是要让它长久地运转下去。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她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辰:\记得当初办明德堂时,很多人说这是异想天开。现在看来,只要方向对了,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你说得对。\萧远珩握住她的手,\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后世铺路。\
次日清晨,明德堂又开始了新的一天。朗朗的读书声中,夹杂着实践课的讨论声。新的制度正在发挥作用,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理想努力。
叶知秧站在廊下,看着来来往往的师生。她知道,明德堂的未来已经有了坚实的根基。这份根基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就像她常说的那句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