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群莉娘在三食堂办家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鸿缘的新书!
北大的百年校庆是一座城市的联欢,北京的媒体悉数到场,电视台,广播电台打头阵,报纸、杂志更是铺天盖地。尤其那些当红明星的加入,吸引了不少的年轻人。那些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中生最有热情,恨不得又敲锣打鼓地上街游行。
一曲《相约九八》,唱响了北京,让莘莘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北大的各个食堂几乎都是通宵营业,有太多校友来办聚会,很多是耄耋老人,也有的牵着儿孙,在教室、图书馆、未名湖边徜徉,给孩子们回忆着往事。
很多系年代久远,来的校友自然很多,几乎是几代人的聚会。而且,越是老一辈的校友来得越齐。尤其中文系,历届学生聚在一起,像是祖孙三代的大家庭。老人们大多功成名就,年轻人个个意气风发,说是初次见面,却相谈甚欢。
校庆,是总结更是启程。在那古雅宁静的校园里,校庆的氛围如同醇厚的老酒,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中文系的所在之处,更是萦绕着一股独特的人文气息。
中文系的历史悠久,像一部厚重的典籍,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校庆期间,于师生之间不胫而走。老教授们围坐在一起,回忆着往昔的岁月,眼中闪烁着光芒。曾经那些为学术拼搏的日子,那些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
而年轻的学生们,也被这浓厚的氛围感染。他们穿梭在校园小径,听学长学姐们讲述着那些只在书中读到过的前辈的事迹。那些名字,曾经在泛黄的书页里跳跃,如今却变得鲜活起来。
在一间古旧的教室里,几位学生围坐在一位老教师身边。老教师缓缓开口,说起了某位知名学者,当年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研究,为中文系的发展奠定基石。学生们听得入神,心中满是崇敬。
校庆的阳光洒在校园的砖墙上,映出斑驳的光影。中文系的师生们,在这特别的时刻,被历史的纽带紧紧相连。过去的辉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新一代在学术的海洋里继续探索,让中文系的传奇在岁月长河中延续下去。
童教授也是看中这样的历史机遇,想把人文社科的现状给大家展现出来,那些急待解决的难题让大家讨论。他本人现身说法,讲了美学发展的现状,与西方的差距。引起校内广泛争论。不少人提出出国潮的负面影响,年轻一代社会责任感降低等问题。很多人在寻求跨学科合作,期望人文科学为新时代提供
吕一鸣虽然不是北大在册的学生,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跟北大缘分不浅。儿子现在读的是芝加哥大学在北大的教学中心,爱人是北大的博士生,他自己一直在编一本『北大边缘人』杂志。
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他这个边缘人比家里那两个北大人都更多的批评北大。从几年前在勺园和邱枫谈百年校庆,他就开始写文章,评论专业的设置和青年的志向。受到童教授的夸奖后,一发不可收,连续写了一系列的关于大学专业建设的文章,这次结集成册发给参加校庆的相关专业人士讨论,引起不小的反响。许多人了解到作者的背景禁不住唏嘘。专业是什么?是天赋还是责任,争论异常激烈。
邱枫参加了中文系的聚会和讨论,又参加经济系的聚会,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一直关注着吕一鸣,尤其人们对他那些言论的态度。她担心吕一鸣会受不了,没想到人家还是那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邱枫想:这真是嬉笑怒骂结成文章。
群莉没有来参加百年校庆的庆典,照童教授的话说,还可以参加后续的活动。但群莉娘似乎已经不再抱什么希望。她现在有蒋励这个儿子在身边,心里很踏实。只是儿子的终身大事让她很焦虑。她把这事跟邱枫谈了,所以邱枫才问了蒋励,没想到让儿子吕程给挡了驾。
今天,群里娘在三食堂举办家宴,她儿子蒋励,两个女儿群芬和群芳都在北京,也都是来参加北大校庆的,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选在三食堂,她是想告诉几个弟弟妹妹,他们的大姐群莉念北大时,在这里当过义务服务员,很受欢迎,还被大家叫做“三食堂的美厨娘”。
群里娘也邀请了邱枫,邱枫知道群里娘是想让外孙吕程去参加家宴,她跟吕一鸣说了这件事,吕一鸣不假思索地说:“要去咱一家四口一起去。”
当吕一鸣带着邱枫和两个孩子来到三食堂,不少学生走过来跟邱枫打招呼。也有很多人和吕一鸣聊天。
好半天一家四口才坐到桌边,吕一鸣不好意思地跟群莉娘道歉。
群莉娘微笑着说:“我就当你是自己的儿子,道啥子歉嘛。”
吕一鸣看见群芬在吐舌头,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要来就一家人一起来,如果让邱枫一个人领着吕程过来,真不知道群芬这小丫头片子会做什么妖呢。他一直都对邱枫讲:现在对群芬和群芳包括蒋励都别再像对孩子似地了,人家都是成年人,弄不好还怪罪上你了。可邱枫就是改不了,好像比群莉娘都更为几个孩子操心。
吕一鸣再看看今天群芬这一身捯饬,更觉得这女孩儿变了,妖里妖气地。但看看群莉娘都没说什么,也就装聋作哑了。吕程还是像之前一样,紧挨着舅舅蒋励坐着,一言不发。让他叫人,他也只叫了一声:“外婆。”救灾没叫别人。
群芳脸上的确挂不住了,好像很久都没听见吕程喊她“小姨”了,她瞅瞅姐姐群芬。
群芬会心一笑。
“我说吕程,咱们现在是大学生了,还是念大学问的,这家长里短得让你爸教教你哈,咋不知道叫人呢。书都念到脊梁骨上去了。“群芬的话字字都是刺。
邱枫紧张得直拿眼瞅着丈夫,她知道这时候她说什么都会招来不痛快,可吕一鸣还是一副皮皮溜溜的样子,撇撇嘴,瞅瞅儿子吕程。
”你说得没错,我们读书人就是要做国之栋梁。“吕程的回答让吕一鸣鼓起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