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75章 试验田、水泥厂

第75章 试验田、水泥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塞音老仙闹大明!

“这也太金贵了,娘不敢穿。”

马宝梅穿着雪白貂裘,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忽然眼泪就流了出来。

有时候她恍惚觉得这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此时觉得一切又都那么值得。

“还是我儿穿吧,配上你这衣服架子,真是没的说,娘都老了。”

妇人要脱下袍子,却被刘学勤按住手,顺手揩去她眼角的泪,“娘,你不老。”

他觉得自己两世为人,欠了两个母亲太多。

“要么,给根号他娘吧。”

收下儿子一万两银票时她没手软,可这件衣服却令她不安。

“她们,以后我再买。”

刘学勤对大媳妇笑了笑,女人红皴的脸蛋越发红艳了。哪怕是这么一句可能不会兑现的话,她都期盼了很久。

“说正事吧,是不是快要动手了?”

马宝梅的脸色突然冷了下来,儿子突然下山,可不会只为送衣服那么简单。

其实刘学勤真是专程为了送衣服的,见母亲发问,只好点点头。

“快了,你给堡子里的长老打好招呼,让他们随时准备着。”

也没啥好准备的,刘家堡的年轻人,几乎全都参与到教务里。

有的是道场弟子,有的做了教兵,还有在产业里管事的。实在没本事,在厂里拧螺丝、搬砖,都有不错的薪俸。

已经很少有人种田了。

原先两千多佃农和新迁来的移民,共计一万,成了刘家堡的附庸,已经全数入了教。

杨寓和冯理编户齐民,将这些人分成十舵,从中提拔了十名舵主。

新作物到手,刘学勤再也等不及,在老营寨建了座小型玻璃温室。将种子种了下去,已经开始育种了。

“这东西,真能有几十石的产量?”

玻璃温房的温度、湿度很高,姜阿宝穿着青衣青裤,活像根水灵灵的大葱。

她指着百多株玉米苗问道。

“不好说,选种、育种是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刘学勤记得后世玉米高产者能达到四千斤以上,折合现在的三十多石。但现在的品种是直接从美洲移植过来的,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产量。

结合在劳改农场种茶叶的经验,他搞了些营养钵,自己配了营养液和土化肥,这又用到了凹凸棒石。

说起来这种矿石也是个宝,用途极其广泛,除了做耐火砖,还能用于脱色,干燥,由于富含微量元素,和特殊的孔隙结构,凹凸棒石还可保水和做复合肥。

营养钵的苗子长到快一尺,普通玉米苗才四、五寸的高度。

土豆和红薯就没那么金贵,由于秦霖送来的种子总共只有几十斤,刘学勤想在这个冬天,培育出尽可能多的种子。

等到来年春耕,至少够种十来亩地。

但他对烟草的性能是真不知道,只敢用了三分之一的种子,想要达到建卷烟厂的规模,怕是还得等上两三年。

“明年春天,饲料问题就能解决大半!”

红薯这东西产量高,秧苗也能繁殖,红薯秧也可以当猪食,能省不少事。

“是啊,春天就好了。”

阿宝跟妙姐在军机处做事,知道教中机密。她知道,今年与明年,不是一个冬天的距离,而是生与死的距离。

她决心生死相随,眼前的男人,带给她无与伦比的美好,所以她笑着附和。

看着山上的皑皑白雪,她又说道:“大山戴上了白帽子,或许你也有顶白帽子哩。”

刘学勤哑然失笑,“我又不做皇上,要白帽子何用?”

“为何,你们汉人不是个个想做皇上的吗?”

阿宝凝睇,眼中很是不解。

“哎,你不懂!”

这事没法跟她解释,说什么都还太早。

“哼!”

青衣羌女翻个白眼,拎着水壶浇水去了。

山下的诸多事物,也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推进。

先是斯达康药业的阿司匹林试车成功,九月份生产了将近十万片,十月产量预计能达到十五万片。

受制于原材料,明年的月产量上限差不多为五十万片。

这种故太子同款的神药,不太可能一开始就惠及普通民众,刘学勤没好意思把价格定太低,出厂价五十文一片。

等到了京师、南直隶等富庶地,价格翻个两三倍也正常。

可喜的是玻璃车间也打开了局面,除了马俊往西域贩运,西安、四川等地的商人也过来进货。

大件现在成品率极低,但玻璃珠、玻璃酒杯、茶杯,小玻璃镜,玻璃摆件等也非常受欢迎。

斯达康出品的玻璃器大有赶超主业的趋势。

如果商路通畅,明年斯达康很可能超过龙门书局,成为塞音教第二大产业。

榜首是后起之秀的音捷文具,印刷机、车床,和刚刚正式投产的缝纫机,今年产值就能到六十万两,明年翻一倍都有可能。

这些财务预算,全都建立在明年与大明商贸往来正常的基础之上。

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意外了。

十月份,金县阿干镇水泥厂,渭源县会川水泥厂,狄道杨庄水泥厂,秦州月峰水泥厂等四家工厂几乎同时开窑。

由于工厂选址偏僻,再加上不对外售卖,这件事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

可塞音教的核心成员都知道,与朝廷正式摊牌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怎么样?打一发试试吧。”

十月底,班氏自走火炮终于定型,刘学勤来到老营寨的秘密靶场,饶有兴趣地看着这款火炮说道。

“填炮!”

班望举起红旗,那边炮兵立刻开始装填火药、炮子。

火炮也用上了定装火药,与燧发枪不同的是,采用丝绸包裹。

装填手将铁弹塞进炮管,用推杆顶实。瞄准手摇动车架摇把,调整火炮仰角。最后点火手用火把点燃火绳。

“轰!”

炮弹直接飞出视野之外。

“哎,怎么到现在连个望远镜都没造出来,这个党娥怎么回事?”

“咳,玻璃这块现在归斯峰管。”

熊天球凑过来提醒,却直接把刘学勤的火给点着。

“扯皮!什么时候了还跟我扯皮?敌人打来管你音峰还是斯峰?”

熊天球被弄得没脸,只好诺诺应声,说这就督促去办。

望远镜对现在的塞音教毫无技术难度,就是各部门太忙,确实存在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

杨寓出来解围,恭喜道:“咱们班氏自走火炮射程可达六百米,若是改用散弹,则三百米内皆糜烂,实乃军国利器!”

这款火炮试制成功,给了所有人对抗大明的底气。

炮身不过两百斤,炮架三百斤,采用直径四十厘米的橡胶轮胎,适应各种崎岖地形,能实现快速机动。

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在如今的大明,怕是很难有对手。

刘学勤采取的是保守战略,将南部的秦州和西北的金县这两头守住,

在几座核心县城周围,建筑水泥工事,只要有足够的火枪、火炮,大明派再多人来也是白给。

“年底之前,最少造出三十门班氏火炮。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总之,要不惜一切代价!”

班望张张嘴,看见师尊铁青的面色,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