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神瞳传 > 第179章 密谋废黜纣王

第179章 密谋废黜纣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瞳传!

在北海那片混乱之地,战斗的喧嚣如同永不落幕的风暴。太师闻仲正率领着商朝的军队,在妖魔的重重包围中艰难鏖战。

闻仲,他本就是刚正不阿之人,一脸严肃,眼神中透着坚毅和忠诚。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刻满了对商朝的责任感,手中的雌雄双鞭仿佛是他守护商朝的信念象征,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暂时驱散周围的妖邪。

而在朝歌,局势愈发糜烂不堪。帝辛在苏妲己的蛊惑下,愈发荒淫无道,百姓们苦不堪言,商朝的气运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德炳在朝歌城中,目睹着这一切,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任由帝辛这样继续下去,商朝必亡无疑。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前往北海,寻找太师闻仲商议一个大胆的计划——废黜纣王,改立太子殷郊为王,以延续商朝气运。

某夜,德炳施展法术,穿过重重危险,来到了北海的战场上。此时的战场一片狼藉,到处是残肢断臂和燃烧的营帐。德炳在一片混乱中找到了闻仲。

闻仲看到德炳的到来,心中十分惊讶。他将德炳带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营帐中,皱着眉头问道:“国师,你为何来到这凶险的北海?朝歌那边出了何事?”闻仲的声音低沉而稳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德炳面色凝重,叹了口气说:“太师,朝歌如今已陷入绝境。帝辛被妲己迷惑,残害忠良,沉溺酒色,百姓对他怨声载道。西岐那边在姜子牙的带领下,势力日益壮大,时刻准备着攻打朝歌。若不采取行动,商朝的江山社稷将毁于一旦。”德炳的眼神中透着忧虑,他深知商朝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闻仲握紧了拳头,愤怒地说:“我早料到会有这一天。我在北海平乱,本就是为了巩固商朝的后方,可大王却在朝歌胡作非为。那国师你有何良策?”闻仲的愤怒中夹杂着无奈,他一心为商朝征战四方,却没想到朝歌内部已糜烂至此。

德炳看着闻仲,缓缓说道:“太师,我此来就是想与你商议,废黜纣王,改立太子殷郊为王。殷郊太子生性善良,心怀百姓,若他登基,必能重拾民心,重新整顿朝纲,如此商朝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德炳知道这个计划违背伦常,但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闻仲听了德炳的话,心中一惊。他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的雄狮,思索良久后说:“国师,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事。虽然大王如今确实昏庸,但废立之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必须谨慎行事。”闻仲生性忠诚,对于这种违背君臣之道的事情,他的内心十分挣扎。

德炳点了点头,说:“太师,我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但如今的局势已经容不得我们犹豫。你看,帝辛对西岐的威胁视而不见,还在不断地消耗商朝的国力。如果我们不及时改变,等西岐打来,一切都晚了。”德炳试图说服闻仲,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闻仲停下脚步,望着营帐外的战火,说:“国师,殷郊太子是否有此等觉悟和能力担当大任?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他善良就将如此重任交予他。”闻仲做事谨慎,他需要考虑周全,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就做出决定。

德炳回答道:“太师,我曾暗中观察太子。太子对帝辛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他也明白商朝如今面临的危机。而且,太子身边有一些忠诚的谋士,他们一直在教导太子治国之道。我相信,只要我们扶持他上位,他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德炳努力阐述殷郊的优势,希望能打消闻仲的顾虑。

闻仲沉默了一会儿,说:“国师,就算我们决定这么做,又该如何实施?朝歌城中,帝辛身边有苏妲己及其党羽,他们不会轻易让我们得逞的。”闻仲开始思考计划的可行性,他的目光中透着冷静和睿智。

德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说:“太师,这确实是个难题。但我们并非毫无机会。首先,我们要秘密联络朝中的忠臣,像比干大人虽然已死,但还有微子启、箕子等大人,他们对商朝忠心耿耿,必定会支持我们的计划。然后,我们再设法将太子从帝辛的监视下解救出来。”德炳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他希望闻仲能够认可。

闻仲微微点头,说:“嗯,朝中的忠臣确实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但太子如今被帝辛严密监视,我们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解救出来呢?”闻仲继续追问细节,他不允许计划有任何漏洞。

德炳思索片刻后说:“太师,我有一计。我们可以利用截教的法术,制造一些假象,迷惑帝辛和他的耳目。然后,派出一支精锐的小分队,趁乱将太子带出宫。”德炳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他相信截教的法术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闻仲说:“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一旦被发现,我们都将被视为叛国之臣。而且,太子是否愿意配合我们也是个问题。”闻仲依旧十分谨慎,他考虑到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德炳说:“太师,这就需要我们去说服太子了。我愿意亲自前往,向太子说明我们的计划和意图。”德炳表现得很坚定,他愿意为了商朝的未来承担风险。

