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2007:财运亨通 > 第65章 开学路上

第65章 开学路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2007:财运亨通!

时光飞逝,转眼过去数日。

今天是九月三日,开学的日子,因为九月一日刚好是周末。

苏易约上了唐小凯和郑菲,一起坐大巴出发去省城。

这两天与公司管理层人员,连续开了两次会议。

主要的方向是,日常收入稳定和核心骨干成员的培养。

特别是核心骨干的培养,这次新开门店虽然业绩都不错,但人员的使用到现在,都让他心惊胆跳。

再次开新门店,务必在骨干成员选择上,可以得心应手。

虽然上次何华建议暂停开新店,他反思后也是有道理。

但这股开新门店的气势,终究不能停太久,否则太安逸了更容易失去锐气。

就好比跑步一样,你连续不停的跑,持续性很难长久。

但跑累了适当休息一会再跑,持续性就会更长久。

如果跑累了休息一天之后,可能这股劲下去,就不想再跑了。

在苏易的内心,新门店可以适当的停下速度,但不能一直停着。

年底之前,必须再开一波新门店店。

上次何华的意见是反对马上开新门店,怕现在门店不稳定,新门店一旦出现问题,全线就会崩溃。

但对开新店的提前储备工作一直在进行,特别是楚省各地市的调研和门店位置考察。

一旦时机成熟,这些都可以大大节省开新店的准备时间。

……

楚省省会江城,长途汽车站。

“苏易,我看到我们学校接人的牌子,我们先走了,回头来学校找我玩。”

看着唐小凯兴奋的样子,与苏易告完别,和郑菲有说有笑走向他们学校的迎接点。

又一次来到江城,既熟悉又陌生。

上个月苏易和何华来谈个食材商,也来过一次江城。

还去高档商城买了两身行头,毕竟赚钱了,穿着也稍微讲究点。

再次看着人潮汹涌的长途汽车站,以前的这里人群主要是出外打工的。

今天大多是来自全省各地的大学生,看着唐小凯和郑菲走远,转身在人群中也找到了江城大学的牌子。

于婉茹站在车站广场,边上站着一位举着学校牌子,一同迎接新生的同学。

虽然她是大四学生,但迎接新生还是第一次,学校迎新的惯例是学生会各部门轮岗。

每年轮换学生由两个部门负责。

这十年不遇的事情,好巧不巧,今年轮到她们外联部和体育部。

这算为上两届的学姐还债了。

她喜欢学生会外联的工作,更多是想着提前锻炼,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所以对这种迎接新生,毫无意义的事情兴趣不大,也就那些男生天天争着抢着来。

就好比今年也轮到了体育部,那群人都快欢呼的叫起来。

迎接新生的地方分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等地方。

她和体育部的几个男生分到长途汽车站,还好她长的算漂亮,这帮男生抢着去车站门口等,让她在车里多休息。

刚在车里睡了一会,下车走到车站活动一下,也做个样子,不好全程在车里睡觉。

“两位学姐学长好,请问我们学校的车在哪里?”

林婉如正一副懒散的站姿看着来往的学生,江城大学的学生不多,偶尔零散几个人。

相比其他举牌的学校,学生少了不少。

江城大学作为楚省最好的大学,虽然招生不少,但很多名额面向省外,本省招录人数有限。

抬头看着问话的人,懒散的神情一下精神了。

看着站在她面前的男生,阳光帅气,穿着休闲有气质。

她做外联工作,对市场上各种高档品牌认识是常规操作,一眼就认出苏易一身范思哲的衣服。

“读书好,长相帅,还有钱,真是人间极品。”

这三种指数具备的男生,在任何学校都是天生的聚焦点。

她大学三年,遇到的一个手掌能数过来。

今天运气是真不错,迎新都能碰到这种男生。

就算吃不到唐僧肉,以后做外联这类土豪也是人脉关系。

“学弟,车停的有点远,我带……”

于婉茹正感慨她的运气,听到边上体育部的同学说话,连忙打断热心的体育部同学:

“这位学弟,我带你过去,车不远,就在那边。”

举牌的体育部男生,看着一脸热情的于婉茹,满心都是草泥马在狂奔。

来了个帅哥学弟,这一脸的热情变的那是比小孩都快。

“我们学校的车停的比较远,在前面拐弯的道路上。”

“这边主要是车站的车太多,停在这就容易堵车。”

“学校今天来了两辆依维柯,轮着送我们新生。”

“其中一辆差不多快满了,你这时间来的还挺巧,不用等多久。”

“”学弟,你是那个地市来的啊?”

苏易看着有点热情的学姐,微笑着说道:“康城市。”

“康城啊,离我老家不远。”

“我们寝室也有个康城的,我和她去过你们那的三水风景区,真漂亮。”

“我是乌市的,离你们那不远,我们那温泉不错,你去过吗?”

“没去过,以后有机会一定去。”

苏易有点确认这个学姐不是热情,是有点唠叨病。

“学弟,你是什么专业的?”

“学姐,我是商学院金融专业。”

“这太巧了,我也是金融系的,我叫于婉茹,你叫什么名字。”

“听我们寝室康城的姐妹说,今年我们系招了个高材生,也是康城的。”

“据说他分数差不多能选北清,虽然说专业可能差点,但学校牌面大啊。”

“你说这学弟是不是有点想不开,我都怀疑他爸妈肯定把他打成猪头了。”

“这个人你认识吗?”

“和你是一个高中的吗?”

“平常是不是有点愣头青,分不清事情重要性,傻乎乎的?”

“你们康城今年考的这么好吗?”

“录取了好几个江大金融系吗?”

“你们这一届不错啊,我听寝室姐妹说她那届康城就考了她一个人。”

苏易听着越听越不对劲,这不是在说他吗?

他还没进校门,在学校就有知名度了?

不过转念一想也无可厚非,能上北大清华的分数报了江城大学。

不是说江城大学不好,毕竟是楚省第一的大学。

但问题省第一和全国第一,有人选省第一就奇怪了。

现在这个追求名校的时代,很多高考生只要能进清华北大,哪怕专业调剂也要进。

顶级大学知名度和人脉圈,终究还是不可替代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他选择江城大学的确容易引起关注,最少是一个热点话题能够传播。

苏易听着学姐滔滔不绝的描述自己,忍不住放慢脚步,停下旅行箱,看着林婉如说:

“我叫苏易,苏轼的苏,容易的易,我们康城今年就我一个金融系的。”

“我可能就是你口里的愣头青,还有我稍微澄清一下,我爸妈并没有把我打成猪头。”

林婉如看着停下来的苏易,听着他的回话,瞬间感觉尴尬的想钻地缝。

想和土豪凑近乎,结果凑到大腿上去了。

“学弟,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舍友,你那老乡说的,我回去就教育她。”

“前面两个车就是我们学校的,你自己过去吧,我还要回刚才的接人点。”

得亏她是搞外联的,应急的场面也处理过不少次。

紧急之下,直接先卖完舍友,转移话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