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 第223章 骑兵?过去式罢了

第223章 骑兵?过去式罢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好!”

“好!”

“萧爱卿!当真乃是肱股之臣,国之栋梁啊!”

“此事就这样定了。”

“退朝!”

仁宗闻言大喜。

临近暮年,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本来想着维护国家安稳。

可是……

身为一个帝王,谁内心当中还曾没有过雄心壮志?

面对萧钦言如此言语,当下也是热血沸腾。

“这……”

眼见圣心如此,韩琦心中也知事不可为,当下只能将心中的劝谏之言压了下去。

“官家!”

“既然已有决议,老夫愿亲自出使契丹!”

“虽然说……”

“我大宋不再给契丹蛮夷提供岁币,却也不必直接撕毁合约。”

“当下还是以财政不足为由!”

“能拖则拖!”

“拖上个一年半载,也好让我大宋提前做出准备。”

“拖的越久,对我们局面就越有利!”

虽然立场不同。

可韩琦还是心系大宋的,既然仁宗决意以下,那他就会以眼下的局面做出准备。

“臣附议!”

“不过,这出使之事还是由微臣去做!枢密使毕竟年岁已高,这长途奔波怕是多有不便。”

对于韩琦的提议,富弼也表示赞同。

这仗能不打!

自然是不打为好!可要是让其大宋用岁币换取和平,以富弼的立场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啧啧……

下了朝!

孙志高心中也是感慨万千,通过今日朝会,对于朝堂上的这些大牛。

在其心中……

算是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

司马光!傻逼一个,不用多提,就凭他提出的华不入夷论,拿刀剁了他都不为过。

韩琦的话……

虽然立场不同,可孙志高看的出,其也是真心为了大宋着想。

不过……

道不同不相为谋,孙志高对于他的这种想法,乃是极为不赞同的。

虽然以大宋现在的国力,同辽国交恶,不一定就会有一个好结果。

可要是按照历史的原本走向!

北宋一定是会走向灭亡的!

让孙志高没想到是,富弼居然是主战派当中的一员。

而最出乎孙志高意料的,无疑是萧钦言这个,本身不存在于历史当中的老登了。

好家伙!

这老登是真的有血性啊!

这才是文人傲骨啊!

如果枢密使有这样一个人坐镇,也不知知道会对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让孙志高意外的人!

就是如今的御史中丞包拯了,这位居然也是主和派的人物。

嗯……

孙志高倒也说不上失望。

毕竟……

其本身对于这些人的了解,就是存在于历史书上。

而且……

这位在历史上的滤镜,实在是太重了一些。

这就很影响孙志高对其的判断。

不过,这包黑子总不能是同齐牧一样的货色吧?自己把账本交给他,会不会有些过于草率了。

“孙副使!”

“留步!”

“我家主君有请!”

就在孙志高思维发散之际,身后却是有人叫住了他。

“嗯?”

孙志高挑了挑眉。

随即,改变了往家里走的方向,转身跟其上了马车。

“唉~”

马车上。

光线本就昏暗。

要不是穿着一身官服,孙志高怕是都要看不到面色本就漆黑,绷着一张脸的包拯了。

包拯深深叹了口气。

朝孙志高开口道:“仲永,今日朝堂之上,未免有些草率了。”

“嗯?”

孙志高挑了挑眉。

这是什么意思?将朝堂上的事情都归咎于我了吗?虽然确实是自己拒绝拿出钱财,去给契丹人支付岁币。

再有了后续事态的走向与发展。

可是……

严格意义上来说,同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干系,自己充当的角色更多是一个配角。

孙志高可不认为,仁宗的最终的决议,其中自己的权重占据了多数的位置。

这包拯……

前世接触的历史之时,自己对于包拯的滤镜或许太浓了些。

这位……

或许在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上面,眼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即开口道:

“下官所言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如过依旧以岁币谋求和平。”

“此消彼长之下!”

“我大宋的国运必将每况愈下!而那些契丹蛮夷如今已经全满学习,我们中原的文化,开始耕种制造!”

“这样下去!并非是长久之计,难道包公看不清楚这一点吗?”

“唉~”

包拯再次深深叹了口气。

开口道:

“你说的那些,老夫自然也是心中有数!可现在同辽国撕破脸皮,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

“莫要忘了!”

“你我手上,如今再查的案子!”

“万一其中出现了差错,或者说,那些人本就是奔着谋反去的!”

“导致在碰上契丹人起兵!”

“如今这积弊已久的大宋,怕是就要处于风雨飘摇当中了。”

“这点……”

“不知仲永可否想过?”

“……”孙志高有些沉默。

这倒是自己误会包拯了,合着对方不是目光短浅,而是想到了更深的一层。

“包公!”

“这点无需担心!”

“契丹铁骑在过去或许可以纵横天下,可如今却是不成了。”

“只要契丹铁骑胆敢犯边,必然让他们有来无回。”

孙志高微微一笑。

言语当中有着充足的自信。

这不是对于自身实力的自信,如果凭借自身的蛮力,孙志高可不会自大到这种地步。

其心中的自信来源于知识。

跨时代的知识。

虽然依照现在的工业条件,还不能让大宋进入热武器的时代。

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发展的大工程!

可改良弓弩却不是问题,只要打造出一批复合弓出来。

不需要多………

只需要一万,或者五千,就可以让大宋军队在对契丹的战争当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就算是披甲的重骑兵,那也都是白给。

“嗯?”

“仲永,不可小视于人!虽然司马光言语夸张了些,可蛮夷骑兵却是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宋战马,实在是太稀缺了。”

包拯却还是眉头紧皱。

对于孙志高的话,并没有抱有信心,如果蛮夷骑马那么好对付的话。

大宋何至于走到如今的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