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校花悔哭了!
协会的办公室里,众人已然彻底被绝美戏腔所惊艳!
可宗姗的歌声还在继续着:
“惯将喜怒哀乐都藏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随着歌声,舞台上同步播放的MV画面缓缓展开。
画面中,一位年轻的戏曲演员在昏暗的练功房里,对着一面斑驳的镜子,仔细地勾画着妆容。
那一笔一划,仿佛是在勾勒着自己的人生。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又带着一丝无奈,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融入了这粉墨之中。
哪怕唱尽了世间的陈词,又能如何呢?
台下可能依旧没有多少观众,自己最终也不过是这戏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化为白骨青灰。
办公室里的众人身体微微颤抖,仿佛被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所击中。
MV画面切换至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位戏曲艺人穿着破旧的戏服,在断壁残垣间徘徊。
他看着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眼中满是悲痛。
尽管自己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戏曲人,在这乱世中如同一叶浮萍,随时可能被风浪吞噬,但他心中始终怀着对国家的忧虑和热爱。
他不顾自身安危,在废墟中为战士们唱起了激昂的戏曲,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士气。
哪怕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没有人记得他的付出,他也无怨无悔。
再次听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众人脑海中的印象如同被刻刀深深镌刻在了心底。
这简单的几个字,此刻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
对于戏曲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句歌词,更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戏曲行业陷入了低迷。
戏曲演员们就像是那乱世中的浮萍,在时代的浪潮中艰难求生。
他们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众多的粉丝,甚至可能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的歌声传承着这古老的艺术。
相比起来,现代戏曲氛围和环境已经足够好了,已经没有了当年那如影随形的恐怖压力。
画面中,一位老戏曲人坐在空荡荡的戏院里,周围的座椅上布满了灰尘。
他轻轻地抚摸着那破旧的戏服,眼神中充满了眷恋和不舍。
尽管知道现在戏曲行业不景气,很少有人愿意听戏,但他依然每天坚持练功,希望有一天能让更多的人重新爱上戏曲。
他就像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无名英雄,默默地为戏曲事业付出着,哪怕无人知晓他的努力。
办公室里的众人被这歌声和画面深深打动,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们仿佛看到了传统戏曲行业的希望,看到了那些戏曲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才是传统戏曲行业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真正需要的好作品啊!!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你要等到它发光的那一刻才算圆满。
现在的《赤伶》就是那颗发光的真金!
由唐言亲手开启的金光大阵!
..............
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众人已然被宗姗所演唱的《赤伶》彻底圈粉。
那婉转悠扬又饱含深情的戏腔,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紧紧揪住了每一个人的心。
对于这些身为戏曲人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最能理解这首歌的含金量。
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如同是他们内心深处情感的精准映射,让他们感同身受。
而那些外人,即便能被歌声打动,可总归是差了几分深入骨髓的意境,少了那种与灵魂共振的深刻体会。
此刻,MV画面中,进度条闪烁着警告,仿佛在提醒着,《赤伶》这首歌即将进入尾声。
就如同戏台上的表演,落幕的那一刻,便是终章。
宗姗的声音,在这即将落幕的时刻,变得多了几分落幕黄昏的味道。
那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历史深处缓缓飘来,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无尽的感慨: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随着歌声,MV的画面渐渐切换到一座古老而破败的戏台上。
台上的幕布已经破旧不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角落里,堆积着一些陈旧的戏服,上面的丝线已经褪色,绣花也变得模糊不清,但依稀还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戏曲人,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戏袍,缓缓走上舞台。
他的脚步有些蹒跚,但眼神却依然坚定而明亮。
他轻轻抬起头,望向那已经有些斑驳的戏台上方,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些辉煌的岁月。
也曾问青黄这句歌词响起,老戏曲人的思绪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那时候,他怀揣着对戏曲的热爱,日夜苦练基本功。
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句唱腔,他都反复琢磨,力求做到完美。
他曾无数次在心中问自己,这戏曲的青黄到底该如何传承下去,又该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它的纯粹和本真。
画面中,老戏曲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穿着戏服,在简陋的舞台上为战士们演唱。
他用激昂的唱腔,唱出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苦难。
那铿锵有力的声音,穿透了硝烟,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
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戏曲伶人,但在这个时候,他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为民族贡献一份力量。
办公室里,戏曲协会的众人静静地听着,眼中渐渐泛起了泪花。
这句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心中那扇尘封已久的情感之门。
他们想起了自己在戏曲道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坚持与迷茫,此刻都如潮水般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