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 第一卷宋吏难做 第 125章 蹶张弩

第一卷宋吏难做 第 125章 蹶张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蹶张弩的制造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明朝武器研究专家茅元仪的《武备制》里就有详细的制造方法,哔站有些闲得无聊的大神按照上面的记载复原过,作为一个军迷,张文远自然是看过的:用酸枣木做弩身,红心的最好;用成长三年以上的毛竹做弩弓,做之前用石灰水浸泡或者在火上烤一下,把水分烤干。

弩身长一尺六寸三分,宽八九分。弩弓要用六片毛竹做成,最长的二尺三寸八分,最短的九寸四分。第一根竹片要用竹子中间的部位,因为这个部位的竹子比较薄,第二、三根就要用竹根了,因为这个部位的竹片韧性足、弹力大。除了长度以外,宽度也有详细的要求,第二根竹片的两端要比第一根窄,第三根又比第二根窄,余下三根则与第三根相同。前三根竹片的中部要铲薄,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弩弓受力更加均匀,否则中部太厚的话,拉开的时候所需要的力就会比成倍数放大,而这样大的力可能会超过弩弓两端的承受范围。

山东属于北方,枣木和鹿角、牛筋等材料都很好找,只有竹子难找一些,不过也不是没有,想了些办法最后还是找到了。集齐材料以后,张文远就和张文宁一头扎进作坊开始搞起了研究,只用了两天时间,大宋的绝密武器就被兄弟二人在一个简陋的作坊里面仿制出来了。

张文远趁着夜色拿出来试了一下,发现效果还不错,一百米以内箭无虚发,杀伤力十分惊人,超过一百米准度和力度都有所下降,但也能用来吓唬人。焦挺也射了几箭,命中率比他还高——自从不用去衙门以后,他就一直跟在张文远身边,连自己那小窝都不回了,这点儿秘密根本瞒不住他的。

张文宁见他们射得痛快手也痒了,“让俺也试试吧,这可是俺做出来的,耗费了俺不少精力呢!”

张文远把弩递给他,教了他使用方法,叮嘱道,“小心点儿啊,别射到人了,否则你就惨了!”

张文宁当然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满不在乎地抬起弩机朝院墙上随便射去,才扣动扳机就见一个人从院墙上翻了进来。张文远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是时迁,忍不住惊呼道,“卧槽,迁哥,快闪开!”

时迁刚落地就听到弓弦响,连忙一个鹞子翻身闪到一边去了,但饶是如此弩箭也从他的头顶擦身而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大郎,三郎,你们干啥哩,俺和你们可没仇啊!”

张文远见他躲过了一劫,捂着额头道,“哎呀,迁哥,你干嘛每次要翻墙而入啊,就不能光明正大地走正门吗?我们在这里试射呢,差点儿就拿你做了血祭。”

张文宁闯了祸也自知,跟着不满地道,“就是,俺还以为家里进贼了呢,差点儿就把你一箭射死了!”

时迁讪讪地笑了笑,来到他们身边盯着他手里的家伙看了一阵,愕然道,“这可是禁物啊,你们从哪里弄来的?”

张文远嘿嘿笑道,“路上捡的!”

时迁心说我信你个鬼,你个小白脸坏得很!

“俺这几天每天在外面东游西逛却什么没有捡到,三郎几乎只在县衙和下处活动,却为何能捡到这样的好物事?”

焦挺接话道,“你运气不如三郎好!”

张文远见他还是不信,就一脸正气地说,“捡几架弓弩算什么,我还见过有人在树林里和沙漠里捡到过导弹、大炮和无人机的呢!”

时迁一脸懵逼,心说无人机是什么,大炮又是什么?欸,不去想了,还是试试眼前这个东西吧,“可否给俺试试?”

张文远让张文宁把弓弩给了他,时迁接过来射了两箭,随即就想到了他们的计划,恍然大悟道,“若有此物,咱们的计策就大有可为了啊!”

张文远嘿嘿笑道,“你知道就好,别乱说啊!”

时迁和焦挺连忙点头应诺,张文宁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们,“你们要去做什么?”

张文远瞪了他一眼,“你再给我做几个出来,我有用!”

张文宁不干了,“你不说去做啥用,俺就不给你做了!”

张文远无奈,只得继续编谎言,“欸,咱们这些天一直吃猪肉和羊肉,腻得不行!这不秋天到了嘛,梁山泊的野鸭子长得又大又肥,我们准备去打几只回来打牙祭!”

张文宁一脸狐疑地看着他们,“真的?”

时迁连忙补充道,“当然是真的,我们已经计划很久了。还有就是,县尉老爷最爱吃野味儿了,我们准备多打一些回来孝敬他老人家!”

张文宁终于信了,但贪欲又发作了,“那你们打到了野物可得分俺一些,俺家娃子多,负担重,俺都已经好几天没吃肉了!”

张文远一点都不同情他,“你又不缺钱,故意把钱存起来,连肉都舍不得给孩子吃,还到我这里卖惨,有意思吗?真不搞懂你,存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张文宁油盐不进,“俺能有你有钱?俺说俺家娃子多,以后还要给他们娶媳妇呢,哪能不存钱?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啊,光养大人不养娃子,当然没有负担!”

有这样抠搜的同胞哥哥,张文远深以为耻,“行,行,行,别说了,我错了!打到了一定给你分几只,我们要剩下的一半!”

打发走了大哥,三人又射了几箭,张文远就觉得射空箭没意思了,又去找张文宁让他做几个环形靶出来。环形靶的工艺很简单,找一块木板画几个圈,再弄点儿颜料涂一下、标上数字就行了。

张文远拿着环形靶来到后院,对焦挺和时迁道,“你们看好了啊,最里面的红心是十环,最外面的黑环是六环,咱们现在就开始比赛,每轮五发箭矢,谁射中的环数多谁就赢!”

两人欣然答应,三人就在后面乒乒乓乓地比试起来,张文远前世就有射击基础,很快就拔得头筹,但焦挺自幼习武,基础也很好,很快就追了上来。时迁也不遑多让,他从小拜异人为师,学了一身轻身功夫,暗器手法也十分不错,没多久三人就相差无几了。

连续比赛了几轮,三人终于尽兴了,王旭就把二人叫到书房里说话,“迁哥啊,府里又传来密信,官军准备在鹦鹉滩埋伏梁山泊的人,让我们想办法引诱他们到那里去,我已经想到了办法,但还需要你去执行。”

时迁问道,“不知要俺如何行事?”

张文远道,“我推测朱仝和雷横在出发前一定会派人给梁山泊送信,你先帮我弄到朱仝和雷横的笔记,我找人模仿他们的字迹写一封信。等他们真派人去送信你就用点儿手段把他的信给我调包了,把我们的信送给梁山泊,让他们乖乖地听我们的指挥。”

焦挺和时迁一听,顿时喜笑颜开,时迁道,“这个简单,县衙里面就能弄到他们的笔迹,但我却不知该找谁模仿他们的笔迹。”

张文远哈哈一笑,淡淡地吐出几个字,“这个简单,当然是萧让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