闻仲考虑了一下,说:“国师,既然你如此坚定,那你先去试探太子的态度。我这边会尽快结束北海的战事,然后回朝歌与你会合。但你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暴露身份。”闻仲虽然同意了德炳的提议,但还是不忘叮嘱他要小心谨慎。

德炳点头道:“太师放心,我自会小心。那我们就按此计划行事。”

德炳离开北海后,秘密潜入宫中,找到了太子殷郊。殷郊看到德炳的到来,十分惊讶。

殷郊警惕地问:“国师,你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德炳恭敬地行礼,说:“太子,臣是为了商朝的未来而来。太子也看到了,如今大王被妲己迷惑,商朝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臣与太师闻仲商议,想废黜大王,改立太子您为王,以挽救商朝的气运。”

殷郊听了德炳的话,心中大惊。他退后几步,说:“国师,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事。父王虽然有错,但我怎能做出这等不孝之事?”殷郊自幼接受正统的君臣父子教育,对这种违背伦常的事情本能地抗拒。

德炳诚恳地说:“太子,您的孝心令人敬佩。但您看看如今的朝歌,百姓民不聊生,忠臣被残害,西岐虎视眈眈。如果您不站出来,商朝将亡,到时候无数的百姓将生灵涂炭。您若登基,可改变这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德炳试图从更高的层面说服殷郊,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

殷郊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明白德炳所说的都是事实。但他自幼接受的教育让他对这种废立之事犹豫不决。

殷郊说:“国师,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时间考虑。而且,就算我同意了,我们又如何能成功?父王身边有许多护卫,还有妲己在一旁蛊惑。”殷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极大。

德炳说:“太子,我们已经有了计划。太师闻仲正在北海尽快平乱,他会回来支持我们。朝中还有许多忠臣愿意协助我们。我们会先制造假象,然后将您带出宫。只要您点头,我们就会开始行动。”德炳详细地向殷郊介绍了计划,希望能让他放心。

殷郊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内心十分纠结。许久之后,他抬起头说:“国师,我明白您和太师的苦心。为了商朝的百姓和江山社稷,我愿意尝试。但我希望,尽量不要伤害到父王。”殷郊最终还是被说服了,他的善良和责任感让他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德炳松了一口气,说:“太子仁厚,臣等自会尽量做到。那太子您在此等候消息,臣这就去与朝中忠臣商议。”

德炳离开太子的住所后,开始秘密联络微子启、箕子等朝中忠臣。

德炳找到微子启,将计划告知他。微子启听后,激动地说:“国师,此计甚好。我等早就对大王的行为痛心疾首,若能改立太子为王,商朝有望啊。”微子启的眼神中透着兴奋,他看到了商朝复兴的希望。

箕子也表示赞同:“国师,我们愿意全力配合。但此事一定要小心谨慎,稍有差池,我们都将万劫不复。”箕子的表情严肃,他深知计划的危险性。

德炳说:“各位大人放心,我已有周全的计划。我们先按兵不动,等太师闻仲回来,再一起行动。”

然而,他们的计划并没有完全保密。苏妲己在宫中耳目众多,她察觉到了一些异样。

苏妲己对帝辛说:“大王,臣妾近日感觉宫中有一股不安的气息。臣妾听说,有人想要对大王不利。”

帝辛醉眼朦胧地说:“爱妃,莫要惊慌。在这朝歌,谁能对朕不利?有国师和众多仙人相助,朕的江山稳固得很。”

苏妲己娇嗔道:“大王,您不可掉以轻心。臣妾听闻有人在暗中联络朝中大臣,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帝辛这才有些警觉,说:“爱妃,你可知道是谁?”

苏妲己摇了摇头,说:“臣妾还未查清楚,但大王一定要加强防范。”

帝辛点了点头,下令增加宫中的守卫,并让亲信密切监视朝中大臣的动向。

而在西岐,姜子牙通过自己的法术和眼线,也察觉到了朝歌城中的暗流涌动。

姜子牙对姬发说:“侯爷,朝歌城中似乎有大事要发生。我们要密切关注,说不定这是一个攻打朝歌的好机会。”

姬发说:“姜先生,那我们该如何做?”

姜子牙说:“侯爷,我们先按兵不动,继续训练军队,增强实力。同时,派探子潜入朝歌,探听更多的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师闻仲在北海的战事逐渐接近尾声。他以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意志,终于镇压了北海的群魔乱舞。

闻仲率领着疲惫的军队回到朝歌。他一进城,就与德炳秘密会合。

闻仲说:“国师,我回来了。如今情况如何?”

德炳说:“太师,我们的计划被妲己察觉了一些端倪,帝辛加强了防备。但太子殷郊已经同意我们的计划,朝中的忠臣也都愿意配合。”

闻仲皱了皱眉头,说:“看来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我们就只能继续前行。那我们何时开始行动?”

德炳说:“太师,事不宜迟。我们就在今夜行动。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制造假象的法术也准备好了。我们先让城中陷入混乱,然后派出小分队去解救太子。”

闻仲点了点头,说:“好,那我们就开始吧。希望今晚一切顺利,商朝的命运就看此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