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 第682章 普天同庆的任命

第682章 普天同庆的任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文武百官看着站起来领旨的王剪,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羡慕、嫉妒、钦佩等各种复杂的表情。

年仅20岁出头的中书令,并不是最让他们惊讶的事。

文武百官心里最惊讶的,是王剪这个普通百姓家庭出身,无父无母照拂的人,竟然在短短数年间爬到权力的顶峰。

当前朝中的一众大臣,除了王剪一系的人是百姓家庭出身,其余官吏都是官宦之后。

而且绝大部分的官吏,他们祖上在历朝历代都担任过朝廷的重职。

可他们这帮祖上阔气过,现在的家族势力并不低的人,依旧比不过无依无靠的王剪,这实在让他们这帮人汗颜。

看到王剪升任为中书令,最兴奋的莫过于马周、王天一、程处默、尉迟宝琪和房遗爱等人。

他们作为王剪的至交好友,而且还一起查出了这么多的贪官污吏,心里衷心地为王剪感到开心。

等王剪坐下来以后,宣旨的内侍接着大声念道。

“大唐皇帝令,御史大夫马周协助王剪侦破大案,于江山社稷有功,故调任为中书侍郎,擢升为金紫光禄大夫!”

哗啦!

随着内侍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巨大的喧哗声。

他们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把马周这个立下大功的御史大夫拿掉,贬官为权势大减的中书侍郎!

虽然擢升马周为金紫光禄大夫,可这是正三品的文散官,并没有掌握实权。

而且现在御史台的官吏配置,以及陛下许诺御史台的权力,御史大夫一职恐怕比六部尚书还要高。

现在陛下不仅撤掉马周御史大夫的官职,收回他监察百官的权力,还没有把他升任为六部尚书。

这背后难道蕴藏着不一样的圣意?

马周在前两天晚上和王剪闲聊时,已经提前知道自己会被调离御史大夫之事,因此他的心里并没有太大的失落。

况且他现在又能在王剪的手下做事,以后等王剪升任上去,他岂不是能担任中书令?

到时候他也省了很多时间,可以一步实现自己的愿望。

马周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持着笏板站起来领旨道。

“臣遵命!”

随着马周站起来领旨,文武百官纷纷把目光看向王剪的身上。

他们心里都清楚,马周是王剪一手提拔上来的小弟,现在马周被调离御史台,影响最大的就是王剪。

这也就意味着王剪以后会失去对御史台的掌控!

想到在这个关键的信息,文武百官的脸上全都露出激动的表情。

王剪和他马周被调离了,他的那些疯狗下属是不是也要被调离御史台?

没有这帮人在暗中盯着,他们是不是不必在提心吊胆了?

这帮大臣十分默契地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从其他人的脸上,看到了一抹释怀的微笑。

果不其然,内侍接下来宣布的任命,很快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大唐皇帝令,御史中丞程处默在查破大案中贡献巨大,于江山社稷有功,擢升为右吏部侍郎!”

“大唐皇帝令,御史中丞尉迟宝琪...,擢升为商州刺史!”

“大唐皇帝令,御史中丞房遗爱..,擢升为唐州刺史!”

太好了!

御史台的几个核心官吏,全都被陛下抽调走了!

文武百官听到王剪的几个忠实小弟,全都被调离御史台以后,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他们对程处默、尉迟宝琪和房遗爱三人的升任,不仅没有出来劝阻,还纷纷赞成着应道。

“陛下圣明!”

看到这帮官吏欣喜若狂的表情,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既然文武百官都支持他的这个决定,以后御史台收归手中更不会遇到丝毫的阻力。

程处默、尉迟宝琪和房遗爱三人脸色一喜,他们纷纷站起来应道。

“臣谢陛下隆恩!”

他们三人头脑简单,可不会想到李世民对他们升任的用意,而且也想不到陛下要收回御史台的权柄。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够胜任,比什么都强。

况且程处默升任为右吏部侍郎,乃是正四品下的官职,比御史中丞的品阶和权力大得多了。

而尉迟宝琪和房遗爱两人担任的下州刺史,同样也比御史中丞的官职要大上一级。

王剪回过头看了这三个混人一眼,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按照他们自己的能耐,肯定不能在短时间内升任到现在的高度。

而他们一心一意跟着自己混,而且做事的时候也是任劳任怨,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王剪心里也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紧接着内侍换了一份圣旨,对御史台的其他官吏进行了封赏。

这一次他们的官职并没有变动,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和布匹。

御史台现在已经换了四个核心的主官,如果再动魏大鼻和张麻瓜等人,肯定会引起百官的猜疑。

李世民现在也不着急,他准备在后续中在慢慢更换人。

等内侍宣布完奖赏后,他便收起圣旨默默地退到一旁。

李世民朗声说道:“这一次御史台的人集体立下了大功,朕对你们也是重重地赏赐!”

“其他各部的官吏也一样,只要你们立下大功,朕都不会吝啬,一定会一视同仁给予高额的赏赐!”

“而且除了金银的赏赐外,加官进爵也不在话下!”

现在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李世民压根不担心银子用完。

所以在奖赏朝臣的时候,他也是无比的大方。

文武百官知道陛下在画大饼,可陛下愿意给立功的人多一些赏赐,对他们这些人也有好处。

于是文武百官举着笏板一齐站起来,并朝着李世民朗声说道。

“陛下圣明!”

一声接着一声的呐喊,险些把太极殿的天花板都给掀翻。

等众人喊完以后,李世民接着说道。

“空缺的一些职位,朕也甄选了一些官吏出来!”

说着李世民朝内侍眼神示意了一番。

等到李世民的命令,内侍拿着一卷新的圣旨,并快步走到御台前打开念道。

“大唐皇帝令,任命薛万述为齐州刺史,任命赵节为宋州刺史,任命王珪为淄州刺史,任命房仁裕为兖州刺史,任命高履行为魏州刺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