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 第64章 师道传承

第64章 师道传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清晨的阳光透过明德堂的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叶知秋站在书案前,仔细审阅着面前厚厚的一摞文书。这些都是报名求学的学子资料,光是粗略统计就有三千多份。

\夫人,\萧远珩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一碗参汤,\天还早,让他们等着,你先歇息片刻。\

叶知秋接过参汤,轻啜一口:\这么多人求学,若是一一考核,怕是要耽搁月余。\

\那就定个规矩。\萧远珩拿起一份文书扫了眼,\选拔之事本就该有标准。\

叶知秋眼前一亮:\你说得对。既然要开创新局,一切都该从规矩开始。来人,请几位老大人过来商议。\

不多时,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陆续到来。这些人都是叶知秋在位时的心腹重臣,如今跟随她来明德堂任教。

\诸位,\叶知秋开门见山,\明德堂首批学子的选拔,该如何定规矩?\

礼部尚书杨长青率先开口:\依老臣之见,当以才学为先。科举取士数百年,自有其道理。\

\不妥。\吏部侍郎赵明远摇头,\科举重文采,轻实务。明德堂若要培养治国之才,当以实践见长。\

\两位说得都有道理。\叶知秋沉吟片刻,\但都不够全面。萧先生,你怎么看?\

萧远珩将手中文书放下:\选拔学子,与选拔将士相通。将士重勇,却也需谋略;学子重才,亦当论品性。\

叶知秋露出赞许的笑容:\正是如此。明德堂不是科举,也不是官学,而是要培养能够担当天下重任的人才。这样,选拔分三关如何?\

她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

\第一关:才学考核,试策论天下事。

第二关:实务考验,设难题观其应对。

第三关:品性印证,考其本心操守。\

几位大臣仔细研读,纷纷点头称是。叶知秋又道:\还需加一条,不论门第,唯才是举。\

\这......\杨长青有些迟疑,\会不会太过激进?\

\有何激进?\叶知秋反问,\天下英才,岂分贵贱?况且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提到新帝,几位大臣不再多言。叶知秋继续道:\择选官员也请几位举荐,要德才兼备之人。\

直到日上三竿,各项规矩才最终敲定。考官名单上,既有饱学之士,也有行伍出身的将领,更有精通医术的叶家姐妹。

三日后,明德堂外人山人海。三千多名求学者排成长队,依次进入考场。第一关才学考核,题目是\论天下治理之要\。

叶知秋和萧远珩坐在角落里,看着学子们奋笔疾书。其中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特别引人注意,他写得极快,笔下不停,神情专注。

\那孩子叫王子明,是个平民子弟。\萧远珩小声道,\听说为了来明德堂求学,走了十多天的路。\

叶知秋点头:\人穷志不穷,正是我们要寻的人才。\

第二关实务考验更为特别。考官设置了各种实际问题,要求学子们现场解答。比如某地发生水患,该如何救援;边境商路受阻,如何化解;民间有人造谣生事,该怎么处置。

一位贵族子弟面对水患题目,说要调动官兵救援,征集粮草赈灾。答得中规中矩,却不够深入。

轮到王子明时,他的回答让考官眼前一亮:\首要是疏通河道,让水有出路;其次是就地取材,用芦苇编排解急;再则是统计受灾人数,妥善安置;最后还要想办法解决灾后重建......\

\好!\叶知秋忍不住赞叹,\这孩子懂得实务,必是经历过苦难的。\

第三关品性考核最为独特。考官故意设置各种诱惑和陷阱,考验学子们的品性。有人送礼想要通过考试,有人威胁要打击报复,还有人许诺重金利诱。

让叶知秋欣慰的是,大多数学子都经受住了考验。特别是那些出身寒门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加坚定。

考核持续了整整七天。最终从三千多人中选出了一百名优秀学子,其中竟有六成是平民子弟。

\夫人,\一位考官有些担忧,\平民子弟比例是否太高了?会不会影响明德堂的声誉?\

叶知秋严肃地说:\明德堂的声誉不在于学生出身,而在于能否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当晚,叶知秋和萧远珩在书房制定教学制度。

\课程设置要全面。\叶知秋一边写一边说,\除了经史子集,还要有天文地理、医术算学、兵法谋略......\

萧远珩补充:\还要教他们实地考察,了解民情。就像你当年在军营行医那样。\

提起往事,叶知秋不禁莞尔:\那时候我还在相你的命。\

\现在我们一起相天下人的命。\萧远珩握住她的手,\把这些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就是最好的相命。\

叶知秋靠在他肩上:\你说得对。这些孩子就像幼苗,需要我们精心培育。\

夜深了,书房的灯火依然明亮。一双璧人伏案工作,不时低声讨论。他们在书写的不仅是一所学堂的规矩,更是一个盛世传承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新录取的学子们就收到了第一份功课——《明德堂学则》。开篇写道:

\明德至善,在于修身;

济世安邦,重在明理。

学问之道,贵在躬行;

天下为公,方是正道。\

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包含了叶知秋对这些未来栋梁的殷切期望。她相信,只要用心栽培,这些幼苗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为这片土地遮风挡雨。

王子明拿到学则的那一刻,激动得手都在颤抖。站在他身边的,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百姓。在明德堂,他们都只是求学的学子,共同追逐着知识的光芒。

叶知秋站在教室门口,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明德堂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遇到很多挑战。但只要坚持初心,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萧远珩走到她身边,轻声说:\夫人,该上课了。\

叶知秋点点头,迈步走上讲台。阳光透过窗棂洒落,照亮了她从容沉静的面容。新的一天,新的征程,就这样开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