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370章 剑指陈朝国都

第370章 剑指陈朝国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腊月二十过后。

年关越来越近。

尽管大周伐陈诏令天下皆知,中上游战事也传回陈朝京城。

但建康城的官员和百姓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危机。

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事宜。

随着江州到京口的所有战船,全都撤到京城。

长江下游的几段江面上,几乎一条陈朝战船都看不到。

建康城北边门户大开。

空江记?

接到前线传回的消息。

韦孝宽都不敢相信陈朝竟然能做出如此荒谬之事。

宇文衍心里很清楚,历史上有些事件的轨迹终归还是没变!

“陛下,这个陈叔宝的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不过老臣喜欢得很呐,到时一定得敬他三杯,好好感谢一番,哈哈……”

再三确认消息无误后。

郧国公放声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对于陈朝送上的大礼包,周军焉有不受之理?

“牵制态势已成,建康成了孤城一座,可以行动了!”

“令东路军左先锋李药师,出扬州,为左翼,攻京口!”

“令东路军右先锋元威出庐江,为右翼,攻采石矶!”

“大年三十子夜渡江,斩首行动,启动!”

宇文衍看着沙盘,下达了对建康城的军事命令。

说完这些。

宇文衍顿感心潮澎湃,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华夏一统,实现武帝遗志,很快就将在自己手中成为现实。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不论是宇文衍的后世灵魂,还是这具身体的血脉传承,将因此战得到双重满足。

作为大周改革的先驱。

重新一统北方的周武帝,奠定了南北统一的所有条件。

可天道不公。

不但宇文邕英年早殁,连他立下的继承人也是短寿。

大好局面却被逆臣贼子摘了桃子,成就无上伟业。

说来也是历史上的一大意难平。

江山被抢也就罢了。

宇文皇室五十九口男丁无一幸免,全被斩杀殆尽。

何其冷血残酷!!

宇文衍后世灵魂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走向,重塑一方时空,弥补了这一历史憾事。

……

“陛下,咱们一定会成功的,是吧?”

韦孝宽双手不停地揉搓,来回踱步。

既兴奋又紧张,内心患得患失。

“郧国公,必然会成功!”

宇文衍握住他那略显苍老的双手,斩钉截铁地说道。

听到小皇帝坚定的声音,望着他深邃的眸光,韦孝宽的内心顿时安宁下来。

身经百战的“战神”人物,却从十三岁的少年天子身上寻求心理安慰。

看似不可思议。

却是此时这位年近八旬老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军令已下,先不想了,安安心心在此过年,大年初一御驾前往江都郡六合县!”

“菊菊,起乐!”

“竹竹,研墨,朕再写几幅对联!”

六合县。

在扬州城西面百余里,与建康城隔江相望。

在掌控战局的前提下,小皇帝要把行台往前线挪挪。

悠扬的琴声响起。

空灵清籁,熏香飘缈,沁人心脾。

宇文衍笔锋挥动,铁划银钩,独特的瘦金体跃然纸上。

“陛下的字又精进不少!”

韦孝宽双手负于身后,戴着老花眼镜,倾身全神贯注地看着。

待到一幅对联写完,不由地出声赞叹。

这话还真不是韦孝宽拍马屁。

宇文衍的瘦金体,在后世就达到了不俗的境界。

穿越后,几乎每日都有练习,书法境界那是逐年精进。

近几年来。

京城掀起了一股瘦金体风潮。

为数不多流入坊间的字迹,成了文人学子争相临摹的墨宝。

“学无止境,朕以为还远远不够!”

这也不是宇文衍装逼。

他如今的水平大概是后世最高境界时的八成。

毕竟,字需要用手写出来,就算灵魂深处的感悟足够,年龄摆在这,笔下的字也体现不出该有的境界来。

寿县的冬天也冷,但却很少有漫天飞雪的天气。

淮南郡太守慕容三藏给宇文衍的居所安装了铁炉子。

这种烧柴火的冬天取暖神器,在江淮地区一样深受欢迎。

“长安说不定已是白茫茫一片了吧?”

宇文衍写了十来幅对联。

停笔走到殿外,望着北方天空,不无思念地说道。

“是啊,去年这个时候,长安都已经下过两场雪了!”

墨言拿来裘皮大氅(chǎng)给小皇帝披上。

地处淮南交通枢纽位置的寿县。

虽比不上京城那般繁华热闹,却也是人声鼎沸,年味十足。

这是一年当中难得清闲的日子,城里城外的百姓争相购置年货,准备过年。

不过,也有些自耕农家庭的百姓,利用农闲时间给大户人家做小工,挣点工钱补贴家用。

这种非奴役性的雇佣,宇文衍是支持的。

朝廷也对此做了相应规范。

从事商贸的行商走贩还在忙碌,希望趁年底多卖些东西。

他们当中。

有一些外地客商,因离家太远选择在异乡过年,省上一笔返乡的开销。

任何时代,都有那么一些百姓,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

他们朴实、勤劳、勇敢,有的还有一技之长,甚至颇具才华。

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努力奋斗。

为的就是解决一家温饱。

有可能的话,再让家人过上稍微体面点的生活。

“郧国公,你说让天下百姓家家有屋住,人人吃饱饭,顿顿有肉吃,真的很难么?”

“回陛下,确实很难,哪怕强如大汉,也没能做到如此!”

韦孝宽已经习惯了小皇帝这种跳跃性思维,微笑着应答。

宇文衍心里很清楚。

只要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力保证社会物资足够丰富。

加上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达到这个目标并不难。

关键是要统治者愿意去做。

愿意打破日积月累形成土地无限兼并,财富高度垄断的贵族分配模式。

“朕誓必让其成为现实!”

以他后世灵魂的看法。

这只是最起码的标准,华夏百姓应该有更高的生活追求。

宇文衍紧了紧身上的大氅,眸光坚定,刚毅果决地说道。

“老臣替天下黎民百姓谢陛下鸿愿!”

“您说可以,那就一定行……”

韦孝宽发现自己越老心越软。

曾经面对尸山血海,心坚如铁,硬若磐石。

如今却很容易被某一句话触动内心,眸眼朦胧。

“小言子,你去找慕容大人,朕想请寿县的乡老吃顿饭,让他安排一下!”

“奴婢这就去!”

墨言应答。

当即找太守慕容三藏通传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