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204章 六王返京

第204章 六王返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腊月。

替天子以巡天下的六王先后返京。

他们自从去年中秋回京休息了一个月,如今已经在外一年多。

宇文衍特地召他们回京过年。

诸王在外巡视,为小皇帝收集了大量地方上的一手资料。

对大周基层百姓的生活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

朝廷策令的执行情况也得以据实了解。

宇文衍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安排这些王爷。

或许未来几年内,他们都得当作小皇帝的眼睛,替其巡视天下。

在这过程中。

诸王表现都挺好,没有出现为非作歹的情况。

确实是以皇室亲王的身份,在为朝廷诏令的推行保驾护航。

同时。

给小皇帝提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方略。

大多被政事堂的几位大佬采纳,作为一项朝廷策令全国推行。

这样的皇室宗亲才是小皇帝乐意看到的。

而不是一天到晚正事不干,成天琢磨着怎么争权夺利,血脉相残。

如果这些王爷是这样的心思,宇文衍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诸位皇叔公,皇叔,这一年多来,你们在外辛苦了……”

小皇帝在上善殿接见了六位王爷。

“陛下,作为皇室宗亲,这都是臣等应该做的。”

老九宇文纯放下手中茶盏,摆了摆手说道。

其他五王也是点头称是。

“臣这两年来走遍蜀地,西南牂州,宁州等地也曾去过。”

“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活原始,交通不便,生产落后,有些偏远山区还是刀耕火种的状态。”

“爨(cuàn)氏自治,朝廷政令难以通达,是为一患也!”

陈王宇文纯负责西南各州,有些担忧道。

小皇帝一听,心中颇为意外。

西南那片广袤的土地是个什么样子,他心里清楚得很。

不要说当下。

哪怕一千多年后,那也是贫困落后的地区。

直到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通路通水通电,大力发展旅游业。

这才摆脱几千年来的落后局面。

成为风景秀美,民族文化多样,人民安居乐业的乐土。

当下,想要进行开发的话,难度太大。

没想到陈王竟然亲自跑到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

不过,这也足以说明他把巡视之事放在了心上。

使得宇文衍对其高看了几分。

“西南之地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大周应当以诸葛丞相七擒七纵孟获之怀柔之策待之。”

“徐徐图之,暂时保证朝廷正统名份即可。”

宇文衍对于西南却是没有多少担忧。

除去后来出了个南诏政权,大多数时候,自治首领都是以中原王朝属官的名义管理一方。

比如当下一家独大的爨氏。

其子弟都是以大周刺史、太守、县令之职,行使行政管辖权。

只不过高度自治罢了。

如今的爨氏,对外是臣,关起门那就是西南地区的土皇帝。

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和朝廷硬刚。

暂时造成不了威胁,也脱离不了中原王朝的统辖。

诸王对于西南显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对于小皇帝所说也表示赞同。

“陛下所言甚是,臣认为朝廷可以调拨一批耕牛、农具,免费发放给那里的百姓使用。”

“同时加强与爨氏及其下面首领、头人的交流,鼓励他们组织商队前往蜀地,中原进行贸易。”

陈王随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九皇叔公,此法可行,你以书面的形式上奏,由政事堂决议后执行。”

宇文衍听罢,笑着回道。

贸易往来,是最行之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

陈王宇文纯能意识这一点,说明他肚子里有点东西。

“陛下,说到贸易,看河西走廊就知道了,那繁华程度实在令人大开眼界。”

越王宇文盛负责巡视西北各州。

亲眼看到丝绸之路繁盛起来,心中感慨不已。

“十皇叔公,这才哪到哪啊,以后只会更为繁华……”

说到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小皇帝也是眉开眼笑的。

“对了,前往吐谷浑的商路如何?”

之前。

宇文衍和朝中几位大佬针对吐谷浑制定了一系列的安排。

为以后一举拔掉西部这颗钉子做好相关准备。

吐谷浑位于陇右西部,祈连山南面。

从关中平原长安城出发,向西经关陇古道,便可到达陇右地区。

从长安城到陇右金城郡(兰州),两地相距1200多里。

陇右因地处陇山以西而得名,又称陇西。

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此处东接关中,北去河西走廊,西临青藏高原,南抵蜀地。

往南经松藩古道,便能到达成都平原。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本意说的正是陇西的战略地位。

从金城郡渡过黄河,沿庄浪河谷北进,经古浪河谷翻越乌鞘岭。

便可到达河西走廊的武威郡。

而在金城郡黄河段西面,就是吐谷浑的势力范围。

从这里向西进入湟水谷地,借助一些河谷通道,能够抵达祈连山脚下。

这里有一条比较广阔的山间河谷,跨越横亘东西的祈连山脉。

河谷尽头,有一个着名的山口——扁都口。

是吐谷浑进入河西走廊的一处天然地理通道。

过了扁都口。

就到了河西走廊中段焉支山下的大草原。

这里是当下大周朝廷最为重要的军马养殖基地。

这条通道也是丝绸之路去往河西走廊的一条支路。

只不过这条路需要进入青藏高原地带。

地形,气候都是不确定因素。

除了吐谷浑的商人,中原商队一般很少走这条线路。

当初。

小皇帝和众臣商议后,派出使臣与吐谷浑王交涉。

双方达成了口头上的协定,开展贸易活动。

大周也允许吐谷浑的商队借助河西走廊,前往西域。

“回陛下,前往伏俟(si)城的商队络绎不绝……”

宇文盛当即把大周和吐谷浑商贸往来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伏俟城。

是吐谷浑王慕容夸吕于540年建立的王城。

位于青海湖西岸十三里,一处风景秀丽之所。

伏俟城东连西平(西宁)、金城(兰州),南下可达益州(成都),西通鄯善(婼羌)。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前期。

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东西交通受阻。

伏俟城就成了这条临时丝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不过。

这段临时丝路,也随着吐谷浑与中原政权之间,时好时坏的关系变化无常。

随着北齐被大周所灭,原本与齐交好的吐谷浑一下子老实了许多。

这个建国近270年的鲜卑政权,也怕落一个灭国的下场。

第一时间便派出使者,进贡方物,向周武帝表示归附。

但武帝英年早逝,宣帝宇文赟又似乎有些不靠谱。

吐谷浑王慕容夸吕心里又蠢蠢欲动起来,开始与突厥眉来眼去。

经常纵兵冒充马匪前往河西走廊,抢掠过往的商队。

宇文衍派遣裴矩经营河西后,强势打击沿线“马匪”,保护丝路安全。

吐谷浑又收敛了一些。

等到大周使者找上门去,夸吕权衡之下,聪明地放弃了暴力的获利方式。

双方展开了和平贸易,互惠互利。

暂时。

两国关系谈不上密切,但也缓和了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